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岁-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
完成小题。
1.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迁入率高D.迁出率高2.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迁移量增大C.人口老龄化加剧D.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
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扩散度统计图,回答1下列小题。
3.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差距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4.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③政府政策干预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采油-炼油-石油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形成的联系是()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读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B.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7.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8.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A.B.C .3D.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10.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12.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
下图为2021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21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4.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5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通信费用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出勤距离增加15.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下列关于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B.企业选址应充分考虑区位条件,不需要考虑环境因素C.工业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故工业生产不考虑自然条件D.与工业和农业相比,服务业的区位与自然条件的联系更密切17.某品牌电子商务平台2021年“双十一”网上购物交易金额高达912.17亿元,并产生了约6.8亿件快递量。
“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A.娱乐业发展B.工商业发展C.物流业发展D.金融业发展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B.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C.机械化程度高,单产较高D.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19.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木薯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约消耗鲜木薯7.5吨。
我国近年来积极发展木薯生产乙醇措施应对环境问题。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图示甲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影响木薯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政策21.发展木薯生产乙醇应对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森林破坏 C.臭氧层破坏D.水污染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漫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23.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24.如果下图中A、B两曲线表示不同的城市化进程()7A.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B.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示四国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6.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7.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五星酒店乙百货商店丙普通小卖铺B.甲普通小卖铺乙五星酒店丙百货商店C.甲五星酒店乙普通小卖部丙百货商店D.甲百货商店乙五星酒店丙普通小卖铺28.关于中心地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中同一等级货物的供应点,会彼此竞争,服务范围会彼此重叠B.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或六边形区域的中心C.圆形的服务范围彼此相切不重叠,可以覆盖所有的区域不留空白D.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数目多,彼此距离远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21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30.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1.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9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的是A.a B.b C.c D.d33.关于图中E聚落布局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团块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B.带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C.带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D.团块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2021年3月6日我国海关公布的数字表明,202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31万吨,我国已经成为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下列属于越南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A.黑土肥沃,雨热同期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市场需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农业劳动力充足35.如要减少稻米进口,需提高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下列生产措施较合理的是() A.大面积的开垦耕地B.发展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C.改变经营方式,扩大农场规模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16·浙江期初联考)下图是“浙江省部分地市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反映的常住人口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6.关于浙江省各地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2000年温州的常住人口最多,主要是因为自然增长率高B.2000年舟山的常住人口最少,主要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C.宁波的人口增长率高,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D.丽水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是该市人口老龄化造成的37.舟山2010年的人口数约是A.102万B.112万C.150万D.200万由于郊区城市化产生了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
为此,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在早晚高峰时,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以分解交通流量,下图为“潮汐车道通行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8.“潮汐车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道路违章行驶B.优化配置道路资源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D.美化城市道路景观39.“潮汐车道”大多设置在A.市区中心B.商业区附近C.机场附近D.郊区进城干道40.“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②区域功能单一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④市中心交通拥挤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二、综合题41.下图是亚洲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分布工业较为合理,则流经该市河流的流向是,理由是。
(2)A工业区是,理由是。
(3)城市道路分布明显不合理的是,带来的影响是。
(4)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图中A、B、C、D四地当中的,原因是该地、、。
4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曾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从洋流角度看,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美国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