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园本课程的重要性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园本课程的重要性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园本课程的重要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园本课程的重要性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实际需要和经验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而构建的课程。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一、课程的研究背景1.大环境给予的契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灵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作为东南阙里的衢州,儒风浩荡。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要求,我园坐落在南孔文化的发源地柯城区,为了让礼既深入人心,又可视、可感、可行,我园把实践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与幼儿日常的生活与学习活动相结合,全面启动衢州有礼,诗礼相传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继承者,让礼能够更好地深入幼儿内心,结合当前的形式,我园开设《衢州有礼》的园本主题教育活动。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因此在相关的教学中能够起到一些针对性的提升作用。

从当前的发展来说,其在提升幼儿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落实《纲要》精神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贯彻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二、课程的实践研究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而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作为南孔圣地的衢州,有着深厚的儒学底蕴,生在衢州活在衢州的我们十分有必要将南孔儒学文化传承下去,此外当前政府提出了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要求。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祖国的接班人,更应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小学礼、知礼、悟礼、行礼。

礼可以是抽象的,更应该是具体的,幼儿们应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做起。

本次主题活动中以观看儒学小剧场、参加淘书乐和捐书活动为主,这些活动无形中熏陶着幼儿学习九礼六仪。

为了让幼儿了解九礼六仪,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学礼知礼,同时也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促使幼儿能在健康积极的礼仪环境下成长,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衢州有礼的园本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活动中以观看儒学小剧场和参加淘书乐活动为主。

在中华民族的经典阅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在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并把自己身边的文明礼仪搬上了我们的舞台。

儒学小剧场这一活动中,我们以年年级组为单位,结合阅读有礼主题教学中的儒学小故事、《三字经》中的文明小故事、或者身边的文明礼仪小故事进行剧本排练和创编,其中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最具有代表性,在这几个剧本的编排表演过程中,幼儿可以更深一步地感受到孝字的含义,感受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品德,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真正含义。

除此之外,在剧本编排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在服装的准备时,也可以让幼儿体验古代不一样的美,服饰美、造型美、体态美等,在排练过程中,也促进亲子关系。

这些活动旨在弘扬传统的文明礼仪,引导幼儿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淘书乐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非常得好,可以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买卖,既锻炼了孩子们,又能孩子们增长见识,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看完了闲在家中的书,再次发挥其好的用处,并且还可以用实惠的价格买到他们自己喜欢的书,非常值得提倡。

通过加强宣传,学礼知礼和活动实施,悟礼行礼,通过表演儒学笑剧本和参加淘书乐活动,相信幼儿能更进一步感悟礼仪文化,并且更容易践礼于生活。

经过园所上下共同探讨,我园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通过让幼儿参与跳蚤市场的活动,将成语类、礼仪类、情感管理类等种类的图书进行展示、交流、买卖,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礼、思礼、悟礼、践礼、传礼,宣扬、践行衢州有礼,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幼儿市场意识和物质交换意识。

三、课程的开发效果本次园本活动继续延续上学期开展的阅读表演活动,进一步明确园本主题,学习感恩古诗词,通过说、唱、跳、画、演的形式,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礼的意义,理解家人长辈们为自己爱的付出,无私与辛劳,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家人及长辈的爱。

此次活动的主旨是让孩子们体会爱、接受爱、更让孩子们学会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此次活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礼有爱!在本次活动中,大班组的老师们通过培养孩子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代孝敬母亲的传统思想。

让孩子通过主题活动对阅读产生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享受与同伴交流、分享图书的乐趣。

同时培养幼儿学会知恩、感恩。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

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给孩子人生发展最好的精神食粮。

为此,大班组以感恩有礼金典古诗词活动,以及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为载体,激发读书的兴趣,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让书籍为幼儿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启一生爱的旅程,使幼儿养成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营造积极向上、清新舒适、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争做衢州有礼娃。

对于本次的儒学剧的表演活动,家长朋友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态度,认真编排每一次的节目,不断修改、彩排、再修改,利用双休、晚上的休息时间组织孩子们进行排练,力求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高质量的儒学剧演出。

老师们纷纷感叹:家长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智慧有时远远超出了老师们。

老师们在本次活动中也得到很大的成长,在对今后的班级排演节目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和灵感的来源。

在随后的淘书乐活动中,家长们纷纷献计献策,设计海报、促销的方法、人员的安排,家长们都考虑的非常周到,制作的海报也都创意多多,促销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活动当天,家长们、老师们配合有序,孩子们积极热情地推销自己组里的图书,每组的生意一度达到了火爆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体现淘书的意义,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将卖书所得的钱捐给新疆乌什县第三国语幼儿园的孩子们,为本次的班本活动以及淘书乐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课程的评价在课程中起着导向和监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又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千园一面的特色不适应园本课程,今后我园将认真思考,不断提炼出我园园本特色的教育价值。

总之,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我园的园本课程体系初具规模,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意识到想要一个高瞻远瞩的园本课程,必须建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等基本理念。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园为本,不断构建更有效的园本课程体系,促进我园课程的发展与完善。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师们在选择原本课程的时候,都是有意地去强调幼儿们的兴趣,即对某件事或某个事物的喜欢程度,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是很科学。

当幼儿园教师把幼儿们的各种兴趣看的太重时,就会把它们抬高一个很到的位置,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教育误区,即凡是幼儿们感兴趣的事情或事物就是好课程。

这是一种概念性的错误,虽然好的幼儿园课程一定是幼儿们感兴趣的,但是,并不是幼儿们所有感兴趣的事情与事物都是好课程,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等同于兴趣。

在幼儿园教育事业中,园本课程的评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课程评价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幼儿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质量,而课程评价的内容也将会影响到课程的发展方向。

当前,虽然我国在幼儿园教育方面,作出了比较深刻的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同时,也制定出了科学的材料与课程模式,但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基本上只能根据教师们的经验来判断。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课程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幼儿园课程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最终会不利于幼儿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会阻碍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虽然,目前很多幼儿园也在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自觉行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还是依赖与现有的课程教材,而缺乏一定的课程开发与利用能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比较繁忙,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只能是参照现有的课程教材;其二是受多年的教育经验影响,教师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育模式,所以并不会去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新课程。

1.树立起科学的课程观,采取多种不同的课程形式2.幼儿园课程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价值性原则3.建立起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4.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能力结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园本课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园本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们来说,要善于结合幼儿自身成长特点,开发出更多的课程,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广泛兴起于本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推进之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从根本上打破了统一的模式和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多样性,更加具有地方特点和个别化性质。

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分析和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园本课程的构建朝着科学适宜的方向发展。

园本课程构建中的突出问题十几年来,园本课程的基本初衷已经从原来突破课程统一模式、使幼儿园课程具有适宜性,走向了复杂多样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样态,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功利性与个人主义倾向,与所谓的特色发展和文化创建交织在一起,而从幼儿发展适宜性角度的思考与价值追求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成为园长个人想法的汇集和文本成果。

于是,对个人成果的追求带来了一系列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将园本课程构建变成了经验总结或案例文集,简单重复或拿来主义的做法较多,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缺乏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的有机联系,缺乏对本园课程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

1.把园本课程简单化从园本课程的构建和研发来看,的确大多数幼儿园的做法均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些幼儿园特别是有些园长很重视出成果,数量很多,速度很快。

但有质量的园本课程不是一般经验的简单汇集,也不是某个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而是依据课程的逻辑框架、遵循课程的基本原则、按照课程研发的程序,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丰富、调整、完善,逐渐积累起来的优秀方案体系与系列活动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