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压轴题代几综合题
❖ 当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时,关键是要做好点的 坐标与线段长的互相转化,同时还要考虑分类讨 论.
❖ 分类讨论是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 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
分类常见的依据是:
❖ 一是依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 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谁与谁可以是 对应角;
在中考试卷中,代成.
► 热考一 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
❖ 本类题通常先给定函数解析式和几何图形,由几何 图形的性质或解析法确定待定系数所需的条件,求 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 研究.探索研究的一般类型有:①在什么条件下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是菱形、 梯形等;③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④ 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 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 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 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 三是依据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如点在线段上(不与端 点重合)、点与端点重合、点在线段延长线上等.
► 热考二 动点问题
❖ 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我们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 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 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 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 殊关系;在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 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来求解;求 图形之间的特殊数量关系和一些特殊值时, 通常建立方程模型求解
二、应用举例 [2012·北京]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m-4 1x2+54mx+m2-3m +2 与 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 O 和点 A,点 B(2,n)在这条抛物线上.
(1) 求 B 点的坐标;(2) 点 P 在线段 OA 上,从 O 点出发向 A 点 运动,过 P 点作 x 轴的垂线,与直线 OB 交于点 E,延长 PE 到点 D,
使得 ED=PE,以 PD 为斜边,在 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PCD(当 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
①当等腰直角三角形 PCD 的顶点 C 落在此抛物线上 时,求 OP 的长;
② 若 P 点从 O 点出发向 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 秒 1 个单位,同时线段 OA 上另一个点 Q 从 A 点出发向 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当 Q 点到达 O 点时停 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过 Q 点作 x 轴的垂线,与 直线 AB 交于点 F,延长 QF 到点 M,使得 FM=QF,以 QM 为斜边,在 QM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QMN(当 Q 点运动时,M 点、N 点也随之运动).若 P 点运动到 t 秒 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
2a=-14×(3a)2+52×3a.即 94a2-121a=0.
解得 a1=292,a2=0(舍去).∴OP=292.
②依题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QMN.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2x+b. 由点 A(10,0),点 B(2,4),求得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12x+5.当 P 点运动到 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 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中考专题
中考压轴题:几代综合题
沥林中学 翟华辉
一、中考解读:考情分析
代数和几何型综合题是指以几何元素为背景构造未知 量或者以代数知识为背景形成几何关系的综合题.涉及知识 以函数与圆、方程,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相关知识为主, 在方法上把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全等、相似等与代 数计算融合在一起,在能力考查上体现方程与函数的思想、 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种情况:CD 与 NQ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可 证△D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 OP、DP、AQ 的长 可依次表示为 t、4t、2t 个单位.
∴PQ=DP=4t.
∴t+4t+2t=10.∴t=170.
第二种情况:PC 与 MN 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③.可证 △PQ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 OP、AQ 的长依次表示为 t、2t 个单位. ∴OQ=10-2t. ∵F 点在直线 AB 上,∴FQ=t. ∴MQ=2t.∴PQ=MQ=CQ=2t. ∴t+2t+2t=10.∴t=2.
三、对应练习
❖ 请打开 : 中考压轴题:几代综合题
谢谢指导!再见
线上,求此刻 t 的值.
(一)审题
❖ 1、已知什么?
❖ 2、能知什么?
❖ 3、要知什么?
(2)① 设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k1x. 将 B(2,4)代入,得 k1=2.∴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2x. ∵A 点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一个交点, 可求得 A 点的坐标为 (10,0). 设 P 点的坐标为 (a,0),则 E 点的坐标为 (a,2a). 根据题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PCD,如图①. 可求得点 C 的坐标为 (3a,2a). 由 C 点在抛物线上,得
第三种情况:点 P、Q 重合时, PD、QM 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④.此时 OP、AQ 的长依次 表示为 t、2t 个单位.
∴t+2t=10.∴t=130. 综上,符合题意的 t 值分别为
170,2,130.
三、拓展
❖ (1)若P点运动到 t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 角全等,求此刻t的值.
❖ (2)若P点运动到 t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 角面积比为1:2,求此刻t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