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 讲 教 案

试 讲 教 案

试讲教案
授课教材:地图学与地图绘制王琴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8 授课章节:第四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第三节地形图内容的表示
一、地貌的表示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等高线概念、种类、特点;了解等高线判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基本地貌类型。

教学重点:等高线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等高线判读方法。

教学难点:等高线判读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概念和基本点及重、难点注意讲清讲细。

2.举例法:讲授实际工作中绘制地形图时对等高线的要求,使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更为直观。

3.列图法:借用图形方法可使学生便于理解、印象加深。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地貌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制约着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影响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发展。

这次课我们就来学习在地形图上地貌是如何表示的。

第4章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
【板书】4.3 地形图内容的表示
【板书】4.3.1地貌的表示
⏹等高线法
⏹分层设色法
⏹晕渲法
⏹晕滃法
⏹写景法
【板书】1.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伏形态的方法叫等高线法。

【板书】2.等高距
等高距是地形图上
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在大、中比例尺地形图
上等高距是固定的,根
据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
断地形的变化情况。


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
距是不一样的,如表
3-4。

【板书】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3)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4)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

(5)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和合并。

【板书】4.等高线的种类
【板书】(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

细棕色实线表示。

【板书】(2)计曲线:加粗等高线,为计算高程方便而加粗描绘的等高线。

粗棕色实线。

【板书】(3)间曲线:半距等高线,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测绘的等高线,用以反映重要局部形态。

棕色长虚线表示。

【板书】(4)助曲线:辅助等高线,任意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表示重要微小形态。

棕色短虚线表示。

【板书】5.常见地貌类型的判别
(1)鞍部、凹地。

如下图
(2)山顶:尖顶、圆顶、平顶。

如下图:
(3)山脊、山谷。

如下图:
(4)陡石山、崩崖、冲沟、陡崖。

如下图
【板书】6.等高线的判读
一般需掌握“五读”:
【板书】(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板书】(2)密度——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板书】(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板书】(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板书】(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如图:
C的取值范围是0<C<4。

如果A取0,则A内部的高度有两种可能性①0<A<4,如果取这个,那么A 这条线就多余了,所以排除。

②-4<A<0,这就叫小于小的。

同理,如B取4,内部的高度有两种可能性①0<B<4;②4<A<8.分析后,B只能取4<A<8,叫大于大的。

【板书】7.等高线的应用:
【板书】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
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疗养院的建设一般要考虑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

【板书】②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a.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
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避免通过
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

⏹b.在选择引水路线和输油管线,不要仅仅被距离地稍近或稍远所迷惑,
而应当考虑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板书】③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a.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
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

⏹b.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
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

⏹c.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区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有什么原料,宜发展什么工业。

第二,接近能源,交通便利,靠近水源,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用水和运输便利。

第三,选定在较开阔的地形区内(缓坡)并宜在地基坚固,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第四,工业区建在下风向,下河源,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上河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

第五,市场指向型工业要接近销售市场。

⏹ d.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
度缓急,并结合气候、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