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单选题)认为实验的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的A.苏格拉底B.培根C.夸美纽斯D.梅伊曼和拉伊[第2题](单选题)以下著作属于文化教育学的是A.狄尔泰的《关于普通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B.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C.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D.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第3题](单选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第4题](单选题)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出自[第5题](单选题)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第6题](单选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第7题](单选题)《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的作者是A.苏格拉B.赫尔巴特C.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第8题](单选题)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第9题](单选题)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以下不属于其代表人物的A.F .乌里B.M .洛布罗C.A.瓦斯凯D.布厄迪尔[第10题](单选题)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的是A.杜威B.荣格C.斯宾塞D.赫尔巴[第11题](多选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基本特征有A.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适合统治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B.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C.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D.师生关系民主化。
在古代社会和古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在总体上带有古代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性质19世纪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第12题](多选题)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代表人物主要有A.狄尔B.斯普朗格C.布厄迪尔D.利特[第13题](多选题)20世纪初的教育学相比,20世纪末的已经具备了许多新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第14题](多选题)现代学校制度的突出变化包括A.实行义务教育制B.创办了幼儿园,并逐步地把幼儿园纳入到学校制度中来C.创办了实科中学和工科,设立并发长了职业技术学校: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第15题](多选题)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水平彳低B.有一些专门教育场所出现C.教育没有阶级性D.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紧密的联系[第16题](多选题)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这表现在A.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B.学校有健全的设施C.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D.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效为全面的考虑[第17题](多选题)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丄、A.教育目的是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内容确定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最高准则B.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选择等有支配、协调的作用C.教育目的对国家的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D.教育目的是检验教育活动成果与否的最根本标准[第18题](多选题)以下正确表达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A.我国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B.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C.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第19题](多选题)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有A.学记IB.论语C.大学D.师说[第20题](多选题)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有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第21题](判断题)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思想家是杜威A.正确B.错误[第22题](判断题)先后4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是康德A. 正确B. 错误[第23题](判断题)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的心理学家是布鲁纳A. 正确[第24题](判断题)“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A. 正确B. 错误[第25题](判断题)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启蒙读物有《千字文》、 A. 正确B. 错误[第26题](判断题)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A. 正确B. 错误[第27题](判断题)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中庸》 A. 正确B. 错误”这是杜威的言论 《女儿经》、《三字经》、《百家姓》[第28题](判断题)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本能A.正确[第29题](判断题)卢梭不属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A.正确[第30题](判断题)“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在我”的教育目国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确定的A.正确B.错误[第1题](单选题)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C.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第2题](单选题)教师在教学中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是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A.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B.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C.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D.要充分运用三种直观教学的手段[第3题](单选题)()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A.课外辅导B.备课C.上课D.布置和批改作业[第4题](单选题)下列哪个国家在 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A. 德国B. 美国C. 加拿大D. 加拿大A. 系统性原则B. 量力性原则C. 直观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第6题](单选题)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 讲授法B. 参观法C. 暗示教学法D.试验法[第7题](单选题)计算机的这种独特性,为教学活动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高, 可能, 其中不包括哪一项?A. 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B. 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C.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D. 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语言 [第8题](单选题)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了四类教学模式,其中个人类的教学模式不包括 [第5题](单选题)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枝”,说明的是哪一条教学原则?而是一些革命性变化的A.非E指导性教学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群辩法模式D.意识训练模式并以极大的魅力将儿童个体[第9题](单选题)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第10题](单选题)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亚里士多德[第11题](多选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要遵循那些基本要求A.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第12题](多选题)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A.身心发长领域B.认知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第13题](多选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实行小班教学应注意哪几个问题A.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或延缓教师分科年限B.改革现有的班级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C.采用复试教学D.均等的成功机会,[第14题](多选题)当课程被认为是活动时,其特点在于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B.强调以活动方式开展课程教育教学活动C.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D.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第15题](多选题)制定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A.评价标准应当突出重点B.评价标准应该量化C.评价标准应该有唯一的标准D.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第16题](多选题)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哪几点A.做好充分的准备B.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C.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D.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第17题](多选题)分层教学又称为分组教学,它的优点是(A.便于管理B.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IC.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D.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第18题](多选题)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一般特点在于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B.课程往往是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C.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ID.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第19题](多选题)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发展了铠洛夫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体惜,补充了哪些新的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量力性原则C.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第20题](多选题)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几部分A.练习题B.主题C.任务D.评价标准[第21题](判断题)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A.正确B.错误[第22题](判断题)教师的政治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和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A.正确B.错误[第23题](判U断题)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其实说的就是发散思维A.正确B.错误[第24题](判断题)自律和他律的道德的共性是具有某种外在的强制性,这说明强制性是真正道德的本质A.正确B.错误[第25题](判断题)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A.正确B.错误[第26题](判断题)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A.正确B.错误[第27题](半脚题)在教育与儿童的发展这两件事上,它们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A.正确.B.错误[第28题](判断题)精神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4A.正确dB.错误[第29题](判断题)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的推动A.正确iB.错误[第30题](判U断题)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iA.正确B.错误[第1题](单选题)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第2题](单选题)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A.制度文化」B. 精神文化C. 学校文化D. 物质文化 [第3题](单选题)由于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 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