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起重机事故(二)实用版

汽车起重机事故(二)实用版

YF-ED-J3350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汽车起重机事故(二)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汽车起重机事故(二)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事故发生时间:1987年10月27日18时20分鞍山市立山区运输公司第五汽车队(地址:鞍山市立山区工业街)出一台半挂汽车,一台解放牌五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去鞍钢灵山钢材库为鞍山市内燃机厂往厂风钢材库拉运11吨钢筋。

用汽车起重机卸货时天已渐黑,前二吊钢筋,分别吊二捆、三捆,而且起重机运行也都正常。

当吊第三吊时,起重工却给挂十捆,当起重臂吊的钢筋离开半挂车车体后,其钢筋成了弓形,钢筋吊点虽然离地已三米多高,但两端却接近地面。

由于作业现场地面横七竖八钢材堆放物较多,当起重臂回转时,又使钢筋的两端插入钢材垛夹空中。

为使钢筋吊卸到位,起重机司机操作进行变幅将起重臂伸长,导致起重机倾斜,使起重臂与所吊钢筋下落,将站在起重臂端头二米以外准备摘钩的装卸工张素华、朱爱莲当场砸伤死亡。

事故原因提要违章操作。

汽车起重机的名义起重重量,是指用基本臂处于最小额定幅度,用支腿进行起吊的额定总起重量。

所以,解放牌五吨液压汽车起重机的起重量五吨,仅限于基本臂处于最小额定幅度。

而该起事故所吊十捆钢筋,经检斤核实,实际上重量为4.8吨。

又因钢筋一端插入钢材垛夹空中,致使起重机起升时使钢筋受阻而增加了附加载荷,在此状态下,起重机司机违章操作,增大工作幅度致使对起重机倾覆边的倾覆力矩大于稳定力矩,而导致机体倾斜,起重臂与吊重下落将人砸伤死亡。

起重司机没经安全技术培训,属无证驾驶违章操作;指吊工与装卸工也未经安全技术培训,缺乏安全作业常识;作业现场无灯光照明,光线不足,致使受害者看不清险情,来不及躲闪。

该起重机未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

10.汽车起重机倾翻造成伤亡之二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10月8日14时15分上海市南汇县六灶乡砖桥村砖桥烘漆厂用二辆汽车从上钢三厂成品码头拉回石缸二只。

每只重约4.5吨,一车装一只。

由于该单位没有汽车起重机不能吊卸石缸,便与南汇县祝桥建筑分公司(地址:南汇县祝桥镇车站西首)联系。

当时该发公司8吨汽车起重机因当天无预约业务,故起重机司机已回家吃千饭还尚未上班,只有学开汽车起重机的大货车司机周福祥一人在场,周考虑到与烘漆厂是业务老关系,周就同意开汽车起重机前往,解决困难。

吊卸作业开始后,周将工人用钢丝绳吊索绑好的石缸吊离汽车后,将起重臂向右转向,发现上方有一根约五米高的电缆线,故周想将吊物升高到电缆线上方跨越,便继续操作。

当所吊石缸高度升到超过电缆线,再向右方转向跨越电缆线时,造成起重机倾覆,使起重臂顶端跌落在另一辆待卸石缸货车的左栏板上后,又继续滑落,将来不及躲避的围观人员嵇乔平、张金昌砸伤。

经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因嵇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而张仅受轻伤。

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

事故原因提要事故现场照片见左图。

无证操作。

学习驾驶汽车起重机人员,在不掌握汽车起重机基本性能,不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违章操作,既没观察起重量显示器核对实际起重量,又未看该起重机起重特性表核对当前工作幅度下对应的额定起重量,而盲目操作使其严重超载,致使对起重机倾覆边的倾覆力矩大于稳定力矩,导致起重机倾覆。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规章制度贯彻不力,起吊作业时无人指挥,致使现场围观者没能离开吊卸作业一危险区。

该起重机无起重力矩限制器安全保护装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11.汽车起重机倾翻造成伤亡之三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10月21日16时10分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电务工程处电化段机械队,在京广线小李庄火车站第15股道的信号楼南150米处,用8吨汽车起重机进行吊卸作业。

其吊卸具体任务是,从火车皮上往下吊卸等经水泥杆。

而在火车皮上绑挂钢丝绳吊索,以及在地面卸绳摘钩工作是由电化工段二队职工承担。

其中二队队长邹祖森等三人在地面卸绳摘钩。

从开始吊卸作业,一钩吊三根等经水泥杆已吊三次,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当吊下一钩时,同样又捆绑三根,当刚吊出火车车箱时,由于起吊位置上部有新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故起重臂仰角应加大,同时其臂也得伸长,在吊好等经水泥杆,起重臂向左转过电化钢支柱时,因未及时停止伸臂,结果造成起重机侧向倾覆,又因邹祖森躲让不及被砸伤,经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提要违章操作。

吊卸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无专业起重指挥人员,等经水泥杆重量不清,起重机又没有起重量显示器。

驾驶员操作失误,盲目增大工作幅度,致使对起重机倾覆边的倾覆力矩大于稳定力矩,导致起重机倾覆。

该起重机无起重力矩限制器安全保护装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y870112.汽车起重机倾翻造成伤亡之四事故发生时间:1992年9月9日9时桦南县热电厂(地址:佳木斯市桦南县)东部火车专用线57号轨道上停一节火车皮,需要汽车起重机前去卸货。

