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整治通报通报是现有公文文种之一,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表彰、批评、情况说明三类情况下面给大家带来城乡环境整治通报,仅供参考!城乡环境整治通报范文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各社区居委会:按照**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的检查督促,定期检查,按月曝光的工作要求,街道城管办及社区代表于*月*日对各社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开展了明查暗访,根据检查的情况,经街道整治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各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综合排名如下:第一名第二名……检查中,发现各社区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各社区背街小巷的卫生有所回潮,如***门前坎下垃圾堆积;二是部分社区存在暴露垃圾,如大桥边坡有零散垃圾。
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社区务必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加强对清扫保洁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整治到位。
街道将对各社区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未按时整改到位的,将纳入对各社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情节一中的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问责。
城乡环境整治通报范文二根据20xx年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安排,市整治办组织市有关牵头部门,对20xx年度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
现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检查考核在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采取现场逐点检查项目完成情况、网上审核台账资料、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分市区、县(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重点对整治项目完成情况、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整治组织推进情况、整治整体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考核,结合季度考核对各县(市)区年度整治工作进行了评定(考核得分详见附件)。
20xx年全市共排定整治项目1535个,完成1526个,总完成率达99.4%,其中,市区排定的10大类205大项整治项目,完成199项,完成率97.1%;各县(市)整治项目完成情况为:海安县"九整治"项目完成率95.6%,其他均为100%;全市列入省考核的"九整治"项目309个,完成304 个,完成率98.4%,"三规范"项目1193个,完成率100%。
全市共整治完成城郊结合部18片、城中村41个、棚户区13个、老旧小区57个、背街小巷113条、城市河道41条、低洼易淹易涝片区11个、各类工地293个、农贸市场25个。
新增建设便民疏导点7处、便民服务亭85个,公共停车设施26处,整治户外广告5021处,洗车场所162家。
全市有桃坞路等5条道路被命名为省级示范路,高迪晶城社区等6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区,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数字城管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满堂红"。
省整治办指定我市上报的整治成果和典型案例数量列全省前列。
二、主要特点及工作成效(一)组织推进体系更加有力。
各地普遍提高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挂钩、要素保障、督查点评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高位指挥、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
市区调整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整治工作机制,实行21位市领导挂钩联系21个街镇,并将环境整治工作在经济考核中的比重从1分提高至3分。
海门市、崇川区、港闸区等地建立领导挂钩整治的工作机制;海门市、如东县采取领导定期听汇报、现场查项目、会商攻难点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整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如东县、开发区等地积极探索社会资金投入整治机制,有效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启东市每月用一周时间,组织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考核结果;港闸区实行整治路段长、标段长分工负责制,先后组织五轮整治项目逐项督查考核。
市房管局编制城中村改造项目月度完成计划,每月梳理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与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有效提高了组织推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治为民导向更加鲜明。
各地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突出问题,重点实施了城中村、老旧小区、河道水环境、农贸市场、背街后巷等民生类环境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了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的突出问题。
海安县、如东县将违法建设、废品收购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纳入整治重点强势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通州区将整治工作向乡镇延伸,在区内各镇区开展了集镇市容环境专项整治。
崇川区、港闸区加大了住区环境的整治力度,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改造道路绿化、修缮陈旧建筑、拆除违法建设四个方面,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
市建设局全力推进燃气管道占压、损坏绿化等影响群众生活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问题专项整治。
