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于斐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
摘要: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促进了音乐、体育、等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美术教育也不断受到重视。
纵观我国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根据教学的经验,论述了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学美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领略到生活的美,并能够从中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所在。
中学阶段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美术教育也显得尤其关键,在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美术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仍然存有很深的应试教育的思想
近些年,虽然国家在大力地提倡素质教育,并将它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使各个学科教育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或者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使得中学美术教育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和家长以至学生本身都尚未充分认可美术教育,所以就导致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会频频给“正课”让贤,在家庭教育中,美术爱好被斥为不务正业,归根结底是陈旧的观念所致。
2.学生难以对美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教学方式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当然希望学生也可以像自己一样热爱美术,所以就难免将学科本位的思想注入课堂的教学当中,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模式中,学生往往在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机械地练习美术技能,缺少思维的创新和灵感的发现,课堂气氛就显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美术课堂都提不起任何兴趣,何谈教育质量的提升呢?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美术,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美术素质教育的发展。
3.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对学科的建设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中学美术教师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指引者,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美术素养,并能掌握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启迪作用。
现阶段,美术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还未能达到一个高度,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体现在质量上。
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欠缺灵活性,这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教师本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备,二是对学生的需求和审美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教育要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只有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才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美术教育的课堂的形式是教师做出示范,学生进行临摹,评判学生作品层次的标准就是临摹的相似度,与教师作品越接近的就是优秀习作,这样的方式根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况且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艺术更是推崇个性化,所以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大自然,让美术从教科书中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才可以让美术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2.要让美术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美术教育中课堂教学毕竟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教师也依然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领导者,所以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最适合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方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来,让他们在搜集整理与美术教学相关的材料过程中,充分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并在主动探寻中体会获取审美能力的乐趣。
3.要不断提高美术理论素养
针对教师来说,提高美术理论素养是必然的,这也是建设高水平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美术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美术理论知识,才能将美术的内涵充分展示给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审美观,否则美术教育就变成了画画技能的培养了,这与中学美术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美术教师的知识构成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画论,对一些经典的著作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例如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张怀瑾的《画断》,蔡元培先生的美术理论著作等。
只有在充分吸收美术大师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开阔的艺术天地,感受美术的价值。
针对学生来说,可以在
基本的美术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的美术发展史来让学生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美术之于人类的意义,还可以通过参观现代美术作品展来提升审美能力,思考美术与当代社会的融合点。
三、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和美的享受,让学生可以感受生活之美、世界之美、自然之美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通过互动的方式不断探索美术教学的意义,因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万竹青.从中学美术教育的需求谈高师美术教育建设[J].科教文汇,2009.
[2]梅金星.浅析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5.
[3]杨涛.培养中学美术教育创造能力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
[4]潘勇.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作者简介:
于斐(1985.03—),女,甘肃兰州人,本科,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