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练习
20 lg Au dB
40 20 0 100 20×105
f(Hz)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示电路中,u21=-u22= 2 U2。 试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估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 (2)若电容C开路,估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 (3)若电容C开路,二极管D1、D2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有多大? (4)若D1、D2极性都接反,uo有什么变化?
C2
RL 6K Ω
+ uo
2. 已知VCC=VEE=12V,Rb=6 kΩ, Rc=48 kΩ,RL=48 kΩ,Re=27 kΩ ,R1=36 kΩ,R2=12kΩ,三极管的UBE=0.6V, β=50, rbb’=100Ω, UCES=1.0V。试计算:(8分) 1)IC1、 IC2、 IC3、 UC1、UC2;2)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 3)若ui1=40mV,ui2=20mA,求uod和uC1;4)判断ui1和ui2哪个为同相输 入端,哪个为反相输入端。
+VCC Rb1 C
Cb
Rb2
Re
Ce
1.假设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5分) (1)说明该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 um 、下限频率fL 、 上限频率fH等于多少。
(2)若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希望频带展宽为10Hz~20MHz, 问反馈深度、中频闭环放大倍数分别为多少?
RC1 Re3
T3 T1 T2 R3 39K D1 D2 +20V
RW
T4
Ui
UO RL
T5 -VCC -20V 8
2K
R1
Re
2K
R2
R4
1. 共集放大电路如图题3.1所示。已知UBE=0.7V,β =50, rbb’=300Ω 。(12分) (1) 试计算Q点(IBQ、ICQ 、UCEQ); (2) 画出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 (3)试计算Ri、RO; (4) 试计算Au 、Aus; (5)当RL=?时uo下降至开路时的一半。
-VEE
3.由理想运算放大器A1、A2构成图示电路(8分), (1)请说明由A1、A2分别构成什么电路,它们是否均存在虚地; (2)R’阻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试写出UO1和UO的表达式。 R4
R2 R1
UI
_
R3
∞
_∞ A2 + + UO
A1 + UO1 R + R’
u1
+ u21 _ _ u22 +
+ D1 C uo RL _
D2
三、计算题 共基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18V,Re=1.7 kΩ , Rc=2.3 kΩ ,RL=5.1 kΩ ,Rb1=26 kΩ ,Rb2=10 kΩ ,Rs=10kΩ , 三极管的UBE=0.7V, β =100, rbb’=100Ω 。(13分) (1)试计算静态Q点(IBQ、ICQ 、UCEQ); (2)画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图; (3)计算Ri、Ro、Au 、Aus。
二、分析判断题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示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振荡。 若不可能振荡,说明如何改正;若可能振荡,写出振荡频 率的表达式。(2分)
+VCC
Rb
Rc
R Re2 C
Re1
Ce
R
C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示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振荡。若不可 能振荡,说明如何改正;并说明该电路属于何种类型的正弦振荡 器。
c
1.说明电阻 Re 的作用; 2.求静态电流 I CQ1、 I CQ2 以及集电极静态电位 U CQ1 和 U CQ2
Rid 、 3.求差模放大倍数 Aud 、 Rod
4.若 ui1 25mV 、ui2 15mV 且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可忽略, 求两管集电极对地电压 u C1 、u C 2
+VCC RW Ui T1 R1 D1 D2 R2 -VCC A RL T2 + UO -
某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T4、T5的饱和压降及静态时的管耗忽 略不计,其中R1=R2=2KΩ,R3=39KΩ, RL=8Ω, VCC=20V。试求: (1)判断R3、R2组成的深度负反馈的组态,求Auf 。 (2)若输入电压有效值Ui=0.5V时,计算电路的输出功率Po及效率。 (3)Ui(有效值)为多大时,电路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omax,并计算 +VCC Pomax值。
如图所示电路中输入信号 u i 为矩形波,在t=0时,电容C两 端的初始电压为零。试求:
(1)理想运算放大器A1、A2分别构成什么电路,写出 uo1、uo的表达式; (2)画出uo1、uo的波形,并在图中标出t=10s、t=20s时相应的 uo1、uo的值。
某OCL互补对称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三极管T1、T2的饱和压降 UCES=1V,VCC=18V,RL=8Ω。(7分) (1)说明该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哪一类放大? (2)计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 (2)计算电路此时的效率; (3)求每个三极管的最大管耗PT1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