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氢装置开工操作规程

制氢装置开工操作规程

制氢装置开工操作规程制氢装置开工步骤可分为:装置气密、脱硫系统升温干燥硫化、低变干燥还原、中低压汽包建立液位、转化中变系统升温干燥、蒸汽并网,转化炉配汽配氢还原、脱硫系统切入转化、中变大循环系统、进干气进油、投用PSA系统、向外供氢等步骤。

1 催化剂装填1.1 反应器固定床催化剂装填1.1.1 准备工作与条件(1)相关的系统隔离,防止可燃气体、惰性气体进入反应器(2)反应器采样分析合格达到进人条件。

(3)反应器及内构件检验合格。

(4)反应器内杂物清理干净。

(5)搭好催化剂、瓷球防雨棚。

(6)按照催化剂的搬运要求将催化剂、瓷球搬运至现场进行合理堆放。

(8)对催化剂的数量及型号进行确认,将相同型号,相同生产批号的催化剂放在一起,并按照装剂的先后顺序摆放好,最好用警示牌加以区分。

(9)装催化剂所用的器具已齐备。

1.1.2 装填技术要求(1)必须严格按催化剂装填图的要求装填瓷球(柱)和催化剂。

(2)定期测量催化剂料面的高度,核算所装催化剂的数量和装填密度,尽可能使催化剂装填密度接近设计值。

(3)催化剂装填过程中,尽可能相同水平面的密度均匀,防止出现局部过松。

(4)催化剂的自由下落高度小于1.5米以免撞碎催化剂。

(5)在催化剂上站立或行走也会损坏催化剂,要求脚下拥有大的胶合板“雪橇”或在0.3m2的支撑板上工作,尽量减少直接在催化剂上行走。

(6)每层催化剂的料面要水平。

1.1.3 装填注意事项(1)催化剂搬至现场堆放后,应作好防雨措施。

(2)催化剂装进料斗时要检查,严禁杂物进入反应器。

(3)催化剂装填过程中,车间的质量监督人员若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影响装填质量的问题,停止装填操作,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装填。

(4)催化剂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能滚动。

(5)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只有在装填催化剂时才将催化剂开封,并在装填催化剂的平台上架设帆布棚。

(6)在催化剂装填过程中,对催化剂的型号进行确认,检查催化剂的质量,防止结块的或粉碎的催化剂装进反应器。

(7)在装催化剂期间装剂人员必须做好防尘措施。

(8)准确记录装入每一层催化剂的类型、体积和重量。

(9)装填期间,遇到任何与装填图要求不符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工程技术人员以决定下一步的装填方法。

