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永寿学校梁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一·说教材·说学情
本节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通过本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连接简单电路,寻找电路故障,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路检测器,在此基础上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为后一课开关的认识与制作作了一个铺垫。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区分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中的导体与绝缘体,同时也是一次安全用电教育。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电的知识还较陌生和缺乏,对电路的知识也没有很好的科学认识,但他们喜欢做小实验,爱探究,喜欢在做中学,做中认识。
二·说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去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通过归纳概括,形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多种物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2·情感目标:学会与同学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3·能力目标:学会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日常物体是否导电的判断力。
三·说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内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个环节:观察导入,引入主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用生活中常见的一根导线引入,让学生先猜测它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从而引入本课。
第二个环节:实验探究。
以检测一块橡皮为例,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检测方法。
(即五大步骤)1·先预测橡皮是否通电,并作好记录。
2·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5·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第三个环节:分小组实验,获得感性认识。
各组成员分工合作,用检测橡皮的方法共同完成余下物品的检测,并做好记录。
第四个环节:归纳概括形成科学概念。
实验完毕,引导学生整理实验记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进而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学生对概念从个别到一般的总结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让学生能初步区分出导体与绝缘体,并在生活中寻找到实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书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第五个环节:联系实际生活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进行安全教育。
以上就是我针对本课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