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儿童攻击行为的家庭原因及对策主要表现为:殴打、踢打、撕咬、叫喊、骂人、骂人、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等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伤害。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很多原因,包括遗传、心理、教育、家庭和其他因素。
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家庭原因;对策
攻击性行为也叫攻击性行为,是指身体伤害(打人)、言语伤害(骂人、嘲笑人)以及间接和心理伤害(如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散布谣言和诽谤他人),或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暴力抢劫他人的东西)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时期更常见。
因为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不成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
通过观察、理解和分析,我认为可能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家庭原因如下
1。
几种可能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不良家庭原因
(1)不良家庭观念
1。
父母溺爱孩子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现在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
他们顺从自己的孩子,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自己的行为,让他们为所欲为,从而形成了孩子的垄断和霸权的习惯。
调查显示,现在许多孩子是由祖父母带大的。
作为分开的一代,他们溺爱他们的孙辈,这导致他们自私、懒惰、傲慢和其他不良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分享的问题,孩子的心理将无法承受,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2。
现在,许多父母都有“期待孩子成功”和“期待女人成功”的心态因此,儿童在许多方面受到过度的限制和约束。
孩子们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
孩子们被要求做好每一件事,不能输给别人。
在假期里,孩子们会上各种有趣的课,孩子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从而实现他们的目标。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心理上受到限制,很容易反叛。
当他们到了幼儿园,他们会像鸟儿一样飞翔,但是因为他们太自由了,他们会攻击别人来满足他们内心的压抑。
(149-90883-24)在
的5页中的第1页,去掉
中间的水平线。
(2)父母的言行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
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给
199个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争吵和争斗以及不和谐的情绪氛围的家庭环境中,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会自然地长时间形成。
孩子有时不知道怎么了,一些家长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体罚孩子,不听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开始玩耍此时,出于对父母的恐惧,孩子可能会暂时抑制攻击性行为,但当他们以后多次无法忍受时,他们会表现出更严重的报复性攻击行为。
例如,一些孩子打算帮助他们的母亲打扫房间,但是在打扫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这时,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在捣乱,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
或打骂孩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伤害,并从中了解到父母对待同龄人的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因此攻击性行为会慢慢出现。
名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各方面尚未最终确定。
形成好习惯和坏习惯很容易。
儿童是最好的模仿者,而父母是他们的主要模仿者。
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来达到自我满足。
孩子们的许多习惯直接被他们的父母模仿。
父母应该注意他们每天的言行。
因此,父母的行为是好是坏对他们的孩子至关重要。
父母惩罚他们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并建议孩子如何对待让他们不满意的人,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149-90883-24)移除中间水平线
2。
儿童攻击行为对策
(1)创造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帮助儿童发展健康心理素质,为儿童创造一个和平、愉快的成长环境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并调整他们的坏情绪。
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尽力不吵架,不打架,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感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团结友好的家庭,从而产生幸福。
(2)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儿童应被平等地视为独立的个体应该用要求、规则和适当的批评来教育孩子。
然而,他们应该是温和的。
他们应该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解释他们的理由。
他们应
该尊重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他们经常被要求独立做一些事情。
如果成年人干涉太多,孩子很容易变得依赖和虚弱。
因此,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孩子,还要关心他们,给他们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攻击性的行为应该被抑制,不要因为爱孩子而视而不见,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对待。
父母应该从各个方面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们。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关注孩子,通过正确的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此外,即使儿童攻击行为的动机是善意的,也应及时纠正。
比如“与不公正作斗争”等等,也应该及时教会孩子正确的解决方法。
然而,矫正的重点不是斥责和批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是让儿童及时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成人的斥责或简单的愤怒体罚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攻击性行为倾向,这可能会强化儿童的不良模仿,最终也不可能让儿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邻居、朋友、亲戚的孩子和他们自己同龄的孩子,他们可以与他们合作,互相讨论,从而帮助他们的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同时他们可以从其他父母那里学习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经验。
同时,父母应该带着他们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交往,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样他们就知道他们的同伴应该相处得很好。
(149-90883-24)去掉中间水平线
参考:
1]李。
我们的儿童教育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宋宁。
《儿童攻击行为的探讨》,[。
教育哲学与实践。
1988.(3): 46-48。
[3]李。
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修订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6-179.
[2]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