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实训课程标准项目一、小儿体格测量[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1、评估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程度。
2、学会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与测量发法。
[操作步骤]1、护士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举止端庄2、核对:查对小儿姓名,性别3、操作准备:(1)环境及护士:用消毒液摸布擦盘、台、车;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婴儿磅秤、尿布、清洁布、记录本(3)小儿准备:核对、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健康教育:向家长说明测量体重的意义、操作过程以及如何让配合操作,使小儿和家长能够配合。
4、测量过程:(1)铺巾:将清洁尿布铺在婴儿磅秤上(2)调节磅秤、调节磅秤至零点(3)脱去衣服,脱去小儿的衣服及尿布,注意保暖(4)轻放至磅秤,将小儿从床上抱起,轻放到秤盘上,注意安全,防止跌落。
(5)准确读数,读至小数点后2位5、操作后:(1)整理床单位:把小儿抱回床上,给小儿穿上衣服、更换尿布、拉平衣服、盖好被褥。
(2)记录:记录至小数点后2位。
[操作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应注意安全性和准确性。
2、应在喂乳前或饭后、便后测量。
3、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同一时间进行。
4、所测量数值与前次差异较大时,应从新测量核对,婴儿体重降低较多应报告给医生。
5、测量身长时,婴幼儿易动,推动滑板时动作应轻快,并准确读数。
小儿体格测量考核评分标准项目二、更换尿布法[计划学时]:2学时[临床案例]6个月男婴,腹泻3天,每日大便10余次,为水样便,伴呕吐,近5个小时无尿,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凉,血钠120mmol/L。
临床诊断为“婴儿腹泻,重度臀红”,请你为其做正确的臀部护理并指导预防尿布皮炎的措施。
[实训活动分析]1、患儿出现臀红,程度为重度,即患儿出现尿布性皮炎。
2、更换尿布的目的是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增进舒适、促进尿布皮炎愈合。
3、教会家长正确更换尿布以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1、护士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举止端庄2、核对(两人):查对婴儿姓名,性别3、评估:婴儿一般情况、目前状况、臀部皮肤情况、配合程度等等4、操作准备:环境及护士、用消毒液摸布擦盘、台、车洗手、戴口罩5、备齐用物:长方形尿布,盆内盛温水、尿布桶、小方巾、鞣酸软膏。
6、病儿准备(1)核对、解释目的、操作方法(2)健康教育:向家长说明更换尿布以及臀部护理的意义、操作过程以及如何让配合操作,使小儿和家长能够配合。
(3)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整洁、光线适宜、温度适宜的环境。
(4)解开尿布:降下床栏杆,注意安全、解开尿布、病儿下半身被褥,注意保暖,轻轻提起病儿双足腹股沟擦洗臀部,尿布擦净、布洁净端由上向下擦净会阴以及臀部,大便时将污染潮湿的尿布对折于臀下。
(5)温水清洗:温水清洗会阴以及臀部,擦洗顺序由上向下,会阴—左侧腹股沟—右侧腹股沟—肛门周围涂软膏臀部涂鞣酸软膏,取干净棉签2支,由上向下,在臀部皮肤上轻轻滚动。
(6)尿布处理:染潮湿的尿布,放入桶内更换尿布轻轻提起病儿双足,垫干净尿布于腰下,放下双足,折另一端尿布于腹部,系好系带。
[操作后处理]1、整理拉平衣服,躺卧舒适,整理床单位,提上床挡2、洗手并做好记录[操作注意事项]1、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或采用一次性尿布。
2、尿布长短、宽窄和系带松紧适宜,若尿布宽、短、紧,易擦伤外生殖器,窄、长、松,大小便容易溢出。
3、更换尿布时动作应轻、快,避免受凉。
更换尿布法评分标准项目三、新生儿沐浴的护理[计划学时]:2学时[临床案例]徐女士,昨晚10时顺利娩出一足月男婴,出生时APgar评分为9分。
现一般情况良好,请你按照护理程序对新生儿进行沐浴并做好对家长的指导工作。
[实训活动分析]1、该新生儿为足月新生儿,已出生10小时,现一般情况好,适合进行沐浴。
2、新生儿沐浴的目的: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身体的舒适,预防感染,促进新生儿四肢的活动,为新生儿作全身体格评估。
3、产妇以及家属对操作目的明确,能积极配合。
[操作步骤]1、护士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举止端庄2、核对(两人):查对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体重以及母亲的床号、姓名3、评估: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目前状况4、操作准备:环境及护士(1)用消毒摸布擦盘、台、车(2)洗手、剪指甲备齐用物:布类:婴儿尿布以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以及包布、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
护理盘:内备梳子、指甲刀、棉签、液体石蜡、50%乙醇、滑石粉、肥皂浴盆:内备温热水(38—41℃,2/3满),水壶内放50℃--60℃热水备用5、操作步骤(1)调配洗澡水:先冷水再热水,水温38~40℃,或手腕或手肘感觉,比较暖和就可以了。
(2)洗脸:用毛巾一角从眼睛内角擦向外角,再用毛巾的其它三个角以同样的方法分别擦洗另一只眼睛以及鼻子、嘴巴,最后由内向外轻轻擦拭整个脸部及耳朵。
(3)洗头:左手臂、手掌托起婴儿的头跟颈,右手托稳宝宝小屁股,放宝宝在腋下并夹住婴儿的臀部和下肢,用左手中指和拇指压住宝宝的耳廓,倒洗发精洗净头部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
(4)洗身体:胸腹部:左侧:颈部、前胸、上臂、前臂、手掌、手指、后颈、后背。
右侧:同左侧。
可换手,注意安全。
下肢:婴儿头靠在操作者的肘窝上,并握住婴儿的腰臀部,下肢、腘窝、脚趾头、洗腹股沟、会阴,特别是皮肤皱折的地方一定要洗干净。
(5)洗完后迅速用干毛巾包裹婴儿,从上到下轻轻拍打,吸干水分,尤其是皮肤皱折,不用力擦。
(6)脐部护理:用消毒棉签蘸3%双氧水和75%医用酒精,从脐部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抹,重复几次洗净污物、血痂,脐带敷巾包扎脐带。
(7)涂抹爽身粉:先撒在掌心,跟洗澡的顺序相同由上至下、由前到后涂抹皮肤皱折的地方。
(8)穿衣服。
(9)换纸尿裤。
(10)滴眼药水:头偏向所滴一侧;清洁耳部;查对:抱前、放回婴儿衣服处、洗澡后、抱至母亲身边。
(11)先将衣服平放在台面上,婴儿平躺在衣服上(12)将婴儿的一只胳膊轻轻抬起,使肘关节稍稍弯曲,先向上再向外侧伸入袖子并拉出小手。
轻放入新的纸尿裤于臀下,放置前后正确,带有搭扣的部分放在后腰处;(13)使用同样的方式将婴儿另一只手放进袖口。