(10)在催化剂装填时,所有带入反应器内的工具应在出反应器时核对检查,防止将工具遗忘在反应器内。

(11)下雨天要停止作业,防止雨淋催化剂。

(12)严禁在直梯或斜梯上抢道施工。

(13)严禁在平台上倚栏杆谈话休息,严禁穿越平台栏杆或高空抛物。

(14)高空作业应注意安全,谨防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

1.2 转化炉催化剂装填1.2.1 装填前的准备工作(1)拆开转化炉全部324根炉管上下法兰,移开两片月牙,取出催化剂托盘,将转化催化剂全部卸掉。

(2)用净化风吹扫转化炉管。

(3)然后用尼龙绳捆住白布,上下拉刷炉管内壁,确认炉管擦内壁拭干净,无杂物。

(4)逐个检查出口支尾管,确认无封死堵塞现象。

(5)检查托盘有无损坏情况,若托盘已损坏,应及时更换,然后装入托盘,用月牙固定好,上好下法兰。

(6)用皮尺测量炉管空高,若炉管空高不同,应检查原因并处理好,重新测定,直至合格。

(7)利用磅秤将催化剂分袋装好,称好,每袋重量分别为第一袋28㎏,第二袋28㎏,第三袋29㎏,第二袋30㎏。

(8)准备好装填工具,分批把催化剂运至转化炉顶。

1.2.2 装填技术要求按示意图分四次进行装填,先装好Z405,再装Z402,不能混装。

(1)每装完一层后要量好高度,使其与示意图相符,空高小于规定值时,要轻打炉管,使其高度基本一致后,再装上一层,最后高度控制在1200㎜左右。

(2)炉管催化剂装好以后,测一次空高、压降,并作好记录。

若压降超过或低于平均压降的5%的均视为不合格,需作重新调整,必要时补入Z402催化剂。

(3)每根炉管装完催化剂且合格后,再分别装入0.15米的φ10×6瓷柱。

1.2.3 注意事项(1)吊绳子要在15米以上,吊钩另一端应找一固定点系牢,不可将空袋或满袋催化剂掉入炉管中。

(2)布袋在炉管中下降要缓慢,提起高度不应大于1米。

(3)装填中途布袋开口,若离已装催化剂面不超过1米时,要立即检查床层高度;若偏低太多或布袋开口时位置超过1米时,该炉管应卸出重装,以免破碎太多,该管阻力降增大。

(4)若管内不慎落入螺栓、螺帽等金属物,可用磁铁吸出,若吸不出,该管催化剂需卸出重装。

(5)严禁在直梯或斜梯上抢道施工。

(6)高空作业应注意安全,谨防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

(7)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8)操作人员在装剂过程中,应避开火嘴手阀,以防碰伤。

2 气密2.1 目的气密目的是检查所有法兰、阀门及管线焊缝等处的严密性,以防在开工时因可燃介质泄漏或阀门内漏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2 技术要求(1)对所有有可能泄漏的地方都要气密。

(2)高压部分气密要与相关连的低压设备隔离,严防高压窜低压。

(3)气密时装置所有设备的安全附件必须投用,DCS压力校对好并投用,火炬系统正常投用。

(4)装置各系统的各级气密压力等级要严格按气密步骤的要求进行。

(5)装置各系统最高压力等级气密无外漏后,要进行静压降试漏。

2.3 气密步骤2.3.1 脱硫系统气密改通脱硫系统气密流程,在加热炉入口充入高压氮,分0.5、1.5、3. 5MPa三个步骤对系统进行气密,重点对吹扫过程中拆装部分及大修过程中改造部分进行气密。

对气密出来的漏点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漏点要作好记号,待所有压力等级气密工作结束后再泄压处理。

气密流程如下:R2002A HV7204上游N低变还原线PV7401上游阀前至柴油加氢新氢机出口循环线至干气线气密过程中应打开循环氢线及渣油加氢释放气线单向阀跨线,引高压氮气对循环氢线及渣油加氢释放气线进行气密。

同时还应打开F2001出口低变还原线的阀门进行气密。

其中,膜分离系统单独气密。

2.3.2 转化中低变系统气密改通转化中低变系统气密流程,然后在转化炉入口分别充入高压氮,分0.5、1.5、3.0MPa 三个步骤对系统进行气密,其中低变反应器至V2007这一段管线的最高气密压力为2.6MPa。

重点对停工过程中拆装部分及大修过程中改造部分进行气密,重中之重是转化炉管上下法兰,上、下集全管法兰,上下支尾管焊缝。

气密过程中应打开E2011的管壳程进出口阀及E2001管程出口大阀进行气密。

对气密出来的漏点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漏点要作好记号,待所有压力等级气密工作结束后再泄压处理。

气密流程如下:N2 F2002 E2001(管) E2002(管)E2011(管)E2010(管) V2003 E2003(管) V2004E2004 V2005 E2006 V2006 E2007(管)E2005V2007 PSA 入口大阀阀前法兰气密过程中,应打开V2007出口到压缩机的阀门,打开V2007出口低变开工线的阀门,打开V2007至MI2001的阀门,打开V2007至柴油加氢新氢机入口管线的阀进行气密。

