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表明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___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遇,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的“________”与“今之众人”的“________”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之别的关键所在。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侧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知”“生”“辩”“俄”“漠”“萍”“摧”“鳞”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⑵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⑶(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⑷(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⑸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发展,辩证地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指出国家“________,________”,常常会走向灭亡。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拂、淇、隰、泮、繁、鬓、潦。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夫子循循然诱人,__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
(《论语》)(2)吾闻之,新沐若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________,________?(屈原《渔父》)(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
(柳水《雨霖铃》)(5)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答案】(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5)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惘、噎、霭、酿。
故答案为: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⑵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⑶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⑷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⑸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愿意舍己为人,庇佑天下寒士,并且死而无憾的决心。
(2)习主席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劝学》一文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
曹操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跬”“至”“蝣”“沧”“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如本题,“至”需要注意结合意思“到”来识记,不能误写成“致”等。
故答案为: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谣诼、淫、祠、鸦、绮、缊、敝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状态。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写词人用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李白《蜀道难》中借助神话传说教现蜀道开凿之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分析】(1)中提示语是“流俗”与“不顾准则”,错的古义有“准则”的含义;得出答案: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中提示语是“独自饮酒”与“用酒祭奠江月”,得出答案: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中提示语是“借助神话传说”与“开凿之困难”,得出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另外,注意易错字词:偭规矩,改错,尊,还酹,石栈,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