(14)将衣服拉平,两边的衣服盖好,内侧的带子打活结并固定好。
(15)最后将衣服袖口拉出,包覆住宝宝的双手,避免婴儿抓脸。
(16)操作者手从裤脚管中伸入,拉住小脚,将脚轻轻地拉过来,并把裤子拉直;(17)另一条裤腿同法穿。
(18)最后将裤腰提上去包住上衣,整理平整。
(19)动作轻柔,顺着新生儿肢体弯曲和活动的方向进行,不能生拉硬拽。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表现,[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水和泡沫勿溅入五官,抱稳婴儿。
2、动作迅速轻柔,以免新生儿惊吓或损伤和受凉;3、一人一巾:洗澡巾、浴巾,预防交叉感染;4、注意五官和皮肤皱折处的清洁。
男婴:洗净阴囊和肛门周围,女婴:大小阴唇皮肤。
扑粉时涂抹颈下或女婴腹股沟时要分别遮掩面部、会阴。
5、严格查对,严防抱错婴儿。
6、体格检查,及时报告处理。
小儿沐浴法评分标准项目四、头皮静脉输液法[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1、熟悉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相关基础知识2、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适应症3、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4、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实训内容]1、相关基础知识: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头皮静脉穿刺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小儿头皮静脉操作技术:物品准备,操作程序,操作要点,无菌观念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后的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等症状,病情观察,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
[操作步骤]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所需用物:一次性输液器、液体、药物、治疗车、治疗盘(内铺清洁治疗巾)、75%乙醇、手消毒液、无菌棉签、弯盘、胶布、输液敷贴、头皮针41/2号、输液卡、笔、手表、剃刀、污物杯、纱布、小枕或消毒垫巾、输液架3、评估患儿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意识状态、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询问有无过敏史,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有无配伍禁忌。
为小婴儿更换尿布,协助幼儿排尿4、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单输液卡: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2)检查药物质量: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对光检查药液是否浑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3)核对无误后将输液卡贴在输液瓶上(4)去瓶盖,打开瓶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5)按医嘱抽取所需药液加入输液瓶内(6)再次检查输液瓶内药液,注明加药时间并签名(7)消毒输液瓶口,检查一次性输液器(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性),打开输液器,将输液管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8)备齐用物后,将治疗车推至患儿床前,核对操作前查(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确认无误(9)固定头皮针连接处和护针帽,将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倒置茂菲滴管,打开调节器,使药液下降,当药液平面达茂菲滴管1/3-2/3时,迅速倒转滴管,使药液下降,充满导管,排尽空气,待液体流至穿刺针栓时关闭调节器,将带有护针帽的针头固定于输液架上(10)选静脉,由助手固定患儿肢体及头部,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选静脉,必要时剔去局部头发。
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待干,用5ml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气体后,一手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另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左手放开皮肤推液少许,如无异常,胶布固定(11)第一条胶布固定针翼,再用输液敷贴覆盖针梗及针翼,据情况在针翼下垫小棉球,胶布固定,并将输液管弯绕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固定(12)再次核对药物和输液卡(操作后查),确认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的时间、药物、滴速,患儿情况,并签名挂于输液架上。
头皮静脉注射评分标准项目五、保温箱使用法[计划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1、为患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持体温稳定。
2、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
[操作步骤]1、检查保温箱性能,铺好婴儿床。
2、温箱水槽内加满水至水位线。
3、接通电源:预热温箱至28-32度,调节箱内湿度55-65%。
4、温箱达到预热温度后,核对患儿,将患儿穿单衣放入箱内。
5、定期测量体温6、一切操作在箱内进行,尽量减少开门。
7、患儿情况稳定,体重达2000克,抱回原床位。
8、关闭电源,整理用物,对温箱消毒处理。
9、洗手,记录时间,体温脉搏,呼吸,体重等情况。
[患儿入箱后的护理]1、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体温变化,随患儿体温变化调节暖箱温度。
2、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需暂时出暖箱接受治疗检查时要注意保暖。
3、放入暖箱的新生儿最初2h内应每隔30-60min测体温1次同时注意四肢温热情况;体温升至正常后可每4h测体温1次。
4、每日应在固定时间测量患儿体重1次。
5、对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早产儿,箱内一切用物(布类)均需要高压灭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