市交通局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对非法从事维修经营活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修理点开展专项整治,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三)整治项目亮点更加凸显。
各地、各部门注重在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工夫,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如皋市在违建管控中,努力构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长效机制,获得省政府法制创新奖;在占道经营整治中,提前绘制了"西瓜地图",标明市区35个西瓜"临时销售设置点",为经营者和市民群众提供了方便。
如东县克服财政困难,高标准启动河道改造工程,有效提升了河道水生态、水景观和防洪抗洪功能;科学规划建设同业苑夜排档,取得了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比较满意的效果。
海门市科学推进城中村整治,对秀山小区实施了改善型整治,完善了公厕、垃圾房等基础设施,整修了路面墙面,对各类堆放、垃圾杂草进行了全面清理,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得到居民高度赞扬。
启东市组织开展了以乐天玛特广场等为重点的广场市容秩序整治,通过设置物理隔离栏、加强日常监管等措施,重点对乱停车、乱设摊等实施了综合整治,有效净化了广场市容环境;在洗车场和车辆修理点整治中,将环评作为前置条件,有效规范了经营行为。
崇川区加大便民疏导点建设力度,先后建成7个便民疏导点,虹桥路夜排档改造项目做到了地台、油烟机、餐椅、店招"四个统一",实现了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在建筑垃圾整治中,启动装潢垃圾"130" 整治行动,建立了居民小区(临街商铺)装潢垃圾纳入环卫系统免费清运体系,完善了工程渣土处置开发公司、施工企业、运输单位三个黑名单制度,开展了建筑垃圾整治"零点行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港闸区高标准推动沿河桥疏导点、新华佳园菜市场建设和中环路整治,该区域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市水利局注重加强排水源头管理,先后出台了《南通市市区排水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居住建筑设置阳台污水收集系统工作的通知》,对排水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先排水后供水,排水不合格不予供水"供排水管理模式。
市工商局加大市场整治管理力度,全面推行"六个一"长效管理工程,43家市场实行了契约化管理,信用分类监管率100%,证照规范公示率99%。
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居民小区交通微循环体系建设,有效改善了住区交通环境;在市区21个主要路口建成54个遮阳棚,提高了市民出行舒适性,规范了交通行为。
(四)示范创建氛围更加浓厚。
市城管局建立了县(市)区、镇街、社区三级主体创建体系,提前谋划部署全市年度创建工作,组织编制市区核心区道路街景提升方案,有力推进了示范创建工作。
如东县结合友谊东路翻新改造,邀请优质设计单位对道路市政设施和街景小品等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安排7000多万元用于友谊东路改造和整治,极大地提升了创建道路的形象品位。
如皋市结合东大街保护性改造和示范创建,通过整体规划、修旧如旧等措施,保留了老城面貌,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同时,对参与省级示范路创建的相关责任部门分别予以5万元的奖励。
崇川区一手抓桃园路设施完善和突出问题整治,组织拆除大型违法广告、增设停车位、疏导点和志愿者服务亭,一手抓长效管理,组织沿线商家、业主成立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筹集资金设立城市管理奖励促进基金,道路管理明显加强,市容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参与支持更加有效。
各县(市)区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大力宣传整治成效,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市区策划开展了环境整治"大家谈"、"大家看"、"大家评"等系列活动,引导市民参与、评价整治工作。
海安县以"城管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城管志愿者社区服务站建设,辖区32个社区城管志愿服务站全覆盖。
如皋市建立老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开设政务微博,创建"城管小鱼儿"形象品牌,架起了城管与市民的沟通桥梁,访问量多达30多万次;试行市容秩序协管服务市场化外包,管理成效明显提升。
崇川区在老小区整治中,通过街坊邻里开展发动宣传,参与质量监管,取得较好成效。
三、存在问题(一)区域之间整治组织推进力度不平衡。
主要反映在领导重视程度和要素保障两个方面。
多数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环境整治,有的分管领导直接抓整治,组织推动力度大,经费等要素保障有力,区域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但海安县、启东市、开发区组织推进力度相对较弱,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相对滞后。
少数整治办力量薄弱,组织推进工作未能有效开展。
部分整治业务人员对省技术指南未能深入学习研究,对规定性整治内容一知半解。
(二)部分整治项目质量标准相对偏低。
全市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后巷等整治普遍存在整治内容单一问题,部分环境脏乱及动态秩序管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重复整治带来的扰民问题时有发生。
崇川区光明南村低洼片区整治由于先期调查摸底工作不扎实,导致整治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省整治办要求整改。
通州区、开发区等地老旧小区均实行单项整治,市民群众意见较大。
同时,河道截污整治、市场外部环境整治、工地扬尘整治、建筑垃圾整治等工作未能全面落实。
除如皋外,其它县(市)区户外广告整治未能全面开展。
(三)长效管理机制需健全完善。
各地普遍存在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县(市)管理体制不科学,过分依赖街镇,工作任务及经费投入由街镇承担,部门监管责任不清,日常监管难以落实。
有的县(市)区管理机制不尽完善,缺少应有的组织体系、工作制度、标准规范等,管理效率相对低下。
启东市、开发区未能有效开展示范创建工作,至今尚未有省级示范路、示范社区创建项目。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切实提高整治组织水平。
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整治工作的重视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领导共同管的组织推进体系,确保领导精力到位、组织推进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