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网络分析
f
(1 ) 工
序
交叉工序 —— 相互交替进行的工序。一般要借助虚工 序来表述。 所谓虚工序,是指不消耗人力、物质,也不需要时间的 一种虚拟工序。它只表示前后两个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用虚箭线表示:
1 A1 2 A2 A3 交叉工序借助于 虚工序来表述 B3 5
B1
3
B2
4
虚工序
回路
1
a 4 b 6 2
1 2
c e
4
g d
6
h
8
b
3
f
5
i
7
(1 )
编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b) 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图的 封闭性)。如图中有两个终点事项⑦和⑧,就是错 误的。一般在实际中应将没有紧前工序的所有事项 合并起来,构成网络的始点事项,把没有紧后工序 的所有事项合并起来,构成网络的终点事项。 a
a
3 4 b 6 0
c 2
1
(1 ) 工
序
虚工序问题
——仅用于表明平行工序间的逻辑关系; ——虚工序越少越好。
判断虚工序是否必要: —— 虚工序箭头箭尾连接的两道工序是否 源于同一节点; —— 虚工序箭头箭尾连接的两道工序不源 于同一节点,且不能表示共同完工。
(2 ) 事
项
前后工序的交接点称为事项,常用“〇”加数字表 示,数字主要是标号作用,如图中标号从1至6,代表有6 个事项,有时也可用来表示工序,如图的工序 e = ②→ ⑤。根据事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分为前置事项,后 继事项、起(始)点事项和终点事项。
、物力、财力),都必须编制一个科学的工作组织计划来
有效地组织、调度与控制该项活动的进程,以实现最佳的 效应和效益。而这种为编制科学的组织计划的有效方法统
称为网络计划法。
二、网络图的组成与编制
1. 网络图的组成
2. 网络图的编制
(1)编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2)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1. 网络图的组成
(1) 工序 工序泛指一切需要消耗人力、物质或时间的具体活动 过程,用箭线表示。常用 a 、 b 、 c 等表示工序,如图是由 工序a、b、c、d、e、f、g,7道工序组成的网络图,工序 旁边的数表示完成该工序需要的时间。
2 5 e d 3 3 5 2 g 1 6
2
1
a
b
3
2 c
4
f
(1 ) 工
序
紧前工序——紧接在某工序之前的工序,如图中的d、 c是f的紧前工序。 紧后工序——紧接在某工序之后的工序。如图中的e、 d均是a的紧后工序。 平行工序——可以同时开始进行的各工序。如图中的e 和d是平行工序(a和b)。 2 2 1 a b 3 3 d 2 c 5 e 3 4 5 2 g 1 6
(3 ) 线
路
线路 ( 或路线 ) 指网络图中从始点到终点的一条道
路(沿着箭头的方向),如图中共有三条线路。 a→e→g 即:①→②→⑤→⑥ a→d→f 即:①→②→④→⑥ a→c→f 即:①→③→④→⑥ 2 2 1 a b 3 3 d 2 c 5 e 3 4 5 2 g 1 6
f
(3 ) 线
路
举例
甲、乙两工程师从早上六时起床到上班前有一系列活 动要做。对于同样的活动过程,有人忙乱不堪,甚至迟到 ,有人则又快又好,关键在于一个科学的活动计划。
甲
穿衣 出门上班
刷牙 整理
洗脸
做稀饭 收拾房间 整理
热馒头 吃早饭 吃 早 饭
乙
穿衣
洗脸刷牙 做稀饭
收拾房 间 热馒头
网络计划法定义
对于任何一项生产制造、科学实验、工程实施、军事作 战等活动,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与资源(人力
2 2 1 a b 3 3 d 2 c 5 e 3 4 5 2 g 1 6
f
(2 ) 事
项
前置事项——指某一工序箭尾所连接的事项,它表示一个工 序的开始,如图中 ②和③均是④的前置事项,或分别是d、 c两工序的前置事项。 后继事项——指某一工序箭头所指的事项,它表示一个工序 的结束。 2 2 1 a b 3 3 d 2 c 5 e 3 4 5 2 g 1 6
2 2 1 a b 3 3 d 2 c
5 e3Βιβλιοθήκη 52 g 1 6 f
4
2. 网络图的编制
(1) 编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a)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在网络图中,如果从某个事项出发,顺某一线路能到原 出发点,就称为循环回路。例如图中的 ② → ④→ ⑤ →②,就是一个循环回路。它表示的逻辑关系是错误 的。会出现工程永远不能完成的现象。 a
第五讲 计划(下)
☞ 概述 ☞ 网络图的组成与编制 ☞ 网络图的参数与计算 ☞ 网络图的优化与调整
一、概述 (一)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
1. 基础来源于图论
2. 前身是甘特图 3. 50-60年代在美国取得成效
4. 62年前苏联列入国民经济计划中
5. 1962年进入我国
1957年,杜邦公司将网络计划法法应用于设备维修,使 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 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网络计划法,将项 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使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2年。
线路长 它是指线路上各工序所延续的时间之和,如上面 的三条线路长分别是: 2+5+2=9 , 2+3+1=6 , 3+2+1=6 。 一个网络图中一般有很多条线路,称其中最长的线路为 关键线路。它决定着整个计划任务的总工期。网络图中 一般用粗线或双线表示。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和事项分别 被称为关键工序和关键事项.
f
(2 ) 事
项
始点事项——整个网络图开始的事项,即没有箭头进入的事 项,也称为网络始点,如图中的①。 终点事项——网络图的最后一个事项,即没有箭尾出去的事 项,也称网络的终点。如图中的⑥。 介于始点事项和终点事项之间的所有事项均称为中间事 项,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都是双重的:既表示前一项工序的结 束,又表示后一项工序的开始。 5 2 5 e 2 2 g a 3 1 6 d 3 1 b f 2 4 3 c
1 2
c
e
4
g d
6
h i
8
b
3
f
5
7
i
(1 )
编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c) 任何两事项之间只能由一条箭线连接,否则 不利于分析、计算,甚至无法解决问题。若出现
并行作业可引入虚工序.
虚工序
1
a 4 b 6 2
a 1 4
3 0 b
c
2
6
(1 )
编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d) 注意交叉工序的表示,并尽量避免箭线的交叉. 如一项工程由挖沟和埋管两个工序组成,我们 不必把沟全部挖好,再去埋管,可以挖好一段,在 继续挖下一段时,同时给前一段埋管子,接下去交 替进行。这时可把挖沟A分成三段a1、a2、a3,埋管 B分成三段b1、b2、b3,用下面网络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