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名句5

古诗文名句5

古诗文名句5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西晋·陈寿《三国志))《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三国时期刘备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吴·书))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改变对他的看法。

指在很短的时间让人家认为变一个人一样,变得出色了。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要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认为读书非常有益。

"于是吕蒙便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了解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83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解释: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心得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心得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解释: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晋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陶渊明,不愿意做官,四十一岁那年,便辞去"彭泽县令"的官职,回到柴桑老家(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隐居务农,过着田园生活。

(参看"耕前锄后")四十六岁,他搬到南村去住。

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郊,他的一些老朋友如殷景仁、颜延之等,都住在那里。

这样,他在耕作之余,就有更多的机会和老朋友们相聚,谈论诗文。

搬家之初,他曾写了两首《移居》诗,第一首的原文是: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诗的大意是:早想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知道这里住着不少心地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晨和夜晚。

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老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这是作者写搬家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

诗的末后两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来流传演化而为成语"赏奇析疑"和"奇文共赏"。

"赏奇析疑"和原诗意思一样,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

"奇文共赏"却和原诗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贬斥,讥刺为"奇文共赏"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一个人一生中精力充沛的时间也就年轻时候那几年,不会再来一次。

一天之中也只有一个早晨可以利用。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在人生最宝贵的每时每刻都要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

时间是不等人的,老了或是机会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解释】: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示例】:咱们~。

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近义词】:宁死不屈【反义词】:忍气吞声、苟且偷安【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解释】: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

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原来~,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

◎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近义词】:耳濡目染【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可分开使用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新五代史·晋书》)【解释】:失:错过。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

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

登山后情感就会像山一样饱满,看海意志就会像海水一样多。

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

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

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

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

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

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注释】: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

艅艎:舟名。

泛泛:船行无阻之貌。

阳景:日影。

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释】: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出自】: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近义词】:莫逆之交【反义词】:割席分座【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含褒义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膝王阁序〉)唐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