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剧毒品从业人员上岗证培训考试题库一、判断题1、劳动防护用品应由从业人员自行购买。
(错)2、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3、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对)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可以适当收取保管费用。
(错)5、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对)6、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对)7、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内湖、内河进行剧毒化学品的运输。
(错)8、有毒化学品致死量越大,其毒性越大。
(错)9、安全技术说明书采用“一个品种一卡”的方式编写,同类物的技术说明书可替代使用。
(错)1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泄漏应急处理内容包括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和消除方法,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
(对)11、遇酸碱能分解、燃烧、爆炸的物质要严禁与酸碱接触。
(对)12、灭火用的泡沫是一种体积细小、表面补液体围成的气泡群,主要用于扑救固体、易燃液体火灾。
(错)13、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组成。
(对)14、氧化反应接触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内部填装有催化剂。
一般多采用卧式,因为这种形式催化剂装卸方便,而且安全。
(错)15、触电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按照能量施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错)16、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对)17、触电事故按造成事故的原因来分,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触电事故。
(错)18、防爆电气选型应根据运行安全、维修便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选定。
(对)19、带电灭火不可使用普通直流水枪和泡沫灭火器,以防扑救人员触电。
(对)20、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该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对)21、接地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不宜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对)2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电流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不同形式的伤害。
(错)23、电击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
(错)24、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可用小型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运输。
(错)25、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生产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对)26、遇火、遇湿、遇潮能引起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品不得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或露天储存。
(对)27、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由省级交通部门规定。
(错)28、盛装化学品的包装,经生产单位检验合格后,即可使用。
(错)29、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经培训后即可上岗。
(错)30、生产单位保证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对)31、生产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统一协调、管理。
(对)32、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对)33、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对)34、在生产劳动场所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或有害作用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对)35、劳动强度过大属于职业危害中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
(对)36、刺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如浓度高、时间长,则会出现全身性的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对)37、刺激性气体对神经系统的破坏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
(对)38、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主要有湿式作业和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对)39、个体防护用品按防护用品性质分为特种防护用品和一般防护用品。
(对)40、防坠落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和安全网两种。
(对)41、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可以乘坐电梯。
(对)42、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错)43、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对)4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对)45、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抢救工作,为事故抢救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对)46、某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0人死亡,9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0万元,属于重大事故。
(错)4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该首先报告安全管理员,通过逐层上报的原则,最后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
(错)48、电镀车间上班人员可以在车间里吸烟、喝水。
(错)49、剧毒化学品一般都不具有易燃、爆炸、腐蚀等特性。
(错)50、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对剧毒化学品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
(对)51、剧毒化学品与毒品、毒害品不是一样的。
(对)52、危险化学品的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是属于审查审批制度的范畴。
(对)53、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对剧毒化学品实行生产主要环节的跟踪管理。
(错)54、剧毒化学品是指少量侵入机体,短时间内能致人死亡的物质。
(对)55、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前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对 )56、氰化物槽与碱槽的排风可以合并(对)57、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一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 错)58、伤口未愈的人员,可以进行接触氰化物等剧毒品的操作。
( 错 )59、氰化物槽与碱槽的排风可以合并。
( 错 )60、剧毒化学品在领用的过程中,从仓库到最后的使用点要做到有视频监控进行无缝隙全程监控。
(对)61、剧毒化学品进出仓库时,流向登记要清楚,相关人员的签名由其本人签名确认。
(对)62、视频监控自查人员可由安全员兼任。
(错)63、在领用剧毒化学品过程中,公司有急事需要安全员去处理时,仓管员也可代替安全员履行安全员的职责。
(错)64、在领用剧毒化学品过程中,安全员应走在领料员的前面,带着领料员到使用场所。
(错)65、在领用剧毒化学品过程中,安全员和仓管员进出仓库要做到同进同出。
(对)66、在领用剧毒化学品过程中,领料员可以不要去管安全员是否在监督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况就行了。
(错)67、安全员要监督加料员将剧毒化学品全部加入镀糟(容器)并完全溶解(或充分中和)后方可离开。
(对)68、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对)69、剧毒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危险化学品可以不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错)70、个人可凭身份证购买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错)71、禁止向个人销售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对)72、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配备押运人员,并保证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处于押运人员的监控之下。
(对)73、甲、乙均为合法的电镀企业,甲厂的氰化钠用完了,乙厂可先借给甲厂使用,但乙厂要将氰化钠的流向登记清楚。
(错)74、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A。
A.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地方规章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C对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部门经理C.主要负责人D.安全主管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A。
A.安全警示标志B.安全标志C.安全标语D.安全牌4、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B制度。
A.换购B.淘汰C.检修D.测试使用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C在同一个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其保持安全距离。
A.生活区B.休息区C.员工宿舍D、作业区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C,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失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社会保险 D.人身保险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规定爱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C起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三B.四C.五D.六8、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是A。
A.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C.人民政府D.监察管理9、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C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设区的市B.县级C.省级D.国家级10、劳动者患有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B承担。
A.本人B.最后的用人单位C.先前的用人单位D.国家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说明的,由A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卫生行政部门B.安监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D.质监部门12、未成年工是指 C 的劳动者。
A.未满16周岁B.未满18周岁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D.已满18周岁1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B 年。
A.二B.三C.四D.五14、《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A.综合管理B.综合治理C.部门管理D.行业管理15、《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C,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管理制度B.许可证制度C.安全生产责任制D.申请审批制度16、《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 C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B.3C.5D.2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应当由C 签名。
A.单位负责人B.培训机构C.从业人员本人D.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8、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D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半年B.每一年C.每二年D.每三年19、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C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