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类型和规律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类型和规律


贵州沿河一村庄发生地陷,村民跌入深坑失踪
2008年8月11日, 贵州沿河自治县 谯家镇韩家村桃 子坪发生一起地 面塌陷,造成一 人失踪,3间民 房及2亩耕地损 毁,危及附近农 户9户38人,房 屋24间。
2、损毁铁路、公路和水利设施
西安70米长路面塌陷,9辆货运汽车掉进 深约3米、长约70米的坑中附近群众以为 地震
基于SPOT-5图像解译的唐山市煤矿采矿沉陷区分布图 (李成尊等,2006)
二、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类型
1. 按地面变形的形式分类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渗透变形

特殊岩土胀缩变形
2. 按地面变形的成因分类
内动力地面变形:地震裂缝、地震塌陷、构造地裂缝、火山地面变形等
水动力地面变形: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引起的地面变形,如由江河湖海波浪和 水流冲蚀而形成的库岸再造、岩溶水动态变化造成的岩溶塌陷、过量开采 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坡面流引起的地面冲刷等
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一号线地 面塌陷事故,造成75米的路面陷落 了15米,正在行驶的十一辆汽车包 括一辆公交车陷入坑内,17人死亡, 4人失踪。
我国东部岩溶区,铁路4010 公里,岩溶塌陷376处,近十 年间中断车1860小时,颠覆 列车3次。
3、引发矿井水患
2009年7月22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鑫永丰煤矿发生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成面积 约3000m2、深10余米的塌坑,由于正值降雨,水与流沙大量涌入坑内,使 矿井淹没,23名当班矿工被困井下。地ຫໍສະໝຸດ 面沉西安大雁塔




无锡市
地面塌陷
地裂缝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因素已经成为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发展经济、进行大规模建设和矿 产开采的过程中,必须对地面变形地质灾 害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加 强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治 措施的研究,有效减轻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造成的经济损失。
1、北方岩溶地面塌陷区
长江以北,由于华北地台大多为大型宽缓的褶皱和断块构造,气 候较干旱,降水量少,岩溶发育程度不高,除古代的岩溶洞穴系统有 部分残留外,现代岩溶主要以溶蚀裂隙为主。
地面塌陷
主要内容
概 述 地面塌陷的危害 我国地面塌陷的分布特点 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岩溶塌陷的稳定性评价 地面塌陷的防治
一、概述
定义:地面塌陷是指天然洞穴或人工洞室、巷道上覆岩 土体失稳突然陷落,导致地面快速下沉、开裂的现象和过 程。
地面塌陷造成的地面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且具有突然性,事 前往往很难准确判断发生的时间,加之,其发生过程可导致地面建筑 物开裂、倒塌,甚至整体陷落,公路、桥梁扭曲错断,农田肢解以及 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地面塌陷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地质灾害。
4、破坏农田
三、我国地面塌陷分布的特点
(一)岩溶地 面塌陷分布
据1993年的不完全 统计,南方岩溶地 面塌陷点已发现 34072 个 , 占 全 国 总 数 的 96.5% 。 其 中 湖 南 省 有 14152 个,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广东省和广 西壮族自治区,分 别为8751个、8735 个,再其次为贵州、 云南、四川。
中部地区(黄土高原、中低山) 黄土高原湿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塌陷灾害区; 秦岭、川鄂、横断山地区地面塌陷灾害区; 长江上游平原、云贵高原岩溶塌陷区。
西部地区(高山、高原、人烟稀少) 内蒙高原、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土地砂化和盐渍化地面变
形灾害区; 天山、昆仑山地震地面变形灾害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冻融塌陷灾害区; 青藏高原山地岩土冻融、地震塌陷灾害区。
黑龙江鹤岗煤矿,开采70多年来,已塌陷 土地41.97km2,搬迁房屋总建筑面积 39.7×104m2,
安徽淮南采空区塌陷
目前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2万多平方公里,以全省15.6万 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计算,山西有近七分之一的地面已经成为 “悬空区”,使大面积土地塌陷。
2000年4月6日下午4时-8时,洪山区青菱乡烽火村地面塌陷。陷坑 18个,最大陷坑长63米、深6-7米;最小陷坑1-2长,深小于2米。陷 坑带呈近东西向分布,散分在东西300米、南北250米的范围内。有2栋 民房完全倒塌,有16栋民房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破损。
重力地面变形:崩塌、滑坡、黄土湿陷等
人类活动诱发地面变形:修路开挖边坡、采矿地面塌陷、城市建设平整土地、农 业活动中的梯田改造等
三、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长白山、燕山山地、松辽平原地面塌陷灾害区;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灾害区; 东南沿海丘陵特殊岩土变形和地面塌陷灾害区; 台湾地震、地面沉降为主塌陷灾害区。
二、地面塌陷的危害
1、破坏地面建筑、造成人员伤亡
2009年8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长江 中路与徽州大道交叉口发生路面塌 陷,一辆蓝色出租车掉入塌陷区中
2009年7月4日凌晨 2时30分许,鄂州市 汀祖镇刘云村陈盛 湾村内,一幢占地 面积百余平方米的 平顶楼房部分向地 下塌陷6米,户主30 岁的儿子被埋遇难。
地面塌陷
地下存在空洞是地面塌陷发生的先决条件,地下空洞可分 为天然洞穴和人工洞室两类。
天然洞穴: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包括岩溶洞穴、土洞 (黄土洞穴、红土洞穴、冻胀丘融化形成的土洞)和熔岩洞穴。
人工洞室:人工采掘活动所形成的,包括人防工程、地铁、 隧道、涵洞和采矿形成的地下巷道系统。
目前面临的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 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是人为诱发地面塌陷的最主要类型。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类型和 规律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类型 三.中国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四.地面塌陷 五.地面沉降 六.地裂缝
一、概述
•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定义 广义:指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而使地面形态发
生变形破坏,造成经济损失和(或)人员伤亡的现象和过 程。
如,构造运动引起的山地台升和盆地下沉;抽取地 下水、开采地下矿产等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裂缝、地面沉降 和塌陷等。 狭义:指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以地面垂直变形破 坏或地面标高改变为主的地质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