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声的利用》精品课件1

人教版《声的利用》精品课件1

( A)
1.声与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应用:蝙蝠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 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装置,可利用它探知海洋的 深度;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平时说的“B 超”就是 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将所携带的信息反映在屏 幕上。
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事实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
A.蜡烛能够燃烧
B.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具有能量
D.烛焰具有摇晃的特征
8.如图所示为正在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 20 000 Hz 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说明了超声波可 以传递 能量 。
9.(黄冈中考)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 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 2 m 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 杯。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
波”)的设备。

知识点 2:声与能量
6.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
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
(C)
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剂
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
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
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
7.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中发出较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1.声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 信 :利用回声测距定位;用“B 超”检查身体; 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息;倒车雷达;声呐等。 (2)声可以传递 能量 :超声波碎石;洁齿;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超声波雾化器等。
2.(1)超声波的特点: 频率高、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易于 获得较集中的声能,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
现象可以说明
(A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12.如图所示,说明了 A.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的超声波而人不能 B.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而人不能 C.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的响度很小的声音而人不能 D.鱼可以通过水的传播听到火山爆发的声音而人不能
15.电影《红河谷》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藏族人带领两位英国 人通过大雪山进藏,路上,英国人拔出手枪准备朝天开枪,藏人立即跪 下请求他不要开枪,不然神会生气的,为什么?但英国人没有听,仍然 开了枪,出现了什么后果呢?
答:因为开枪后发出的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使雪山发生雪崩,枪响 后果然发生了雪崩。
16.★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 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接 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 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680 m B.340 m C.68 m D.34 m
3.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 回声定位原理,它表明声 音能传递 信息 。
4.如图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渔网里,是因为声音 可以传递 信息 。
5.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结合所学知识
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超声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
空气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能量 。
易错点:对超声波和次声波应用分辨不清 10.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 B)
11.★(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14.“惊弓之鸟”讲的是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 他看见天上有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他面对着一只掉了队正飞着的 大雁拉满了弓,弦上也不搭箭,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正飞着的 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在这个成语故事中,大雁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判 断 是 弓 弦 声 , 以 为 又 有 箭 射 来 , 这 说 明 声 音 可 以 传 递 信息 。
2.声与能量 (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应用:超声波被用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可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 精细的机械。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2)次声波的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 小 ,能传得很 远 ,破坏 性极大。主要用于预报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等。
知识点 1:声与信息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 B 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D)
2.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 回来的超声波用时 0.2 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 D )
( B)
1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 现蝙蝠仍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C )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 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