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为 、 、 、 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
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8.0。
( )10、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在支座处T 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
( )11、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矩形截面,在支座处按T 形截面。
( )12、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满布考虑。
( )13、当梯段长度大于3m 时,结构设计时,采用梁板式楼梯。
( )三、选择题:1、混凝土板计算原则的下列规定中( )不完全正确。
A 两对边支承板应按单向板计算B 四边支承板当212≤l l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C 四边支承板当312≥l l 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D 四边支承板当3212 l l ,宜按双向板计算 2、以下( )种钢筋不是板的构造钢筋。
A 分布钢筋B 箍筋或弯起筋C 与梁(墙)整浇或嵌固于砌体墙的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的扣筋D 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上部钢筋3、当梁的腹板w h 高度是下列( )项值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纵向构造筋(俗称腰筋)。
A mm h w 700≥B mm h w 450≥C mm h w 600≥D mm h w 500≥4、承提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围内集中荷载的附加横向钢筋应按下面( )配置。
A 集中荷载全部由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或同时由附加箍筋和吊筋承担 B 附加箍筋可代替剪跨内一部分受剪箍筋 C 附加吊筋如满足弯起钢筋计算面积的要求,可代替一道弯起钢筋 D 附加吊筋的作用如同鸭筋5、简支楼梯斜梁在竖向荷载设计值q 的作用下,其承载力计算的下列原则( )项不正确。
A 最大弯矩可按斜梁计算跨度0l '的水平投影0l 计算 B 最大剪力为按斜梁水平投影净跨度n l 计算,即αcos 21n ql V = C 竖向荷载0ql 沿斜梁方向产生轴向压力αsin 0ql N =可忽略,近似按受弯构件计算,并偏于安全 D 斜梁应按竖向截面进行配筋计算6、《规范》规定:塑性铰截面中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满足( )。
A 35.0≤ξB 518.0≤ξC 550.0≤ξD 614.0≤ξ7、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板的中间跨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 )。
A 9.0B 8.0C 85.0D 95.08、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正确的是( )。
A 在跨中处和支座处均矩形截面B 在跨中处及支座处矩形截面,均按T 形截面C 在跨中处按处矩形截面,在支座处按T 形截面D 在跨中处T 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9、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为( )。
A 长边梯形分布,短边三角形分布。
B 长边三角形分布,短边梯形分布;C 长边、短边均为矩形分布D 长边、短边均为梯形分布四、简答题:1、何谓单向板?何谓双向板?2、实用上如何划分单向板和双向板?3、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时,板、次梁、主梁的经济跨度有何要求?4、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要求有哪些?5、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哪两种?6、什么样的结构不能按弹性理论计算?7、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方法是如何确定的?8、绘图表示多跨连续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单元和计算简图,并说明荷载的传递路线。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对板、梁的支座是如何简化的?10、按弹性理论计算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时,如何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11、如何确定多跨连续梁、板的计算跨数?阐述其原因。
12、如何确定多跨连续板、梁计算跨度0l ?13、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4、如何按弹性理论进行肋梁楼盖内力计算?15、如何用塑性理论计算多跨连续梁、板内力?16、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什么要对板的内力进行折减?怎么折减的?17、多跨连续单向板受力钢筋的布置形式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绘图表示其构造要求。
18、嵌入墙内的板面构造上如何处理?为什么?19、嵌入墙内的板角构造上如何处理?为什么?2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为何要配置附加筋?如何配置?21、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形状如何确定?如跨中处?支座处?22、按弹性计算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梁的内力,是配筋计算时所取的内力吗?为什么?23、次梁的配筋构造有哪些要求?绘图表示。
24、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跨的跨中最大弯矩时,活荷载如何布置?何为正对称荷载?何为反对称荷载?25、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其中间支座和边支座如何简化的?26、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内力如何折减?27、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的荷载分布如可求得?28、井字楼盖的特点29、无梁楼盖有何特点?30、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31、雨篷板可能发生哪几种破坏?需要做哪些计算?32、某5跨连续板,绘图表示:(1)当求第2跨、第3跨跨中最大弯矩时的活荷载布置情况。
(2)当求第1内支座,第3个支座的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的活载布置情况。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现浇整体式 装配式 装配整体式2、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 无梁楼盖 井字楼盖3、单向4、板 次梁 主梁5、塑性理论 弹性理论6、控制截面的配筋率不能过大,规范规定:035.0h x ≤或35.0≤ξ 采用塑性性能好的钢筋:采用HPB235、HRB335。
7、T 形截面 矩形截面8、满布9、经验系数法 等代(效)框架法10、梯形 三角形11、板式楼梯。
12、101 13、板的承载力、梁的承载力、整体抗倾覆验算。
二、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三、选择题:1、D2、C3、B4、A5、D6、A7、B8、D9、A四、简答题:1、单向板是指在荷载作用下,只沿一个方向的正截面产生弯矩的板。
双向板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沿两个方向的正截面产生弯矩的板。
2、(1)对于两边支承的板为单向板。
板上的荷载通过板的受弯传到两边支承墙或梁上。
(2)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①当212≤l l 时,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称这种板为双向板; ②当312≥l l 时,板基本上是单向受力工作,称单向板; ③当3212l l 时,宜按双向板设计,也可按单向板设计;当按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1)单向板:1.7~2.7m ,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过3m ;(2)次梁:4~6m ;(3)主梁:5~8m 。
4、(1)梁、板的经济跨度:(2)梁格布置力求规整;梁系尽可能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
(3)为增加房屋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横向布置较好,这样主梁与柱构成框架,使侧向刚度增大,纵向有连系梁连接,空间结构,整体刚度较好。
(4)板重量占整个混凝土重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尺寸。
5、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弹性计算法,一种为塑性计算法。
6、(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有裂缝或对裂缝宽度开展要求较高的结构;(3)构件处于主要部位,要求有较大安全储备;(4)处于负温条件下工作的结构或处于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5)采用无明显屈服台阶钢材配筋的构件。
7、如肋形楼盖中的,板与次梁采用塑性理论设计,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设计。
8、计算单元和计算简图如10-1所示。
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次梁——主梁——墙或柱。
10-1 单向板肋梁楼盖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9、在进行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时,一般假设其支座均为铰接,即忽略支座对梁(板)的转动约束作用。
(1)当连续梁(板)简单放置在墙上时,同于板与墙不是整体连接,支座对板、梁的嵌固作用不大,故在计算中可将其视为铰支座,这样的假定是接近于实际情况的。
(2)当连续梁(板)与支座为整体浇筑时,支座对板、梁的转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为了简化计算,也把它当成铰支座,这与实际情况就不完全相符了。
这种影响很难精确计算,由此而引起的误差,可在荷载计算时加以调整。
调整的具体方法是:采取增大恒载、减少活载的方式处理,即: 对于板:2q g g +=' 2q q =' 对于次梁:4q g g +=' 43q q ='对于主梁:g g =' q q ='10、(1)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2)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3)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4)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11、如何确定多跨连续梁、板的计算跨数?阐述其原因。
(1)于对跨数5≤跨的连续梁、板,跨数按实际考虑;(2)对于跨数5 跨,且各跨尺寸相差%10≤,各跨截面及荷载相同时,可近似取5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