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陕西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宏远QC小组2013年2月28日提高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陕西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宏远QC小组一、工程慨况宏远大厦位于安康市大桥南路东侧,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住宅部分28层、酒店部分20层,建筑总高度住宅部分88.3米、酒店部分82.2米,总建筑面积38927㎡。
主体结构竖向钢筋连接接头多达4万个,为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对工程结构中的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技术。
二、QC小组概况表2-2 QC小组成员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组内职务1牛和平男49大专公司技术部主任组长总指挥2罗家顺男55中专公司工程部主任副组长技术指导3石剑波男32大专项目经理副组长活动组织4曾俊雄男30硕士公司技术部副主任组员测量测试5卢洪波男28大专质检员组员测量测试6李贵强男40中专质检员组员资料整理7黄炜男38大专公司安全员组员测量测试8刘家明男50中专项目部生产经理组员组织实施9田兴虎男38大专项目部技术经理组员组织实施10张涛男25大专项目部资料员组员资料整理11吴国金男50高中项目部班组长组员对策实施12秦辉男28高中项目部操作员组员对策实施制表人:李贵强制表时间:2012年8月21日摄影人:卢洪波摄影时间:2012年8月22日图2-3 宏远QC小组第一次会议表2-3 QC小组活动时间表序号项目2012年9月2012年10月2012年11月2012年12月12341234123412341选择课题2现场调查3确定目标4原因分析5确定要因6制定对策7对策实施8检查效果9巩固总结制表人:李贵强制表时间:2012年8月27日三、选题理由理由一: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容易出现轴线偏移、接头夹渣、焊包不均等质量通病,而焊接接头又列为“特殊过程”,必须严把质量关。
理由二:项目部质量员反馈,在8月期间的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后的100%外观检查,焊接一次合格率仅约80%。
虽然已对不合格接头进行100%返工重焊,但仍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理由三:钢筋电渣压力焊是楼层结构施工的首道工序,一次合格率低,导致了返工量的增加,使钢筋焊接时间增加了40%(返工的时间约是一次合格焊接的一倍),严重影响了下道工序(钢筋绑扎)的施工,延误了施工进度。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选定了本次QC小组活动的课题:“提高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1、现状调查2012年9月的施工期间,QC小组对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进行了5次抽样检查:共检查了焊接接头1000个,一次合格的接头有830个(一次不合格170个),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仅为83﹪。
检查结果及分析如:制图人:李贵强制图时间:2012年9月27日图4-2 2012年9月五次抽查结果折线图针对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不合格的170样品的质量问题,作出分析:根据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问题调查表,作出如下焊接问题排列:制图人:李贵强制图时间:2012年9月27日图4-4 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问题排列图2、结论根据统计表及排列图进行问题分析,找出了主要问题,即“焊包不均、偏包”及“轴线偏移”是影响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的主要问题。
五、设定目标1、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如果能将钢筋电渣压力焊的主要质量问题轴线偏移和烧伤缺陷解决85﹪,则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能提升:(1 - 83﹪)×88.2﹪×85﹪ = 12.7%改善后钢筋电渣压力焊一次合格率理论值: 83% + 12.7% = 95.7%由此我们小组决定通过QC 小组活动,目标使钢筋电渣压力焊接一次合格率由83﹪提升至95﹪以上。
2、小组活动目标图75%80%85%90%95%100%现状目标一次合格率制图人:李贵强 制图时间:2012年9月28日图5-1 QC 小组活动目标对比图六、原因分析1、原因分析小组针对焊包不均、偏包及轴线偏移这两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了“头脑风暴”讨论,绘制因果图:制图人:李贵强 制图时间:2012年9月28日图6-1 焊包不均、偏包因果图制图人:李贵强 制图时间:2012年9月28日图6-2 轴线偏移因果图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小组找出焊包不均、偏包9个末端因素,轴线偏移6个末端因素,合共末端因素12个。
