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源不属于
...二次能源的是。
()
A.焦炭B.煤气C.天然气D.电力2.以下是各煤种中的含氧量,其中无烟煤的含氧量是()
A.30%~40%;B.10%~30%;C.2%~10%D.2% 3.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称为阶段。
()
A.煤化作用B.泥炭化或腐泥C.变质作用D.成岩作用4.据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D.不一定5.倾斜煤层是指煤层倾角为的煤层。
()
A.小于8°B.8~25°C.25~45°D.大于45°6.薄煤层是指()
A.<1.0m;B.<1.3m;C.1.3~3.5m;D.>3.5m 7.石门是指。
()
A.为采区服务的岩石水平巷道。
B.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
平巷道。
C.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D.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煤层平巷。
8.下列选项中,全属
..回采巷道的是。
()
A.井筒、采区轨道上山、运输大巷;B.区段运输平巷、开切眼、区段回风平巷C.采区车场、采区硐室、采区变电所D.井底车场、主石门、主要风井
9.图1为立井井筒断面图,其标号4为(
A.罐道梁;B.罐笼;
C.管子道;D.罐道
10.
在巷道进风侧,距掘进巷道口不得小于()。
A.10mB.15m
11.掘进通风常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
风筒的末端距掘进工作面不得小于
()
A.3m;B.5m;C.8m;D.10m
12.连接采区上山和区段运输平巷巷枢纽的是。
()
A.采区煤仓B.上部车场C.中部车场D.下部车场
13.据统计,在工作面顶板事故中,局部冒顶事故占()
A.30%;B.50%;C.70%;D.80% 14.下列对采煤方法叙述正确
图2
..的一项是()
A.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B.采煤工艺与开拓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C.采煤工艺与采区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D.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5.综采或普采工作面所用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起_______作用。
()
A.工作面的运煤机构B.采煤机运行的导轨
C.工作面的运煤机构、采煤机运行的导轨D.运材料
16.低灰份煤是指其灰份为()
A.<12%;B.<15%;C.15%~25%;D.>25% 17.甲烷又称沼气(CH4),下列对其特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A.无色、无味、无嗅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爆炸的气体
C.通常情况下,甲烷爆炸界限为5~16%
D.在任何条件下,遇高温热源(650~750℃以上)即能发生爆炸18.我国厚煤层一次采全高高度已达到()
A.5m;B.5.5m;C.6.3m;D.7.0m 19.按冒顶的力学原因,由二种或二种以上力学原因而导致的冒顶称为()A.漏垮型冒顶B.压垮型冒顶
C.推垮型冒顶D.综合型冒顶
20.矿井涌水的来源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下列选项中全.属地面水源的一项是()
A.含水层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B.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
C.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水D.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二、多选题
1.煤田地质勘探分()三个阶段。
A.找煤B.普查C.详查D.精查
2.为成煤提供原始物质的时代为( )
A.新生代B.中生代1C.晚古生代D.早古生代3.煤层空间状态要素是指()
A.走向B.倾向C.倾角D.煤厚
4. 倾斜长壁采煤法在下面哪些方面比走向长壁采煤法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A.工作面单产B.巷道掘进率1
C.吨煤成本D.辅助运输
5.新能源包括( )
A.太阳能B.风力C.生物质能D.天然气
6.煤炭工业储量包括( )
A.A级B.B级C.D级D.C级
7. 下面那些巷道是水平巷道( )
A.大巷B.石门与煤门C.联络巷D.煤仓
8.成煤作用的阶段为()
A.煤化作用B.泥炭化或腐泥C.变质作用D.成岩作用
9. 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有()
A.双巷布置B.单巷布置
C.一条半巷道布置D.多巷布置
10.普采工作面布置设备有()
A.采煤机B.液压支架C.刮板输送机D.铰接顶梁
三、判断题
1、中厚煤层一般厚度在2.0m~3.5 m之间。
()
2、地层一般是指某一地质年代形成的一套成层状的岩石。
地层是具有时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
()
3、含矸率是指矿井开采出来的煤炭中含有大于100㎜的矸石量占全部煤量的百分率,是评价煤炭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
()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力作用,岩体极限强度遭到破坏,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断裂构造。
()
5、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为一个阶段。
()
6、沿空掘巷是工作面开采结束,滞后一定时间,沿着煤体边缘低应力区开掘相邻区段工作面的回采巷道。
()
7、“三下一上”采煤是指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
()
8、在生产工作中,习惯上将厚度大于10 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
9、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
10、等高线是连接的闭合曲线,如果不在图内闭合,就—定要在图外闭合。
因此等高线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交或重合。
()
四、简答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根据煤层数目和间距不同,开采水平运输大巷有几种布置方式?各适用于什
麽条件?
2.冲击矿压有那些特点?
3.放顶煤工作面一般需配置哪些主要设备?放煤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C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答:⑴分煤层大巷,用主要石门联系。
用于煤层间距大于70m的条件。
⑵集中大巷,用采区石门联系。
用于煤层间距小于50m的条件。
⑶分组集中大巷,用主要石门联系。
用于煤层组间距大于70m、而煤层组内煤层间距小于50m的条件。
2.答:(1)突发性。
冲击矿压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而突然发生,难于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2)瞬时震动性。
冲击矿压发生过程急剧而短暂,像爆炸一样伴有巨大的声响和强烈的震动,电机车等重型设备被移动,人员被弹起摔倒,震动波及范围可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地面有地震感觉。
(3)严重的破坏性。
冲击矿压发生时,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掘进头后部两帮大量煤岩体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煤体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从后果来看冲击矿压常常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4)复杂性。
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种煤种都记录到冲击现象,采深从200~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顶底板岩性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矿压。
在生产技术条件上,不论那种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都出现过冲击矿压。
3.答:采煤机、放顶煤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两部。
放顶煤支架放煤方式有:单轮
顺序放煤,单轮间隔顺序放煤,多轮顺序放煤和多轮间隔顺序放煤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