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希望同学们认真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6分)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署,()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
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让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
而自我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tǎn)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
即使是枯躁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
我们扬起风帆的生活,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
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让心灵得到净化。
我们坚信,雨后见彩虹,生命之舟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
(2分)①硕果成果②洗刷洗礼(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tǎn ( )荡抚.()摸(3)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
(2分)酷署:改为枯躁乏味:改为2.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4分)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着是(),是(),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3、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中,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
甲、乙两学生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甲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
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乙的角度,对甲的话进行反驳。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偶句,也叫对仗。
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2分)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5、用课文原句填空。
(15分)⑴、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⑸、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6)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意思一致。
⑻、《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⑼、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
⑽、《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和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6—9题。
(12分)有一个博物馆失窃,丢失了10件文物,幸好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
警方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
于是电视上播出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
记者问:请问这次被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馆长答:共丢失了11件文物。
记者问: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馆长答: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一枚钻戒价值连城!时隔不久,警方就查到了线索顺利地破了案。
线索来源很简单,几个盗贼在殴斗时被警方抓获,而他们殴斗的原因竟然是互相猜疑,究竟是谁私藏了第11件文物——那枚钻戒。
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细软,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小心地藏进伞柄内,然后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打了一个盹儿,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巨商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
断定拿雨伞之人不是专业盗贼,估计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在附近。
巨商于是就在此地住了下来,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营生。
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
但是巨商在修伞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就会重新买新的雨伞。
巨商于是又改行“旧伞换新伞”,并且换伞不加钱。
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给了那人一把新伞。
那人离去之后,巨商转身进门,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镇静出智慧。
博物馆馆长的故意声张和巨商的无言等待,都是一种镇静之后的智慧。
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博物馆馆长和巨商都能够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对人生而言,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让你懂得,一旦面前出现惊涛骇浪,乌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而恰如其分的镇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6.博物馆失窃丢失了10件文物,馆长在接受采访时却说丢了11件,他为什么要这样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丢伞后,巨商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选取的两个典型事例,以主人公不同的处事方式论证了“镇静出智慧”这个观点,表现在:博物馆馆长的□□□□和巨商的□□□□。
(用文中的短语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遇事不镇静,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请举另一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10-14题(21分)第七条白裙子和婉同宿舍的六个女生都来自城市。
不用说,婉来自乡下。
进入初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一条洁白的连衣裙。
几个女孩一下子围过去,又捏又揉,争着试穿,赞叹之声不绝。
最后,大家商定,每个人都买一条这样的白裙子。
试想,七个清纯漂亮的大一女生,身着一色的白裙在校园里鱼贯而行,说不定会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呢!她们征求婉的意见,婉从书上抬起眼睛,极不自然地笑笑,未置可否。
两周后宿舍里便有了六条那样的白裙子。
只有婉还是那身土里土气的衣服。
她们催婉快些写信往家里写信要钱。
写还是不写?婉心里非常矛盾。
她清楚家里的情况,父母为供她上大学已是债台高筑,180元一条的裙子也许算不上高档,而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一想到父母疲惫的身影,婉怎么也不忍心再开口向他们要钱。
可婉真的很想拥有一条那样的白裙子。
上天赐给她姣美的容颜和亭亭玉立的身材,只要稍作打扮,她马上就能脱颖而出。
信还没来得及发出,却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父亲说,为了能让婉念完大学,打算让她弟弟辍学,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
婉将刚写好的信撕得粉碎,然后重写了一封……信“咚”的一声进了油筒,关于一条白裙子的梦想也咚”的一声沉入心底。
那晚,婉失眠了。
上铺的雅文睡梦中翻了个身。
她的白裙子飘然滑落到婉的床铺上。
那柔软的布料丝一般爽滑,婉把它贴在脸上摩挲着。
她突然想穿上它试试,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她也会满足。
这种欲望驱使她悄悄起床,将那条裙子罩在身上。
她对着月光左看右看,心里不胜惊喜又万分紧张,想在屋里走动,又怕惊醒她们,于是蹑手蹑脚出了寝室。
校园里寂静无人。
月光如水倾泻在草坪上,月季花羞涩地打着朵儿。
婉穿过红漆长廊,又绕着花坛转了一圈,荷叶边上的裙裾上下翻飞。
今夜,婉是月宫里出巡的嫦娥。
婉想,自己该回去了。
她不敢奢望太多的幸福,只这一会儿就够了。
婉提着裙子轻轻地上楼,又轻轻地开门……突然”啪”地一声,电灯亮了。
“这么晚了,你……”雅文的话只说了一半。
所有的人都已醒来,傻子一样看着婉。
婉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雅文反应快,伸手关了灯,她们又不声不响地睡下了。
屋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婉呆立在中央,那一刻,她知道了什么叫入地无缝。
好一阵子,婉才走到床边,很平静地脱下裙子,叠好放在雅文身边。
之后,①她钻进被子蒙上头,这才任泪水恣意流淌。
第二天,雅文她们好象商量好的,都把白裙子收了起来,换上平时穿的衣服。
那以后,原来不合群的婉更是独来独往。
她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低着头来去匆匆。
白天泡在图书馆里,晚上熄灯后才偷偷溜回宿舍,一整天也难得说上一句话,对任何人都抱着一种敌对情绪 ,总感到她们都在嘲笑自己。
婉想:也许我不该到这来,孤零零地,浑身上下透着自卑自怜.婉甚至想过退学。
不过有一点令婉很感动―――这段时间,宿舍里谁也没有穿过一次白裙子。
一个多月后的那个星期天,雅文她们都到街上去玩,婉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呆了一天。
晚上,她独坐在花坛旁边,双手捧腮,任思绪与月光一起流淌。
这一天是她19岁生日。
回去的时候宿舍里已没了灯光,想必她们已睡下。
她悄悄地开门进屋。
突然一道火光点亮了一支红烛,六个身着一色白裙子的女孩围坐在桌旁,望着她甜甜地笑。
桌上摆着一小盒精致的蛋糕。
雅文走过来,将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递给她说:“生日快乐!”婉愣了好一阵子,然后用颤抖的手解开红丝带,打开一看,是一条和她们身上一样的白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