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中考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 cm B.中学生在百米比赛中的成绩约为150 sC.人在夏季的正常体温约为38 ℃D.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 kW2.如题2 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题 2 图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3.黄ft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从ft中冒出的烟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雾是从ft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如题4 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如果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题4 图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B .起跑时,运动员用脚向后使劲蹬地C .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D .拍打被子去掉灰尘6. 小陈把同一个物体依次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题 6 图所示,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容器内的液体质量相等B .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内的液体密度最小C .三个容器中,木块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最大D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题 6 图7. 为防止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
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 D题 7 图二、 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8.2016 年 11 月 1 日珠海航展上,歼-20 战机从地面腾空而起,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加速上升过程中战机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飞行员是通过(选填“声波”或“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的。
9.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原理与其相同的是冲程。
冬天,手冷时捂热水袋取暖,是用的方式改变内能。
10.2016 年,我国在“人造太阳”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
如题10 图所示是实验室内的场景。
“人造太阳”利用氢核(选填“裂”或“聚”)变来获得巨大能量,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可缓解电力紧张;太阳能路灯是将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是(选填“可再生”题 10 图或“不可再生”)能源。
11.如题11 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题11 图12.如题12 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 接到a 后,电磁铁左端为极,小磁针静止时,右端是极。
将开关S 由a 换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保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磁铁的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题12 图13.某中学需要将5 t 初温为10 ℃的水加热到50 ℃作为住宿生的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要燃烧80 kg 的煤气。
这些水从10 ℃升高到5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80 kg 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c 水= 4.2×103 J/(kg·℃),q 煤气= 4.2×107 J/kg]14.如题14 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 V 不变,灯泡标有“3 V 0.6 W”的字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Ω。
灯泡正常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是J。
三、作图题(共7 分)15.(1)如题15-1 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题14 图(2)如题15-2 图所示,S 为光源,它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到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进入水中时又发生折射。
请作出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反射光线以及该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题15-1 图题15-2 图(3)如题15-3 图所示,正在水中上浮的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G 和浮力F a的示意图。
题15-3 图四、实验题(本大题3 小题,共19 分)16.(6 分)(1)如题16-1 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2)已知小石块的质量为25 g,其体积可通过题16-2 图甲、乙两个步骤测出来,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3)如题16-3 图所示,被测物体重N。
题16-1 图题16-2 图题16-3 图题16-4 图(4)如题16-4 图所示,要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 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7 分)如题17 图甲所示是小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题17 图(1)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 ℃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
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0 94 96 98 98 98 98第1 min 温度计的示数如题17 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实验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小强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题17 图丙中的a、b所示,则(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4)实验后,小强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温度/℃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强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18.(6 分)如题18 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四段电阻丝 a 、b 、c 、d 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盒子内,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其中题 18 图乙中另取阻值为 5 Ω 的电阻在盒外与盒内电阻并联。
题 18 图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 。
在实验中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的。
18 图甲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题 18 图乙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 3) 题 18 图 乙 中 右 侧 盒 外 连 接 5 Ω 的 电 阻 , 它 的 作 用是。
(4)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 U 形管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13 分)19.(6 分)工人想把重 1 000 N 的木箱 A 搬到高 h = 5 m ,长 L = 10 m 的斜面上,如题 19 图所示。
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 F = 625 N 的拉力使木箱 A 以 v = 0.2 m/s 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
(1) 工人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2)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 木箱 A 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题 19 图20.(7 分)如题20 图所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小台灯的电路图。
S 为单刀双掷开关,电源电压为12 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6 W,灯丝电阻不变,电阻R 的阻值为6 Ω。
当开关S 接“2”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1)小灯泡正常发光5 min,电流通过小灯泡做的功是多少?(2)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多少?灯丝的电阻是多少?(3)开关S 接“1”时,电阻R 的功率是多少?题20 图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 小题,共19 分)21.(6 分)如题21 图所示,小蓊同学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选用小方桌、砝码、海绵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以下实验:题21 图(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小蓊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题21 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题21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通过实验,小蓊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小蓊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的方法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的方法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22.(7 分)为节约能源,某型号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通过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如下表所示是该型号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耗油量是指汽车正常行驶100 km 消耗燃油的体积。
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发电机和关闭发电机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 与对应的速度 v ,计算出动能 E k ,作出 E k -s 图象,如题 22 图所示。
题 22 图(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发电过程中,动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由于线圈 有电阻,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能。
(2) 汽车正常行驶 100 km ,消耗燃油的质量为kg ,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J 。
(燃油的密度 ρ = 0.7×103 kg/m 3,热值 q = 4.6×107 J/kg )(3) 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800 N 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 000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1.2×104 NB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40 sC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3.2×108 JD .牵引力的功率为 16 kW(4) 由题 22 图可知,表示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曲线是(选填“①”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