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循环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循环系统
弹性膜
纵行平滑肌
大动脉 大动脉
内膜
中膜 外膜 其它
大静脉 大静脉
内弹性膜不明显
较薄,弹性膜少,有少量环行平滑肌 三层中最厚的一层,可见大量纵行平滑 肌束,外弹性膜不明显 壁薄,腔大而不规则,有静脉瓣
内弹性膜不明显
较厚、有数十层弹性膜,有少 量环形平滑肌 较中膜薄,外弹性膜不明显 壁厚,腔小而规则
中动脉 中静脉
D
A
E
• 1. 肌性动脉包括( 小动脉 )。这类动 中动脉 )和(
脉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中 )膜较厚,主要由
(环行平滑肌 )构成。 • 2. 弹性动脉是指( 大动脉 ),它的主要功能是血液 流动(连续均匀 ),其结构特点是( 中 )膜很 厚,主要由(40-70 )层(弹性 )膜构成。
• 3. 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 )、 ( 肌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 )、(胸腺) 和( 肺 )等器官内。 • 4. 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 胃肠粘膜 ), 一些( 内分泌腺 )和肾血管球等处。 和某些内分泌腺。
内皮 内弹性膜 内皮下层
单层扁平细胞(ec); LM:表面光滑; EM:游离面有稀疏的胞质突起,丰富的微丝、吞饮小泡和 W-P小体,相邻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缝隙连接等细胞连接。
a. 内皮
b. 内皮下层
薄层结缔组织; 含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的部位还含有纵行平滑肌纤维。
c. 内弹性膜
具有明显的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呈波浪形; 可作为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分界线。
课堂练习
(1).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实际上是 A.神经组织 B.感觉上皮细胞 C.特殊的神经细胞 D.特殊的心肌纤维 E.特殊的感觉神经元 (2).关于蒲肯野纤维的描述哪项错误 A.形状细长 B.线粒体丰富 C.核有l~2个 D.肌原纤维少 E.闰盘发达 (3).关于血窦的描述哪项错误 A.壁薄腔大 B.可无基膜 C.内皮细胞间隙大 D.可有不连续基膜 E.内皮细胞内有许多吞饮小泡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心 血 管 系 统 淋 巴 管 系 统
动 脉 心脏 毛细血管 静脉 组织液
淋巴导管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血液:运输的介质或载体 管道:动脉、毛细血管和静 脉组成,运送血液到身体各 部分的结构 心脏:维持血液流动,是血 液循环的动 力器官。
心血管系统功能
1.主要功能
a. 物质运输(营养物质、氧气、代 谢产物及二氧化碳),以保证机体 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 b. 输送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 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以实现 机体的体液调节; c. 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 相对稳定及机体防卫功能等。
2.内分泌功能
分泌心钠素,内皮素和血管紧 张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 与机体多种功能调节 。
分布: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 边及房室束。 功能:传导冲动。
C.蒲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或束细胞(bundle cell) 分布:心室的心内膜下层,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 结构:比普通心肌纤维短而粗;胞体中央有1~2个核; 胞质内含丰富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少,位于细胞周 边;细胞之间有较发达的闰盘相连。 功能:快速传导冲动,心室同步收缩。
(subendothelial layer) 疏松结缔组织、含少 量平滑肌。
2.内皮下层
3.心内膜下层
(subendocardial layer)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 血管、神经、蒲肯野 纤维。
B.心肌膜(myocardium)
a. 由心肌纤维构成,是心壁中 最厚的一层; b. 心室的心肌纤维粗而长,呈 螺旋状排列,大致分为内纵、中 环和外斜三层; c. 心房的心肌纤维细而短,多 集合成束; d.心室肌和心房肌不直接相连, 两者分别附着于心骨骼的纤维环; e. 心肌纤维之间和肌束之间含 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毛细血管。
中膜 外膜
内弹性膜 有 平滑肌 少 弹性膜 40-70层 外弹性膜 不明显
静脉
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平滑肌
静脉瓣
中膜
外膜
II. 静脉的结构特点
根据管径的大小,一般将静脉分为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和 微静脉。
静脉结构的一般特点:
a. 静脉腔大,壁薄,弹性小,腔形不规则; b. 内、外弹性膜不发达,管壁三层结构分界不清; c. 中膜薄,外膜厚; d. 管径在2mm以上的静脉有静脉瓣[血管内膜凸入管腔褶叠而成,表 面覆以内皮,内部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
III.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有些心房肌胞核周围含 有电子密度较高的膜被 颗粒,颗粒内含心钠素 (cardionatrin) 。 作用:利尿、排钠和降低 血压。
血管(blood vessel) 动脉(artery)
毛细血管(capillary) 静脉(vein)
血管结构:除毛细血管外,动脉和静脉的管壁一般分为 三层,由内向外为内膜(tunica intima)、中膜(tunia media)和外膜(tunica adventitia)。
• 5. 血窦主要分布于( 肝 ),( 脾 ),(骨髓)
问答题
• 1、中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 2、毛细血管的分类如何,各型毛细血管的分
布、结构特点?
