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1927年,荷兰开始向海外殖民地广播,成为世界 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播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 3.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 1970年后,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发展进入竞争 时代。
二 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1927年,英国人白尔德成功试验了电视图像的 传送。 1930年,英国BBC电视开始试验广播。播出多 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这是世界上第 一部电视剧。 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 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电视台,是电 视史上的里程牌。 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是世界 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 诞生。 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 80年代以后到90年代,高清晰电视和卫星电视 开始发展。
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1 .无线电波的主要类别:长波、中波、中短波、 短波、超短波、微波。 无线电广播主要运用中波、中短波和超短波三个 频段;电视广播主要使用微波频段。 2 .广播调幅与调频的区别:调频波段的声音质量 和抗干扰性要优于调幅波。 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地波传播:无线电广播的中波、中短波主要依 靠地波传播。 天波传播:无线电广播中的短波主要依靠天波 传播。 空间波传播:电视信号一般采用直接传播。 4 .除了无线电传播,广播电视还可以采用有线电 缆、卫星等方式传播。
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制式 和数字化浪潮
一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 1.国营制度型 2.公共制度型 3.商业制度型 4.复合多元型
二 电视传播的制式 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 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a NTSC制:1953年起于美国,特点是成本低 ,兼容性能好,缺点是彩色不稳定。 b PAL制:1962年起于德国,是性能最佳,收 看效果最好的制式,但成本最高。 c SECAM制:1966年起于法国,效果比NTSC 好,但不及PAL,缺点是成本较高,兼容性 能差。
三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浪潮
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广义的广播
声声
声声声声
电电声声
有有声声
无有声
有有电电
无有电电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一 广播的发明与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用实验论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 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这 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2年,英国建立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BBC)。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匈牙利最早建立大 型的有线广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