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节能技术-答案

汽车节能技术-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汽车节能技术》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汽车节能
答: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答: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

3、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答:发动机性能参数(功率有效转矩、燃油消耗率等)随发动机转速改变而改变的关系曲线。

4、充气效率
答: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理论上进入汽缸的新鲜充量之比。

5、有效性能指标
答:以发动机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6、指示性能指标
答: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7、平均有效压力
答: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有效功。

8、负荷特性
答:当柴油机在某固定不变的转速下,其功率、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最高燃烧爆炸压力、增压压力、机械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等性能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9、稀燃
答:稀薄燃烧的简称,指发动机在实际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的燃烧,空然比可达25:1甚至更高。

10、可变气缸排量技术
答:在中低负荷情况下,使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增加工作气缸的负荷率,使之工作点落入低燃油消耗率和低排放工作区内,从而改善车辆的经济型和排放性能;当需要大功率时,则让全部气缸工作,又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简述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

答:节油率。

节油率等于油耗定额除以实际油耗。

我国的油耗定额有两种,一种是内燃机(或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油耗定额;而是各地汽车运输企业规定的油耗定额。

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差别很大,所以一般采用第二个油耗定额。

2、简述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答: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环境指标、可靠性指标和耐久性指标。

3、从哪些方面评定配气相位是否合理?
答:(1)充气效率高,以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2)必要的燃气室扫气,以保障降低高温零件的热负荷,使发动机运行可靠;
(3)适合的排气温度;
(4)较小的换气损失,以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

4、减少机械摩擦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答:(1)降低活塞、活塞环、连杆等往复运动机件的摩擦和质量;
(2)降低滑动部件的滑动速度及高面压比;
(3)减小润滑油的搅拌阻力
(4)润滑
5、简述起步操作的“快、停、轻、慢”。

答:(1)快:抬离合器踏板的前一段的动作要适当快一些;
(2)停:离合器片与飞轮即将结合时,抬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在这一位置稍作短暂停留;(3)轻:抬离合器踏板稍停时,应轻轻踩一下加速踏板;
(4)慢:贯穿全过程
6、可燃混合气成份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答:所谓可燃混和气就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成份对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影响。

欧美各国及日本一般都直接以可燃混和气中所含空气与燃料的质量之比,即空燃比(A)来表示可燃混合气的成份。

理论上,1kg汽油完全燃烧需要空气14.8kg,所以对于汽油机而言,空燃比A为14.8的混和气为理论混和气;空燃比A小于14.8的混和气为浓混和气;空燃比A 大于14.8的混和气为稀混和气。

当然对于不同的燃料,其理论空燃比是不同的。

我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可燃混和气的成份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

无论使用何种燃料,凡过量空气系数α=1的可燃混和气都为理论混和气;过量空气系数α<1的可燃混和气为浓混和气;过量空气系数α>1的可燃混和气为稀混和气。

7、简述稀薄燃烧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料经济性的原因。

答:由于稀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空气中氧分子接触,燃烧完全。

采用稀混合气,由于气缸内压力低、温度低,不易发生爆燃,则可以提高热效率。

8、汽车燃油经济标识包括哪几部分?
答:(1)生产厂家、型号、类别、燃油种类和传动形式;
(2)百公里油耗;
(3)行驶1000英里的汽油费;
(4)CO2排放量;
(5)汽车税的级别和排量
9、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各摩擦副相对速度增加,摩擦阻力增大;
(2)曲柄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的惯性力加大,活塞侧压力及轴承负荷上升,摩擦阻力增大;(3)泵气缸损失增加;
(4)辅助装置的摩擦力和所需功率增加;
(5)负荷的影响;
(6)润滑条件的影响
10、简述提高发动机升功率的主要措施。

答:(1)提高充气量;
(2)提高转速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充气量;
(3)改善混合气质量和燃烧过程;
(4)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增加有效功输出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汽车节能的意义。

答:(1)汽车运输的油耗占汽车运输成本的20~30%,汽车节能本身就意味着运输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2)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大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加上防止地球变暖出发,汽车节能能有效地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节能的目的,就是减少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

