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道策略

商道策略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产业联合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产业联合到底违规与否,是否应该支持其发展,异或限制其使用,都需要大家认真的思考。

笔者希望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归整,对产业联合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一、产业联合问题的起因:
产业联合问题自商道比赛开展之初就已经存在,但是并没有引起大家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主要是联合形式与规模水平的限制。

然而在今年的比赛中,组委会的各种晋级限制为产业联合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就事论事)。

一是五个赛区的划分,二是每校参赛名额的限制。

赛区的划分使得各学校分配在同一行业内的人数增加,参赛名额的限制增加了学校内部和行业内的竞争*。

三是行业内队伍总数的相对减少(由16队减少至12队)增加了产业联合者对整个行业走势的总体影响力,使得产业联合的威力得到了超水平的发挥。

中西部赛区的行业特征充分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

内大和内科大两所强校被分配到了ONLY 3个行业中,形成了足以左右行业走势的力量。

并且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将产业联合打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产业联合问题到底违规与否:
通过对产业联合战法的分析与比赛规则的研读。

笔者认为,产业联合符合基本比赛规则,是在现有制度下的具有创造*与主观能动*的积极
表现。

关于78行业的诉讼成功是因为行业内两份决策均出于同一人之手,比赛的处罚并非针对产业联合。

三、产业联合是否应该提倡:
笔者分析认为,产业联合之打法应该受到必要的限制。

因为产业联合者对比赛的影响力过于强大,使得比赛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猜测行业联合者如何决策的竞争。

在这一猜测中,联合者具有主动*,是行业走势的制定者。

单个弱势企业只能被动的使用这一变化。

具有显著的不公平*。

四、产业联合战术的基本战术思路:
产业联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互利共赢之联合。

主要表现在名人竞标的侧重,主要市场的分割,贴牌数量与价格的协商,对主要共同竞争者的战术打击等等。

这些互利共赢的联合方式应该得到认可与提倡。

二是弃车保帅式的联合。

主要表现在故意牺牲部分队伍,进行非合理化的市场操作,打击主要竞争对手,并为队友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这种思路或许会使某些队伍迅速确定胜局。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种操作的本身违背了一些比赛的重要精神。

拿破仑曾经讲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同理,不想取胜的队伍不是好队伍。

每一个队伍都应该努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那些故意牺牲自己而成全队友的做法并不可取。

举个例子。

就如同在一场赛跑比赛中,同一国的选手为了让自己的队友获得优秀的成绩。

故意掉转方向,逆流而下,并且挡住其他人前进的方向。

难道真的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唉唉。

五、产业联合如何使用:
产业联合的根本目的是弃车保帅。

如何才能弃车保帅。

关键在于时机的选择与超额利润的获取。

想取胜必须要获取超额利润,但是你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别人也有这个机会阿。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迷惑*。

以往我们在行业价格走势的判断中,大多人都非常重视市场总的供求比与下年预期市场存货。

当市场预期存货达到2000万时,很少有人会拉高价(都怕存货)。

这点就被产业联合者很好的利用了。

他们将大量的产能集中于贴牌市场,对贴牌市场进行低位封锁。

然后在自主市场拉高均价,同时降低自身的产品*能(或者拉高自身产品*能,选择0零售店),就是为了减少自主市场出货,为队友提供更大的吃货空间,获取更大的超额利润。

六、反联合与反反联合
克服联合作战的方法主要归结为---顺势而为。

就像股票操作一样。

主力抬轿我坐轿。

要善于利用机会。

保持足够的产能与存货,在市场机会来临之时敢于赌一把。

让那些自杀者创造出的市场空白为我所用。

而反反联合也存在。

目前大家的联合作战发力大多在最后一年。

然而事实上并非唯一解。

只要自杀选手能够带走的产能与行业预期存货相近,即可以提前发动联合攻势,并不一定非要等到最后一年。

如此以来,产业联合着的联合发力就可能具有选择*,而反联合者的赌博成功概率具有不确定*。

产业联合者占优很大优势。

七、产业联合与总决赛
总决赛听说是现场抽签决定行业。

而且行业队伍扩大到16家,故而从各个角度分析。

产业联合之可能*与破坏*大大降低。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注意自身战术的研究。

多写些关于比赛具体操作与思路的文章。

再引用一句无名说过的话做个结尾:以奇胜,以正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