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选修《旅游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选修《旅游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分*30 共60分)1、关于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者观光地旅行社B.旅游者旅游资源导游C.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D.旅游者观光地导游交通2、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质旅游等方面。

3、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文因素塑造的景区中可以体现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4、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地貌、古代文化遗迹、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D.京沪线--京杭线5、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A. 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 8日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6~8题。

6、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河流和植被7、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阴山D.祁连山-横断山脉8、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的变化 B.热量条件的变化C.人口密度的变化 D.地势高低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9~11题。

9、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1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广东②西气东输可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发③西气东输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改变环境④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14、20世纪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15、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

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16、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17~19题。

用柴林毛竹柑橘林稻田17、该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18、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19、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科研应用与大众化应用等领域都很普遍。

完成20~22题。

20、两名学生到云南丽江旅游,测量当地的玉龙雪山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21、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①近20年来广东省各地级市GDP的增长情况分析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⑤某上市公司股票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A.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22、2007年11月份我国完成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

“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利用的技术是:①RS技术②GIS技术③GPS技术④数字地球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

读图回答23—24题。

2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A.北半球山脊 B.北半球山谷C.南半球高原 D.南半球山谷24、图中海拔高于15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068km2 B.0.068km2 C.0.68km2 D.6.8km2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25—26题:2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甲 B.乙 C.丙 D.丁26、图中公路规划线路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7、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A、10厘米B、4厘米C、2.5厘米D、0.4厘米28、读右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点位于B点的西北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C.C点位于A点的西南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29、下图四图中,位置同时符合在北半球、西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太平洋境内四个条件的地点是:A B C D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30题。

30、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图1和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图1中剖面线AB、MP、RQ中的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下面我国怒江流域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我国境内的怒江(图1)干流全长2013千米,落差4840米,平均流量2229立方米/秒;两岸民居(图2),房顶宽敞平整,既是打麦场也是活动场所;房前(图4)就是农田和河谷;耕作主要使用畜力:3000米以上用牦牛,3000米以下是犏牛(牦牛和黄牛杂交),再往低处是用黄牛,而亚热带、热带地区可见水牛。

图2民居剖面图1 怒江流域示意图(1)据图3,该流域13级水坝开发的核心思想是 ,请分析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简述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6分) (3)请说明怒江流域农业生产基本特点。

(4分)33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0分)(1)甲乙两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包括有 、 等。

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主要依靠 。

(2)旅游规模太大也回产生环境问题,你认为作为旅游管理部门可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 。

图3 河流 梯田 民居 图4 怒江峡谷农田与民居分布格局示意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参考答案31、(1) b、d(2分)(2)自东南向西北(2分)80 (2分)(3)MP(2分)(4)乙(2分)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4分)32、(1)梯级开发(2分);原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径流量大;(2分)②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2分)(2)①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③自然带:垂直地带性显著;④河流特征:流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⑤水能资源丰富。

(1点2分,任意3点给满分6分)(3)①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低地的狭小平地上;②农业景观垂直分异显著;③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等。

④属粗放型农业,自给农业;⑤劳动力密集农业。

(每点2分,任意2点给满分4分)33、(1)环境污染(2分)对文物古迹的破坏(2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2分)(2)预售门票错时差价限制规模(任选两个)(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