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其中:m—RJ-45的总需求量;
n—信息点的总量; n 4 5%—留有的富余量。
当然,当语音链路需从水平数据配线架跳接到语音干线110配线架 时,还需要RJ45-110跳接线。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4.用电配置要求
在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时,要同时考虑终端设备的 用电需求。每组信息插座附近宜配备220 V电源三孔插座为设备供 电,暗装信息插座(RJ-45)与其旁边的电源插座应保持200 mm 的距离,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4.2
配线子系统设计
1 暗敷设布线方式
暗敷设通常沿楼层的地板、楼顶吊顶、墙体内预埋管布线。这种 方式适合于建筑物设计与建设时已考虑综合布线系统的场合。
2. 信息插座的要求 每一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电、光)数量不宜少于2个,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 求。 底盒数量应以插座盒面板设置的开口数确定,每一个底盒支持安装的信息点 数量不宜大于2个。 光纤信息插座模块安装的底盒大小应充分考虑到水平光缆(2芯或4芯)终接处的 光缆盘留空间和满足光缆对弯曲半径的要求。 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应支持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每一个8位模块通用插座 应连接1根4对对绞电缆;对每一个双工或2个单工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连接 1根2芯光缆。 从电信间至每一个工作区水平光缆宜按2芯光缆配置。 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 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 mm。 信息模块材料预算方式如下: m = n + n 3% 其中:m—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信息点的总量; n 3%—富余量。
4.2
配线子系统设计
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 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 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涉及水平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布线路由、管槽的设计、线缆类型的选择、线缆长度 的确定、线缆布放和设备的配置等内容。 配线子系统通常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它以楼层配 线架FD为主结点,各工作区信息插座为分结点,二者 之间采用独立的线路相互连接,形成以FD为中心向工 作区信息插座辐射的星型网络。 通常用双绞线敷设水平布线系统,此时水平布线子系 统的最大长度为90m。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 4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主要内容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配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 防护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的内容 光纤连接件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在综合布线中,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 域称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的终端包括电话和计算机等设备,工作区是指 办公室、写字间、工作间、机房等需用电话和计算机 等终端设施的区域。 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 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及适配器组成。
对原有建筑改造成智能化建筑需增设综合布线系统时, 可根据工程实际尽量创造条件采用暗敷管槽系统,只有 在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明敷管槽系统。
4.2
配线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就是将线缆从楼层配线间连接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的对象有新建建筑、扩建(包括改建)建筑和已 建建筑等多种情况;有不同用途的办公楼、写字楼、教学楼、住宅 楼、学生宿舍等;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不同的建筑结构。 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路由时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和结构特点, 从布线规范、便于施工、路由最短、工程造价、隐蔽、美观和和扩 充方便等几个方面考虑。 在设计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矛盾,考虑了布线规范却影响了建筑物 的美观,考虑了路由长短却增加了施工难度,所以,设计水平子系 统必须折衷考虑,对于结构复杂的建筑物一般都设计多套路由方案, 通过对比分析,选取一个较佳的水平布线方案。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3. 跳接软线要求
工作区连接信息插座和计算机间的跳接软线应小于5 m。 跳接软线可订购也可现场压接。一条链路需要两条跳线,一 条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设备,一条从信息插座连到计算机。 现场压接跳线RJ-45所需的数量。RJ-45头材料预算方式如下:
m = n 4 + n 4 பைடு நூலகம்5%
4.2
配线子系统设计
对于原有建筑改造成智能建筑而增设综合布线系统的管 槽系统设计,应仔细了解建筑物的结构,而设计出合理 的垂直和水平的管槽系统。 由于水平布线路由遍及整座建筑物,因此水平布线路由 是影响综合布线工程美观程度的关键。
水平管槽系统有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通常暗敷设是沿 楼层的地板、楼顶吊顶和墙体内预埋管槽布线,明敷设 沿墙面和无吊顶走廊布线。 新建的智能化建筑中,应采用暗敷设方式
4.2
配线子系统设计
4.2.1 管槽布线路由设计
管槽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新建建筑物,要 求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同步进行。
在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方案决定后,对于管槽系统需要预留管槽的 位置和尺寸、洞孔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其它特殊工艺要求(如防火 要求或与其它管线的间距等),这些资料要及早提供给建筑设计单 位,以便在建筑设计中一并考虑。 管槽系统是由引入管路、电缆竖井和槽道、楼层管路(包括槽道 和工作区管路)和联络管路等组成。它们的走向、路由、位置、 管径和槽道的规格以及与设备间、电信间等的连接,都要从整体 和系统的角度来统一考虑。此外,对于引入管路和公用通信网的 地下管路的连接,也要做到互相衔接,配合协调,不应产生脱节 和矛盾等现象。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面积的划分应根据应用的场合做具体的分析后确定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的电话和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可用跳接线直接与工作区的信息插 座相连接,但当信息插座与终端连接电缆不匹配时,需要选择适当的 适配器或平衡/非平衡转换器进行转换,才能连接到信息插座上。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