据汽车起重机司机吕占昌介绍:该厂徐州产QY16型汽车起重机的起重部分运行正常,而只是行走部分出现故障,不能行驶。

于是车队长卜云波便安排推土机将汽车起重机拖运到作业现场。

汽车起重机停放时,其车尾对着车箱,且将四个支腿稳好,将13.57吨重的定子挂好钩,便开始进行试吊,经试吊很正常,便继续起吊。

当定子被吊离开车箱,起重臂向右旋转时,车队长卜云波发现汽车起重机南侧的两个支腿起空,使起重机向右倾,便急喊“稳住车”,话音刚落,司机吕占昌却开门从驾驶室跳下,并往车底下钻,想从起重机后一侧四轮中间爬过去,结果由于起重机无人操纵,失去控制,致使起重机倾倒,将吕占昌砸在下面。

经抢救将吕送往医院已死亡。

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事故原因提要汽车起重机司机违章超载起吊。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工作幅度为5米,而在该幅度下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为9.5吨,实际吊13.57吨,超载4.07吨。

汽车起重机在试吊时,虽然没有立即倾翻,但实际已处于临界状态。

当起重臂向右旋转发现另一侧支腿起空时,起重司机未能及时采取相应减少工作幅度或紧急放起升钢丝绳等应急措施,相反却从驾驶室跳出,致使起重机失去控制,导致起重臂转至与起重机下车纵向轴线相垂直,载重稳定性最差位置时,因倾覆力矩大于稳定力矩导致倾翻。

该起重机无起重力矩限制器安全保护装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13.载荷从吊钩中脱出造成伤亡之一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10月24日14时50分铁道部郑州铁路局郑州工程公司三段九队承担郑州客车站高架候车六站台钻孔桩的施工任务。

当六站台21号钻孔桩,桩位下钢筋笼后,用汽车起重机将杉木杆从井孔内吊出,小头落了地,大头尚未落地的情况下,起重指挥人员离开指挥岗位,去做吊第二节钢筋笼的准备工作。

汽车起重机司机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擅自转动起重臂落钩,致使捆杉木杆的绳扣从吊钩中脱出,造成杉木杆大头坠落在六站台上,将做焊接钢筋准备工作的工人牛国庆、樊安义头部砸伤。

经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牛国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樊安义经抢救脱离危险受了重伤。

事故原因提要起重机吊钩上虽然装有防止索具意外脱落的吊钩闭锁装置,但因该装置上的弹簧片已损坏未修复,使其失去了防止索具脱出的闭锁保险功能。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起重机司机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违章自行操作;工人不戴安全帽进入起重作业危险区无人制止,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现场照片见下图:@y880114.载荷从吊钩中脱出造成伤亡之二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3月15日22时15分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四工程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张洼路)四队六班,在京沪线徐州枢纽上行出发编组场909号道岔处,用黄河牌汽车起重机往50吨高边铁路车箱里吊装钢板桩。

使用的吊具是钢丝吊索,而现场的光线又较暗。

吊装作业开始后,起重指挥邓兴华坐在车皮顶的南端进行指挥。

范大友、楚金河等4人站在车箱内准备摘吊钩,垛码钢板桩。

地面上有专人绑钢绳挂钩。

当第一钩吊起三根总重2.8吨的钢板桩时,因钢丝绳吊索太长,吊装高度不够,又重新落地,将每端的钢丝绳在钢板桩上绕了两圈,用钢钎别好,再开始第二次起吊。

当吊装高度已够,钢板桩悬在车皮上方时,发现其位置距车皮中心差2米左右不到位,于是大家推车皮使其到了位。

这时,起重指挥邓兴华便指挥吊重下落,当落到车箱顶部时,在钢板桩远离吊装指挥的另一端与车邦碰撞,致使钢丝绳吊索瞬间松驰而脱钩,钢板桩坠落在车箱内,工人楚金河、范大友被砸伤,经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因楚伤重抢救无效死亡,而范受了轻伤。

事故原因提要安全管理不善,规章制度不落实。

夜间要点装车,作业现场照明光线不足。

作业前安全技术义底不清,吊装方案不落实,现场指挥混乱,职责不明。

车皮长13米,而吊物钢板桩长达12.5米,要求两端对位应准确,却只安排一人在车皮一端指挥落钩,能看清近端却看不清远端,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违章蛮干。

用钢丝绳吊索捆绑钢板桩方法不当,固定不牢。

人员违章站在车箱内,吊重下,冒险作业,等待落钩摘绳。

因汽车起重机吊钩上无防止索具意外脱落的闭锁装置,又因吊装悬空的钢板桩一端与车邦相撞,导致钢绳瞬间松驰从吊钩中脱出,造成吊重坠落伤人。

教训人不得站在吊重下,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

由于装车量较大,给的时间紧,又是高边车,按安全规定,当吊重在车箱内落稳后,人员方能进入车箱摘钩,所以每吊一钩,工人得爬上爬下,为图方便,就违章一直站在车内,结果酿成大祸;起重作业应戴安全帽,是诸多安全规程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由于图省事,没有戴,结果吊重坠落却因砸在头上而造成伤亡。

15.载荷从吊钩中脱出造成伤亡之三事故发生时间:1992年11月25日13时30分上海昌吉木器厂(地址:上海市嘉定县安亭镇昌吉路)买一批木材,用船运回堆放在安亭垃圾处理场码头。

因码头上的龙门起重机已坏未修复不能使用,便从上海汽车厂借一台汽车起重机到码头进行吊装作业。

为了配合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厂里一共安排五名工人。

其中李雪良和另一名工人被安排在车下,用钢丝绳吊索捆绑木材挂钩。

已经吊了四根原木上车。

在吊第五根,当起升离开地面3.5米左右,起重臂转向时,李雪良跟着木头向东走。

结果捆绑原木的二根钢丝绳吊索,其中一根却从起重吊钩中脱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