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是由,,,,和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和。

4反射活动包括和两大类。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对刺激的敏感性。

二、选择题: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三、名词解释: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5、持久6、局限较小二、选择题1、A2、B三、名词解释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的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

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静息电位是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使终板膜主要对的通透性增加。

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的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4.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的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

7.肌肉收缩是肌丝向肌丝滑行的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

9.钠离子泵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和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是通过直接激活各种,引起磷酸化反应,二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的促速G 蛋白(Gs),则Gs与GTP的复合物可以增强的活性,后者可使胞浆中的ATP 迅速转化为。

13.细胞内的cAMP 可以激活一种依赖于cAMP 的,后者进而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反应。

14.与cAMP 生成相关的G 蛋白有两种: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减弱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二、选择题: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2.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性传递 E电传递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A.NE B. Ach C.5-HT D.多巴胺 E.血管活性肠肽4.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D镁离子E、Ach 5.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A钙离子B钠离子C镁离子D钾离子ENE6.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顺浓度梯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7.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A同箭毒碱 B阿托品 C 四乙胺 D异搏定 E 河豚毒素8.常用的钾通道阻断剂是:()A河豚毒素 B 四乙胺 C 哇巴因D 锰离子E 异搏定9.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1A静息电位 B 阈电位 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 E 刺激的频率10.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A ACh释放减少B ACh释放增多C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D胆碱脂酶活性增强E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11.骨骼肌中能与钙离子结合的位点是在:()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12.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入胞作用 E吞噬13.当达到钙离子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钾离子浓度剃度为0 B 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0 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钾离子净外流为零14.阈电位是:()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 引起超极化时为临界膜电位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15.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钠离子通道关闭 B钙离子通道开放C钾离子通道离子开放 D氯离子通道开放E氯离子通道关闭16.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A对钠离子及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 对钠离子及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仅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17.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A单收缩 B 完全强直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D等张收缩 E 等长收缩18.如果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被牵张,则出现:()A明带长度增加 B暗带长度增加C H 带和明带长度 D细肌丝长度增加E粗肌丝长度增加19.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管横及其两侧终末池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2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21.受体的化学本质是:()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 核酸 E糖蛋白22.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钙离子的贮存库 B钙离子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 E使钙离子通道开放23.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单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24、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C完全强直收缩 D等长收缩三、名词解释:四、问答与论述题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钾离子增大2、乙酰胆碱钠离子3、终末池4、动蛋白5、肌浆网终末池、钙泵6、复极化7、细粗8、钙离子9、钠钾离子依赖式ATP 钾离子和钠离子10、钠离子钾离子 11、蛋白激酶钙离子12、腺苷酸环化酶 cAMP 13、蛋白激酶磷酸化14、促速G蛋白抑制G蛋白二、选择题1、E2、A3、B4、C5、A6、C7、E8、B 9、C 10、C 11、D 12、B 13、E 14、A15、B 16、B 17、C 18、C 19、B 20、D 21、B22、C 23、A 24、C三、名词解释:1、极化状态: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4、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无张力变化的收缩形式。

5、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

6、兴奋-收缩耦联:把肌膜电兴奋和肌细胞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7、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使各个单收缩发生完全总和的收缩形式。

8、钠钾泵:又称钠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逆浓度梯度把细胞内的钠离子泵出细胞,同时把细胞外的钾离子泵入细胞,它还具有ATP酶的活性。

9、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即2称超极化。

10、化学依从性通道:通过膜上的特异受体被细胞环境中的递质,激素或药物等化学信号所激活时才改变其功能状态的离子通道称化学依从性通道。

如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可在乙酰胆碱的作用下开放,而且开放的数目只决定于受体相结合的乙酰胆碱分子的数量。

11、电压依从性通道:由膜两侧的电位差决定其功能状态的离子通道,称电压依从性通道。

如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上的钠通道多数处于关闭状态,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这个电位变化就会激活钠离子通道,使之处于开放状态,于是引起峰电位上升支的出现。

四、问答与论述题:1、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产生的机制为1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顺浓度剃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2钠离子通道失活而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负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3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钠离子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钾离子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

2、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形成机制: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安静状态下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大,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膜内的蛋白质负离子不能通过膜而被阻止在膜内,结果引起膜外正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产生膜内外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阻止钾离子进一步外流,当促使钾离子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钾离子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相等时,钾离子外流停止。

膜内外电位差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即静息电位。

3、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运动神经兴奋时,神经冲动以电传导方式传导到轴突的末梢,使轴突末梢电压依从性钙离子通道开放,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钙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增高,促进大量囊泡向轴突膜内侧面靠近,囊泡膜与突触前膜内侧面发生融合,然后破裂,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乙酰胆碱以扩散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终板膜上的特异性N受体相结合,使原来处于关闭状态的通道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使通道开放,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其结果是膜内电位绝对值减小,出现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与临近肌膜产生局部电流,使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肌膜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肌膜上出现动作电位,完成兴奋的传递。

4、什么是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试述其过程。

把肌膜电兴奋和肌细胞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肌肉收缩并非是肌丝本身的缩短,而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其过程是: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沿膜扩布,并由横管膜传播进入三联体,引起终末池膜对芥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贮存在终末池中的钙离子顺浓度剃度扩散至肌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