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歌行》说课.ppt

《长歌行》说课.ppt


1 说教材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汉乐府”,理解“行”是古代诗 歌的一种形式;掌握“葵”“晞” 生字;准确理解 这 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1 说教材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 难点:
(作业既强调了诵读,又体现了语言表达能 力。)
5 说板书设计
长歌行 诗中描写的自然现象
1、朝露易逝 2、葵由青青到焜黄 3、阳春到秋节 4、百川到海,一去不复返 (板书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主题。)
4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对汉乐府和行的认识,激发情 感,创设氛围。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是自主学 习的开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决定着学习效果。
4 说教学过程
2、和视频对比诵读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不仅要对诗歌 进行反复诵读,还要倾听别人的诵读,这是一种 享受,也是一种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解 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4 说教学过程
3、品味
让学生通过视频和以下问题,品味诗意: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 2、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现象 ? 3、围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
会想起哪些相关的诗句?
4 说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2、学习了这首诗,你想对自己和别人说些什 么?最好用上一句你搜集的名言名句 。
《长歌行》
------让学生游走在诗韵的画卷中
木城二小 宋志伟
L/O/G/O
说课流程
1
说教材
2
说教法
3
说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1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长歌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0课《古诗 三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选自《乐府诗 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这首诗从整体构思 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 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 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1 说教材
2、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优秀的 古诗文,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 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我重在“赏析”,要求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研读,读中感悟,并结合搜集与 有关时间的诗、名言、格言,制作相关的多媒体 课件,尽量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始终游 走在诗韵的画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交流中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3 说学法
学生先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读诗,然后在视频范 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加上适当的 动作,表达他们对古诗的初步情感体验和了解。在 这一环节中,朗读要求的逐步提高,朗读技巧的逐 层解剖,让学生明确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的美。 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同时,通过多 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为理解、感悟诗歌表达的意 思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研读,并采用视频范读,让学生对比、感悟,并结合搜集 与有关时间的诗、名言、格言,制作的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尽量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始终游走在诗韵的画 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交流中带来的美感和愉 悦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