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_《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夸张的脸》是人教版美术课本第十册第七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单元内容主要以绘画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绘画造型的简单步骤并进行一定基础上的创作。

本课作为造型表现单元的主要课程,在学习了第六课《喜怒哀乐》后,已经初步学会人物脸部的造型能力,为本节课《夸张的脸》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通过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人脸的特征表情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

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个创作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希望通过学习《夸张的脸》一课,了解并掌握相关美术造型的知识,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提升美术素养。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着眼于“夸张”。

因此如何“夸张”以及如何用“造型夸张”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和动漫人物的五官表情变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五官位置夸张”和“表情夸张”这两种重要的夸张方式。

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1.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的夸张变化,提高对人物特征的把握能力。

2.探索脸的夸张方式,掌握绘画造型语言,设计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3.体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头像带来的造型乐趣,培养对人物脸部造型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绘画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师: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师:同学们都听说过北宋文豪苏东坡吗?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

苏东坡有一个表妹,叫苏小妹,苏小妹是有名的才女,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他两人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

一天,苏东坡见到苏小妹从卧室走出,径直走向厅堂,于是他想和表妹开个玩笑,便说道:“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

这时苏小妹打量了苏东坡一番,反唇相讥,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东坡听后连连称赞。

同学们,这两句话都运用了一个共同的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没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到底什么是夸张呢?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做夸饰或铺张。

2.师:夸张分为哪几种?(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如:“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这种艺术手法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师:美术绘画中是否可以采取夸张的方式来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画夸张的脸。

(板书课题:夸张的脸)二、讲授新课:1.欣赏作品说一说。

师:大家仔细看,这两位明星,都认识吗?生:认识!师:那如果变成了这样呢?还认识吗?生:认识!师:谁能告诉我,这些明星的脸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鼻子变大了,嘴巴变大了。

师:这就是我们运用夸张的方式表现的人脸造型。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运用夸张的方法来表现人脸呢?生:诙谐、幽默、生动。

将人脸的特征突出表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师:没错,艺术家通过描绘夸张的脸,不但能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而且能更加突出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我们所运用的夸张,要尊重人物本身,在原有的造型特点基础之上的一种创造性的绘画,是一种“美化”夸张。

2.小组合作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夸张的脸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回答总结。

(1)夸张脸型(2)夸张三庭认识五官比例:“三庭五眼”是人的脸长与脸宽的一般标准比例,不符合此比例,就会与理想的脸型产生距离。

最简单的三庭五眼,就是把头部上下分为三等分,把头的宽度分为五等分。

美术中的“三庭五眼”,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

如:马云,其前额比较宽阔,可以夸大上庭。

(3)夸张五官(4)夸张表情大家来看看这个婴儿发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PPT)生:回答师:总结。

三、优秀作品欣赏。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艺术家创作的夸张的脸的美术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作品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看上去就非常搞笑。

同学们,所有的夸张的脸的造型都必须是搞笑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新闻视频。

四、播放视频《新闻报道——四川凉山火灾》这个事件是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凉山火灾过火面积广,扑火难度大,火势的发展时时牵动着国人的心,特别是听到消防员牺牲的消息,更是让我们悲痛欲绝。

三十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陨灭。

消防员,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为紧密的危险职业之一。

消防战士们时刻与死神周旋,他们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

他们那种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称赞!今天我要把消防员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奋勇冲向火海的感人一幕画下来。

教师创作作品,示范步骤。

五、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人物脸部夸张的表现。

1.夸张要形象到位,能生动体现人物面部特征;2.注重线条的组织。

六、展示作品,对学生作品评价。

1.学生自评作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感想。

2.小组成员互评。

3.教师补充评价。

七、拓展:“猜猜看”小游戏。

八、板书设计生初步认识了形、色等美术语言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并通过造型知识的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和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使学生在观察自然中感受美、创造美。

能够学会用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但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体验还不够。

在教学中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美术欣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激发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加强双基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双基教学进一步形成循序渐进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进一步学会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并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夸张的脸》效果分析创作完毕请学生展示作品并讲解创意过程,教生互议,共同评价创作的作品。

指导要点:1.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创作能力。

2.学生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97.78%学生当堂完成本节课的创作。

95.56%的学生能够掌握抓住人脸、五官特征进行夸张。

注重线条的组织。

创作生动、色彩搭配协调。

100%的学生掌握了四种夸张的艺术手法。

95%的学生能做到构思巧妙。

并展开想象,创作生动、色彩搭配协调。

100%的学生具有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评议小组成员的作品。

课堂展示环节,每组都派出了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学生声音洪亮,站姿标准,渗透本课知识准确。

《夸张的脸》教材分析《夸张的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物造型的简单步骤并进行一定基础上的创作。

漫塑艺术题材广泛,艺术家往往根据观众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是喜爱的名人或以自己为原形,把人的独特气质和外型特点拿捏准确并给予类似于漫画的夸张,神情驾驭于人物本身之上,给人一种似而非,非而是的独特享受,这种游走于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幸福感觉让人在艺术的过渡中迷醉。

课本让学生尝试《夸张的脸》,也在于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享受中欣赏漫塑艺术之美,学习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完成泥塑的人物立体造型,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夸张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是突出特性最好的手法,通过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鲜明地强调或揭示对象的实质,造成一种新奇变幻的情趣。

按其表现的特征,夸张可以分为形态夸张和神情夸张两种类型,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为艺术美注入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夸张和变形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夸张和变形是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夸张的过程同时也是变形的过程,它们处在同一时空的变化过程之中。

它是根据画家的主观心理需要,将自然形态中的物象进行有意识的重新整合.使其符合画家的心理与视觉需要的艺术。

一般说,夸张是从凸现客观物象的某种外部特征去表现和揭示客观物象的。

变形强调的是如何改变客观物象的面貌,有意识地改变自然形态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和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人物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可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使人物特征个性鲜明、突出、动人、趣味。

一幅成功地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夸张表现出来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课本上《北方多闻天王》、《头像》、《青铜人头像》、等雕塑造型,都利用夸张的造型手法,产生强烈的艺术特征,都有漫塑的特点。

雕塑的分类有多种,按照材质分,可分为泥塑、木雕、石雕、铜雕等;按照作品题材内容的性质和用途来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