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方形和圆形》教案设计

《画方形和圆形》教案设计

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总结过程,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敢于质疑,寻找更好的办法。
师仅做建议,不粗暴干涉,让学生在绘制过程当中去辩证哪种画法更方便。
培养学生养成保存的习惯。
建立评价机制,通过点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欣赏,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归纳与整理知识点
形成知识迁徙,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四、总结与拓展:
1、小任务:回忆旧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设置画图画布为1200*600像素。
2、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设置出这么一张画布么?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展示绘画作品:小火车
3、学生认指作品构成:车头、驾驶室、车厢、车灯、烟囱、车窗、车轮、铁轨……
4学生分析:这幅图主要由哪些图形组成:直线、方形、圆形
学情
分析
由于我校机房新建不久,故学生在三年级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上机操作,所以学生对于鼠标和键盘的实际操作还不熟练,在操作与互动上可能会花费较多时间。不过由于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所以学习积极性较高,因此综合而言,学生在已有基本知识经验、学生能力和情趣态度方面,基本具备了学习本课的条件。
教学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机智]
[再教设计]
1、总结反思: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到了什么小技巧没有?
2、拓展延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由方形和圆形构成的?你能尝试着画出来吗?
复习旧知,埋入伏笔
引出新事物,激发学生兴趣
分析作品构成,增加学生知识面,化繁为简。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板书课题
明确阶段任务目标,分析细节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动手完成车轮与铁轨的绘制。师巡查辅导,强调画正圆可以用到“Shift”键。
此处不对学生的绘制顺序做硬性要求,学生可自行选择。
3、保存(注意路径与文件名)并修改(结合放大镜与橡皮擦)
同桌互评,比一比谁的小火车更漂亮;
对于质量较好的作品,教师打印出来进行展示;
教师将部分作品通过教师机进行展示,学生评价。
重难

教学重点:椭圆、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正圆的画法。
教学
策略
与方

1、主体参与。教师精讲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2、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学生带着兴趣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
教学
资源
及环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导入: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三、作品展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交待教学任务、引题:
同学们,只要你们掌握了方形和圆形的画法,也能画出一幅比老师的小火车还要漂亮的图来,大家想不想学啊?
出示课题:画方形和圆形
1、师生共同分析画图:
(1)第一步:画车头、驾驶室、车厢
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大家注意一下他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第二步:画车灯、烟囱、车窗、挂勾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些车窗都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情感目标:通过图画的欣赏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材
内容
分析
本课是贵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画方形和圆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画椭圆、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课本以画火车为例,介绍了画椭圆、矩形的步骤,让学生在前面几节课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画图工具,为绘画出更多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自主尝试,完成(1)、(2)步的操作,在操作中掌握矩形工具的使用,并发现正方形的画法(按住Shift不放)。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火车主体的绘制。师巡查辅导。
2、学生分析:下一步该画什么?
师生讨论:先画铁轨还是先画车轮?
阅读课文画法,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
(先画铁轨做参照,可以便于我们画出统一大小的车轮)
贵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
《画方形和圆形》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龙广兵
清镇市红枫第二小学
课题
画方形和圆形
学科
信息技术
课时
1课时
学校
清镇市红枫二小
班级
四(3)班
执教人
龙广兵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椭圆、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画长方形、正方形、正圆、椭圆等技巧。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画图中综合运用椭圆、矩形、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评价、想象的能力和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