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葛根的简介*二、葛根的功效与作用*三、葛根的市场信息1. 葛根的价格2. 葛根的选购方法3. 葛根的保存方法
葛根的简介别名:野葛、鹿霍、黄斤、鸡齐根、干葛、甘葛、粉葛、黄葛根。
葛根,中药名。
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甘、辛,凉。
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
常用于表证发热,
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
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
2、功效作用
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肺、膀胱经。
解肌退热;
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3、临床应用
3.1、《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3.2、《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
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3.3、《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3.4、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
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3.5、《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
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3.6、《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3.7、《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3.8、《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3.9、《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3.10、《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4、科学研究
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氯仿-甲醇-水 (7:2.5:0.2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葛根的市场信息
1、葛根的价格葛根的价格约为6元/斤。
2、葛根的选购方法 2.1、野葛根完整的块根呈圆柱形,表面褐色,具纵皱纹,可见皮孔及须根痕。
质坚实。
商品药材多为斜切、横切或纵切的块片,大小不等,断面粗糙,淡黄褐色,隐约可见1
至3层同心环层。
纤维性强,略见粉性,气微,味微甜。
2.2、粉葛根为甘葛藤的块根,呈圆柱形或类纺缍形,有的为纵切、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
除去外皮的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
质坚硬而重,纤维性弱,有的呈绵毛状,全粉性。
以块大,质紧实,粉性足者为佳。
3、葛根的保存方法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