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蚌埠市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蚌埠市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蚌埠市,简称蚌,别名珠城。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

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安徽最大的高铁枢纽,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合蚌高铁段)在蚌埠交汇,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

由于古代盛产河蚌,从而得名“珠城”。

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部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固镇县、五河县交界。

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怀远县相连。

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

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0.72平方公里。

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

市区总面积610.55平方公里。

气候蚌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可称“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蚌埠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

城市简介蚌埠(bèng bù)位于淮河中下游,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第一个建市的地级市,是安徽省经济命脉,是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蚌埠又称珠城,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高速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同时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埠,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

蚌埠是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常住人口3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

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蚌埠标志市标——《蚌埠之珠》《蚌埠之珠》图案以“中国蚌埠”英文开头字母“C”和“B”与一颗夺目的珍珠组合造型,线条同时也似飞舞的彩带和奔流的淮河,整体还似一个舞动的花鼓灯人形,结合红色外围,恰似一轮冉冉升腾的旭日,突出珠城蚌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舞动的花鼓灯人形与奔流的淮河有机交融、相互映衬。

线条活力四射、激情勃发,包含着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蚌埠经济社会事业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着新时期蚌埠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貌。

整体看,图案也似一只打开的河蚌吐出一颗璀璨的珍珠,与舞动的花鼓灯人形和奔流的淮河结合,体现了蚌埠作为中部崛起的明星城市超强的竞争力,淮河文化源头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丰富内涵。

外围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灿烂光华,体现了珠城蚌埠新时期展现出的蓬勃生机和美好未来。

市歌——《美丽珠城》蚌埠市市歌——《美丽珠城》歌词高度凝练,言简意赅,明白晓畅,富有诗意。

句句紧扣蚌埠特点,充分表达了赞美蚌埠、热爱蚌埠、建设蚌埠、奉献蚌埠的共同心声,以及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

曲调悠扬婉转而又酣畅大气,民族风格浓郁,具有淮河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

城市精神主题词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主题词——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

蚌埠地标性建筑——淮河文化广场蚌埠淮河文化广场,位于蚌埠市新城综合开发区,原蚌埠老机场地区,广场总占地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亿元,广场工程于2002年11月奠基,2006年10月1日才落成开放。

是适应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兴建的现代化城市广场。

人口概况2009年末,全市(含县)总户数103.38万户,总人口360.64万人,比上年增加2.33万人,增长0.7%。

其中市区92.5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5.7%;县区人口268.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3%。

在全市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19万人,增长1.2%,占人口28.1%;农业人口259.19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

全市男性186.82万人,女性173.8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47:100 (以女性人口为100)。

开发区蚌埠作为安徽省改革开放的一级开放城市,是安徽开发区的最密集度地方之一,拥有着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近10个省级开发区。

下辖县市各拥有一个省级开发区,乃是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

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皖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蚌埠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高新区的城市)蚌埠经济开发区蚌埠沫河口经济开发区蚌埠高铁新城开发区固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怀远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城经济开发区五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还有四个城市开发区,城南新区(蚌埠南扩的先导区)淮上新城开发区(蚌埠浦东,西联的战略区,将会和怀远县城接壤)滨湖新区(安徽省第二个滨湖新区,龙子湖将完全成为蚌埠内湖)高铁新区(打造安徽一流的的开发区低碳,绿色,可循环……)湖东新区(以高铁新区作为核心区的,是蚌埠东进的战略区,建成后将连接凤阳新城)交通优势蚌埠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原大地,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华东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安徽淮河的航运中心,是皖北的公路运输中心。

所以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

且蚌埠到济南、上海、南昌、郑州、青岛、武汉等主要城市几乎是等距离。

水路交通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

安徽省淮河的航运中心。

皖北的水路运输中心。

省交通运输厅、水利厅与蚌埠市市政府联手打造淮河航运中心。

水路运输优势明显。

蚌埠地处淮河中下游,坐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建立加快蚌埠水运发展的合作机制,打造淮河黄金水道,提升蚌埠的交通地位,不仅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把蚌埠打造成皖北的中心城市需要,也是构筑全省水运网络,提升全省水运优势的需要,交通部门将全力支持蚌埠市的水运事业发展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交通蚌埠市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交通优势明显。

蚌埠是安徽省的铁路中心,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

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

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蚌埠交会。

蚌埠火车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火车站为安徽仅有的3个一级客运站之一(合肥、阜阳、蚌埠,其他的皆是二类站)。

日接发图定列车146列。

京沪高速铁路经过蚌埠,并设立蚌埠南站,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铁路由蚌埠南站引出。

目前,投入使用的蚌埠南站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高铁站。

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

乘京沪高铁,1小时可抵南京、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

现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在蚌埠将有四十余趟高铁停靠蚌埠南站。

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2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南昌、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10多个沿海城市(大连市、秦皇岛市、烟台市、东营市、青岛市、连云港、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厦门市)。

公路交通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

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已经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

蚌京高速公路、蚌福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蚌洛高速公路、蚌连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蚌埠环城高速公路。

空航运输蚌埠现有军民两用机场,不久的将来可以开辟通向全国的民航支线。

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30公里,目前已开通合肥机场蚌埠候机楼。

规划建设的蚌埠仁和集机场将是安徽省民航运输的重要节点。

未来前景国家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设蚌埠南站。

蚌埠高铁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

正在筹备待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也将从蚌埠南站引出。

作为未来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的联结站和安徽省境内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蚌埠高铁客站定位为全国一流的标志性建筑。

预计2015年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列车73对(其中8对始发),2030年停靠列车92对(其中11对始发)。

届时1小时可达南京、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

轨道交通蚌埠交通研究院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轨道二号线,(根据蚌埠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基数在2020年建成通车)公共交通系统BRT快速公交系统也提上日程,在十二五内会建成通车。

届时会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运输。

城市内现有公交系统完善,遍布全市,方便市民出行。

蚌埠网络在蚌埠地区的网站门户有:蚌埠淮河社区、蚌埠玩乐网、蚌埠论坛、蚌埠人。

在里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蚌埠的人文气息。

矿产资源蚌埠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化普遍,矿产资源丰富。

根据地质研究和开发利用程度,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以中小型矿居多,已发现矿床(点)38处,矿种约22种,其中金属矿产5种(金、银、铜、铁、镍)、非金属矿产15种(萤石、云母、钾长石、蛇纹岩、重晶石、石棉、石灰岩、砖瓦用粘土、花岗岩、建筑用石料等),另外还有能源矿产煤和矿泉水等。

旅游资源蚌埠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皖北的旅游中心。

旅游资源明显,蚌埠市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

璀璨的古代文明蚌埠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

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