注意事项:V2007至柴油加氢新氢机入口管线的气密压力不应超过1.5MPa 。

2.3.3 PSA 及脱附气系统气密改通PSA 及脱附气系统气密流程,启动PSA 油泵站,手动打开KV7701B ~KV7706B 、KV7701H ~KV7706H 及KV7706A ~J 。

然后在PSA 入口分别充入高压氮,分0.5、1.0、2.45MPa 三个步骤对系统对PSA 系统进行气密。

当PSA 系统升压至0.1MPa 时,手动打开KV7707A ~J ,对脱附气系统进行升压气密,当脱附气系统的气密压力达到0.1MPa 时,关闭KV7707A ~J 。

注意事项:脱附气系统的气密压力不应超过0.1MPa 。

气密流程如下:PV7709阀前导淋 至纯氢线 系统氢线N2 A2001A PV7702PV7401阀组PV7703 KV7710 火炬KV7707APV7503副线SV2007副线气密过程中,应改通PSA 至纯氢线及系统氢线的流程,将PSA 系统的高压氮引入纯氢线,分0.5、1.5、2.45MPa 三个步骤对纯氢线进行气密,(注意:系统氢气线气密的压力为1.2MPa )。

同时,还需对渣油加氢界区阀拆装盲板部分进行气密。

对气密出来的漏点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漏点要作好记号,待所有级别气密工作结束后再泄压处理。

2.3.4 干气系统及开工系统气密在压缩入口联箱充氮至0.5MPa ,对干气系统及开工系统气密。

对气密出来的漏点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可泄压进行处理。

PV7401 E2008(壳) V2011 压缩机入口联箱 C2001A/B V2002 加裂干气线渣油干气线柴油干气线2.3.5 瓦斯系统气密改通瓦斯系统气密流程,在阻火器FT2002B 导淋阀处接一条临时氮气管,引氮气对系统进行气密,气密压力为0.5MPa ,对查出的漏点及时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问题可泄压处理。

气密流程如下:SV2008副线火炬FV7502FV7201 F2002火嘴N2FT2002B TV7101 V2025 PV7502 界区3 催化剂脱水干燥3.1 准备工作(1)装置检修完毕,各检修项目验收合格。

(2)装置区清洁干净。

(3)联系调度准备好开工氮气(界区需达到4.0MPa)、氢气(分析合格)。

(4)对装置电器仪表校验及联锁系统试验合格。

(5)所有盲板复位。

(6)机泵试运正常,干气压缩机用氮气置换合格,处于备用状态。

(7)公用工程水、电、风、气已引入本装置,消防系统投用。

(8)检修项目已向操作工交底,并组织学习开工方案。

(9)催化剂装填完毕。

(10)联系调度及相关单位做好开工准备工作3.2 催化剂干燥步骤3.2.1 脱硫系统干燥(1)引氮气置换系统合格,置换流程如下:N2F2001─→R2001─→R2002A/B(旁路)─→E2008(壳) →V2011(2)脱硫系统充氮气至0.6MPa,建立系统循环,循环流程如下:2(3)(4)在升温过程中,控稳系统压力,循环量≮5000m3/h。

(5)当R2001出口温度达120℃,观察V2011是否有液。

(6)当F2001出口温度达到250℃时恒温,注意V2011的排水情况。

如果在12小时内V2011无水排出或排水量﹤0.01m%催化剂/h,催化剂干燥结束。

3.2.2 低变催化剂干燥低变催化剂干燥见4.6节低变催化剂还原。

3.2.2 转化中变催化剂干燥对于转化中变新催化剂,在配氢配汽还原前,催化剂要进行热氮干燥以脱除水份。

具体见4.5节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

4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4.1 预硫化原理及目的钴-钼催化剂为氧化态,活性较低,经硫化后具有更高的活性。

如果以低沸点轻质石脑油为原料,由于含硫低(<20PPm)且硫形态简单,一般不进行预硫化,而直接投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硫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