• 3、心壁的结构特点? • 4、组成心脏传导系的特殊心肌细胞有几种?
心骨骼 (cardiac skeleton)
在心房肌与心室肌 之间,致密结缔组 织组成的坚实的支 架结构。
瓣膜 纤维环
主动脉瓣
室间隔膜部 a. 组成 纤维三角 纤维环: 房室孔和动脉口 b. 有些动物具有透明软骨或骨片 c. 心脏支架
C.心外膜(epicardium)
a. 心包的脏层; b. 浆膜,表面覆有间皮; c. 间皮下为薄层结缔组织, 内有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D. 微动脉(arteriole)
a.内膜、中膜与外膜均较薄; b.中膜只有1-2平滑肌; c.无内、外弹性膜较明显。
小结
各类动脉结构之比较
大动脉 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有 厚 中动脉 有 薄 明显 10-40层 无 明显 小动脉 有 薄 有 3-10层 无 无 微动脉 有 薄 无 1-2层 无 无
I. 心壁
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为: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心包腔 纤维层 心包壁层 心包脏层 即心外膜 心肌膜 心内膜
浆膜层
心壁
心肌膜
心内膜 心包脏层 即心外膜 心包壁层
心壁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A. 心内膜(Endocardium) 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
1.内皮
(cardic endothelium)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 光滑,利于血液流动。
心瓣膜 (cardiac valve)
心瓣膜
心内膜
位于心脏的房室孔和动 心肌膜 脉口处,是由心内膜局 部折叠突出而成的薄片 心外膜 状瓣膜。
a. 表面: 内皮 b. 中间: 致密结缔组织 c. 附着于心骨骼的纤维环 d. 阻止血液逆流
II.心脏的传导系统(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
a. 组成:由特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 束及其终末分支。 b. 细胞类型: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 c. 功能:产生和传导冲动,使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A. 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或P细胞
分布:窦房结和房室结。 功能: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B. 移行细胞(transitional cell)
3.外膜(tunica adventitia)
a.较中膜薄; b.由结缔组织组成,含较多的纵行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 c.无明显外弹性膜; d.与中膜分界不清楚; e.含有小的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C. 小动脉 (small artery)
也为肌性动脉。 a.内弹性膜较明显; b.中膜较薄,只有3-9平滑肌; c.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外膜无 弹性膜。
淋巴管系统
(lymphatic vascular system) 淋巴管系统以盲端 的毛细淋巴管起始 于组织内,逐渐汇 集形成粗细不等的 淋巴管,最后以淋 巴导管入静脉。 毛细淋巴管 组成 淋巴管 淋巴导管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至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液循 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组成: 1.微动脉 2.毛细血管前微动脉 和后微动脉 3.真毛细血管 4.直捷通路 5.动静脉吻合 6.毛细血管微静脉和 微静脉
IEM
EEM
B. 大动脉(large artery) 弹性动脉
1.内膜(tunica intima) 2.中膜(tunica media)
a.内皮下层较厚,有纵行平滑肌束; b.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楚。 a. 由40-70层弹性膜构成,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 b. 弹性膜之间有环行平滑肌,少量胶原纤维和基质; c. 弹性膜的层数随年龄和血压的增加而增加。
中动脉
外膜
中静脉
中膜 内膜
中动脉
内膜
中膜
中静脉
内弹性膜不明显
较薄,少量环行平滑肌
内弹性膜明显
较厚、有多层平滑肌
外膜
其它
厚度与中膜相近,多数外弹 三层中最厚的一层,可有少量纵行平滑 性膜明显 肌,外弹性膜不明显 壁厚,腔小而规则 壁薄,腔大而不规则,有静脉瓣
小动脉 小静脉
V: 微静脉
A: 微动脉
分布:
肾血管球、胃肠粘膜、内分 泌腺 …
周细胞 内皮细胞
基膜
吞饮小泡 紧密连接 内皮窗孔
有孔毛细血管模式图
③窦状毛细血管(sinusoid capillary)或血窦(Sinus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