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修改病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修改病句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教学案【知识回顾】一、何为病句?“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 ,合乎语法规范。

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

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二、如何辨析?(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

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

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

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 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三、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不合逻辑⑤句式杂糅⑥表意不明⑦重复罗嗦⑧用词不当⑨关联错误四、类型分析:(一)举例1、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例: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滥用介词“使”,造成缺主语,应删去“使” 或“在……下” 。

)②“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 的主语是什么?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练: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修改意见:(2)缺少宾语。

例:①“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应在“同桌共读”后面添加相应的宾语“的情景” 。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 “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练: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修改意见:(3)缺少介词。

例:“昨天,李苗他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李苗”后面应加上“与”或“跟” 。

)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本句“品质”不能“浮现” 。

)练: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修改意见:(2)动宾搭配不当。

例:①“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本句“缺点”不需要“努力”,而需要“改正”。

)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

”(本句“限制” “情绪”搭配不当,将“限制”改为“控制”或“调控”。

)练: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修改意见:(3)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本句“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 。

)②“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本句“局面”是“条件”也搭配不当。

)练: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意见:(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①“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本句“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 是两面性的,二者不一致,搭配不当。

)②“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导致前后不呼应。

)练: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修改意见:(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本句“不完全否认” 等于“部分承认” ,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 ,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②“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本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来” ,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

)练: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修改意见:(6)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搭配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练: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修改意见:3、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例:①“3月14 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的决议。

”(本句谓语词序就不当,“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

)②“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本句关联词语词序不当,“不但”应移至主语“他” 后。

)练: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修改意见:(2)名词修饰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有: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练: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修改意见: 。

(3)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①“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

) ②“课堂上应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③“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本句“将来”与“都希望”语序颠倒,应调换 顺序。

) 练: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意见:4、不合逻辑。

(1) 自相矛盾。

例:①“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基本上”是大多数;而“都”则是一个不漏。

二 者删去任何一个即可。

)②“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断定”是肯定的;“大概”是估计,不肯 定;两个词在状态上矛盾。

)练:已经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修改意见:(2) 并列不当。

主要指概念并列不当的现象。

例:①“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可 并列。

)②“全体共青团员和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中学生”和“共青团员”是交 叉关系,不可并列。

) 练: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意见:(3) 不合事理。

例:“万里无云, 繁星满天, 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 既“繁星满天” ,又有“一 轮明月”,这不合事理。

) 练: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修改意见:(4) 否定不当。

例:①“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三重否定成否定了,不合实际。

) ②“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刻苦学习。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 双重否定加反问,语意就 反了。

) 练: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修改意见: 5、句式杂糅。

指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如果把这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就形成病句了。

例:①“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 “要出版……的努力”和 “一本译作……见面的” 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②“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

”“最好”与“较合适” ,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 6、 表意不明。

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

其表现主要有二: 一是歧义现象。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 ,表意不清。

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二是指代不明现象。

如“小强推开房门, 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该句中的 “他的女朋友”到底是指谁的女朋友,搞不清楚,表意不清。

练: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修改意见:7、 重复啰唆。

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顽症”和“疾病”重复, 应删去任一个。

)练: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修改意见:8、用词不当。

主要由没有注意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等原因造成的。

例:“他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附和。

”(“附和”是贬义词,应改为“赞成” 。

) 练: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修改意见: 本句定语与中心词位臵就颠倒了,应改为“我 本句“充分”应当放到动词“发挥”的前面。

)9、关联错误。

这一类主要是复句中关联词语错用、滥用、缺少关联词、关联词位置错误等。

例:①“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错用“尽管……都”,尽管是转折连词,此分句是条件关系,使用不当,应改为“不管……都”。

)②“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

”(“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就应该去掉。

)友情提醒: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二)概括1、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如: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

)2、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如:例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

)例2、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

)例3、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例4、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3、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例1、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前半句包含了能顺利结业和不能顺利结业两个方面。

)例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