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个案分析报告
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
一般地,因为优等生的学习优势突出,因而对他们的优点也显而易见,而对于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现象必定有碍学生进步。
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比今天好。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师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我们班也有好几位后进生,对于他们的转化,我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了很多感受。
下面是我们班一位后进生的转化个案:
一、个案概况
1、个案介绍
姓名:杨岭
性别:男
年龄:10
2、问题表现
我们都知道,造成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基础差,遗忘性差,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学生不足龄等综合因素。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顾旺,成绩总是无法跟上,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
由于各方面表现差,自一年级起,受到批评总比表扬多得多,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思想也松懈了。
二、作业完成得较差,怕受批评而学会了撒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且发言也不积极。
三、家长还算关心其学习,但在家里总无暇顾及他的学习情况,更别提辅导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对其进行辅导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用爱心去温暖,用耐心去呵护。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关系融洽,情感相通,所以乐于交流,易于沟通,各种教育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
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感激、信任,会倾心于老师,乐于接近老师,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心理。
本着这个突破口,我首先做到了充分尊重、信任他。
有时候会让他为我做一些事,比如收本子,整理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提醒我不要忘了找同学听写词语,帮老师做做小事、抄抄写写。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工作让他兴奋不已,他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了,从而总是非常认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每次我都很真诚的对他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帮手!”于是,他开始慢慢恢复了自信心,喜欢上课了,不再对作业厌烦了。
(二)发现闪光点,激发自信心。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多鼓励他们, 发现闪光点。
就算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的字很漂亮”、“你做得很好,老师喜欢你……”也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师生之间应在合作、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
生学习的进步和思想的转化,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我总是在课堂上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平时的作业训练中,我总是把握机会,积极地鼓励他靠不断的思考以取得成功,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信。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给方法,拓展能力。
我们班的后进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也不例外。
于是我从简单的、他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
例如:进行简单的字词训练时,定时到老师处进行信息反馈,检查复习效果,及时在班里表扬鼓励。
在班级中让他帮老师打扫卫生,为班级做点事,表明老师重视他,看得起他,没有遗弃他。
在谈心、交往的过程中,先把他学习的兴趣吸引过来,再进行有关学习的交谈,用行动去证明我对他的关心。
(四)持之以恒,巩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理论证明,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经常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
我曾经想放弃过,但后来也渐渐明白,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才是成功的保障。
二、个案研究结果与体会
经过两个学期的努力,***同学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如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对学习也比较有兴趣了,作业能及时完成,和同学们也相处得比较融洽了等等。
虽然成绩仍不见有多少见长,但他已经基本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现在需要的就是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收获。
教师:王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