2、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有哪些?
答:(1)使用条件
官方试验是在受控大气温度和基准状态下,在试验室内模拟汽车实际道路典型行驶状态进行的油耗评价试验;而车辆实际使用条件千差万别,实测油耗可能相差很大。

使用条件对油耗影响因素包括:
环境条件——官方试验是在受控大气温度下进行,实验室温度为20±5℃,而实际环境温度一般在-30~40℃间变化,低温使得车辆花更长时间预热发动机而费油。

路面——官方试验是模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35343432拟汽车在平直干燥路面上行驶时的阻力,在试验室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摩擦阻力稳定、没有坡度阻力;而实际用户的车辆使用情况千差万别,路面及坡度、干湿程度、弯道、山区道路等对实际油耗都有影响。

行驶工况——行驶工况对油耗的影响最大。

官方油耗试验在典型行驶工况下进行,由两部分组成,即低速行驶的市区工况(最高车速50km/h、平均速度19km/h)和高速行驶的市郊工况(最高车速120km/h、平均速度约63km/h)。

而实际用户的车辆使用地点、使用工况千差万别,实测油耗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经常在市区行驶时车辆油耗就高;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驶时油耗较低;频繁的短途行驶,车辆在理想温度下运行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也费油。

空调——空调对汽车油耗有明显影响。

目前我国官方油耗试验是在空调关闭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实际行驶状态下把空调放在最大档比关闭时费油5~25%。

美国规定有空调打开状态下的汽车油耗评价试验,值得借鉴。

乘员数量或货物重量——车重对汽车油耗有明显影响。

官方油耗试验是在以下基准状态下进行的:汽车空车重量(带必要的随车工具和备胎、燃油)加上100kg(包括驾驶员重量)。

而实际使用过程中乘员数量较多、后备箱塞满货物时,汽车油耗必然较大,因此,尽量减少
车上不必携带的东西可以节油。

轮胎及轮胎气压——不同轮胎的滚动阻力不同,轮胎气压较低时滚动阻力较大,因此用户自己更换轮胎、轮胎气压偏低都可能导致车辆实测油耗与官方试验差异。

(2)司机驾驶习惯
官方试验是在熟练司机按照正常的加速、减速来操作车辆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使用中司机驾驶习惯会导致车辆油耗可能相差较大。

急加速和急刹车——急加速和急刹车在市区运行和高速运行时可能使油耗增加5%~30%,法规试验中不包括这种野蛮驾驶工况。

长时间怠速运转——这将使车辆油耗增加,因为车辆只要运转就得耗能。

长时间怠速对发动机也没有好处,另外,许多司机认为启动后怠速一段时间让车辆预热,这对节油和排放有害无益。

超速行驶——有些司机喜欢飑车,其实高速行驶时汽车风阻会明显增加,法规包含最高120km/h的高速行驶工况,但是超过此速度的超高速行驶时会非常费油!
(3)车辆保养
车辆不正常保养会导致油耗恶化,比如前轮定位不准,空滤器太脏,机油变质等等。

另外,有些爱好者对厂家精确调校的发动机再调校,搞不好则多烧燃料而恶化油耗。

(4)燃油差异
燃料的热值不尽相同,比如乙醇比汽油的热值低,国内部分地区销售的乙醇汽油,车辆使用乙醇汽油的油耗会比汽油恶化1~3%。

另外,不同季节燃料的热值也会变化,美国的研究认为夏季常规汽油的热值比冬季高1.7%左右。

官方油耗试验时采用的是基准燃料,其指标比较稳定以便于比较试验结果,但它仍是市售燃料的典型代表。

使用劣质燃油,比如汽油辛烷值不达标、杂质含量较高,不仅会恶化车辆驾驶性能,也会导致油耗上升,严重情况下还会损坏发动机,因此,司机应该在正规的品牌加油站加油。

(5)车辆本身的差异
车辆在制造和装配环节小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型号车辆之间油耗的差异,一般来说这种油耗差异是很小的,但是在实际驾驶中一些司机却认为相差较大。

(6)车辆磨合
车辆磨合好了才能获得最佳油耗,一般车辆的磨合需要行驶5000公里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