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进度计划与措施及网络图
3.1工期目标
本工程工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全部工程200日历天完工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3.2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和原则
3.2.1编制依据
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现场踏勘及标前答疑资料,与本工程相关的现行工程施工规范,公司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
3.2.2编制原则
(1)按照招标文件有关施工工期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确保工程总工期,在不增加工程成本、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提前竣工,投入使用,早日发挥工程效益。
(2)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总体上应做到统筹兼顾、结合实际、确保质量、施工安全、经济合理。
(3)合理划分施工段,各分部分项工程有机结合,流水作业。
3.3主要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主要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3.4工期网络图如下:
3.5现场技术组织
(1)熟悉图纸及会审,是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
(2)结合技术条件和装备情况,提出技术措施。
(3)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后,有试验机构进行抽样检验,签发配料单,控制质量,分析整理资料,为工程提供先决条件和可靠数据。
(4)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个参与的人员了解图纸要求,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做到人人目标明确,逐级进行针对性的交底。
(5)按照设计图纸的全部要求、做法、设计说明以及各项技术标准和规定,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
如果发现图纸有问题,或发生材料代用,或施工工艺有更改等情况,必须会同施工、设计和建设、建立单位进行技术核定,所有变更了的图纸,均是施工依据,应纳入工程档案。
(6)贯彻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立技术复核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检和互检,质量检查部门掌握、分析质量动态,查出问题,限期解决。
(7)工地技术人员必须随时随地做好安全生产。
(8)根据工程的结构和式样、工艺要求、施工能力等,确定施工工艺,不可生搬硬套。
(9)工地施工由参建单位配合作战,协同完成。
(10)搞好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
3.6现场管理组织
(1)做好现场作业计划指导书并组织实施,全面完成计划指标。
(2)做好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合法利用空间,为施工创造条件。
(3)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关系,组织交叉施工。
(4)做好各种施工准备,为连续施工创造条件。
(5)做好施工日志及施工记录。
3.7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
(1)编制合理详细的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采用动态管理形式,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建立目标工期计划,重点对影响本工程工期的单项工程的关键路线进行控制。
根据每天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工程量,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按当前施工进度继续施工将对目标工期造成的影
响,从而及时对现行计划及资源投入进行调整,达到整个工程按动态管理来进行控制,最后实现预期的工程进度计划。
(2)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与本工程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各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中随时跟踪进度实施情况,如有比计划滞后情况发生,及时分析原因及影响,并对计划予以调整,同时修订施工方案和有关技术措施以保证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
(3)根据施工方案的作业面布置和施工班组的配置,将工程进度计划按作业面分解,制定各施工班组的作业进度计划,使各施工班组都有明确的进度计划目标。
(4)做好施工测量服务指导工作,及时进行测量放样、检测和收方工作,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测量服务。
加强技术人员的现场巡查,尤其质量检测人员要全过程跟踪、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处理措施。
对于试验检测项目,及时进行检测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指导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