七、要因确认2012年10月4日QC 小组会议上。
我们针对上面两个因果图中12个未端因素(相同因素按一个计),通过调查分析,现场验证等方法,逐一进行确认。
详见下表:要因确认一:焊剂原材料有杂质机理:焊剂内如果有杂质,则焊接时不能形成均匀的渣池,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检查材料室内存放的焊剂是否有合格证,并检查焊剂中是否有杂质。
标准:有合格证,且检查无杂质。
实测:2013年10月5日,对材料室内存放的3袋焊接进行检查,确认均有合格证且无杂质。
摄影人:刘家明摄影时间:2012年10月5日图7-2 检查材料室存放的焊剂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二:回收焊剂有杂质机理:回收焊剂内如果有杂质,则焊接时不能形成均匀的渣池,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观察确认,抽查回收的焊剂是否有明显杂质。
标准:焊剂回收过程有除净,回收焊剂无明显杂质。
实测:2013年10月5日,对全部5位电渣压力焊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观察,确认其在回收焊剂后,有对焊剂除净,且抽查的回收焊剂无明显杂质。
表7-3回收焊剂除净、杂质检查记录表操作人员操作员一操作员二操作员三操作员四操作员五回收焊剂除净有有有有有回收焊剂无明显杂质无明显杂质无明显杂质无明显杂质无明显杂质杂质情况制表人:刘家明制表时间:2012年10月5日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三:钢筋切割后弯曲、端部不平机理:如果钢筋端面不平整,则在焊接挤压时不能把熔融金属液体均匀向四周排挤,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如果钢筋端部弯曲会使焊接夹具加紧后,上下钢筋的接触面不同心,导致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专人抽查下料钢筋弯头现象。
标准:不允许有钢筋弯头现象。
摄影人:李贵强摄影时间:2012年10月5日图7-5 下料后钢筋弯曲且端部不平实测:2012年10月5日,对工地现场下料钢筋进行了抽查,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有钢筋下料弯头现象。
且现场观察时发现钢筋下料工人一次下料多根钢筋,容易产生钢筋切割后弯曲、端部不平现象。
结论: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四:电焊机稳定性差机理:如果电焊机稳定性差,电弧电压过高,产生偏弧现象,会使钢筋的端面不均匀熔化,无法呈微凸形,钢筋熔液一侧偏少或偏多,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专人抽查,现场采用电流计测量焊接时实际电流。
标准:电流是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实测:2012年10月5日对工地现场正在施工的住宅施工面、宾馆施工面进行了检查。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焊接电流基本在规范要求的电流范围之内。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五:焊剂盒底部堵塞不严机理:如果焊剂盒底部与钢筋之间存在缝隙,焊剂和金属熔液会流失,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对工人的现场操作观察记录,确认是否有焊剂脱落现象。
标准:焊接过程无明显焊剂脱落。
实测:2013年10月6日,对全部5位电渣压力焊作业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发现均采用微湿布料垫在焊剂盒底部以确保焊剂不脱落。
且观察结果为5位操作员均无明显焊剂脱落现象。
表7-7 焊剂盒底部堵塞及焊剂脱落观察记录表操作人员操作员一操作员二操作员三操作员四操作员五观察操作次数34344使用微湿布料有有有有有焊剂脱落无明显脱落无明显脱落无明显脱落无明显脱落无明显脱落情况制表人:李贵强制表时间:2012年10月6日结论:非主要原因。
摄影人:李贵强摄影时间:2012年10月6日图7-8 焊剂盒下垫有布条要因确认六:预热时间过短机理:如果焊接预热时间过短,则钢筋熔化不完全,部分钢筋端面熔化量不够,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对工人现场操作时的观察,记录焊接预热时间。
标准: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16s。
实测:2012年10月6日对全部5位电渣压力焊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观察。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操作员一及操作员二焊接预热时间短的现象明显比操作员三、四、五多,且其相应的焊包不均、偏包现象也明显多。
结论: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七:安装焊剂盒时与钢筋不同轴机理:如果安装焊剂盒时与钢筋不同轴,则焊剂不能形成均匀的渣池,导致焊包不均、偏包现象。
确认方法:对工人现场操作时的观察,对安放后钢筋及焊剂盒的同轴情况抽样检查。
标准:中心偏移量δ≤10mm。
实测:2012年10月6日,对全部5位电渣压力焊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观察。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5位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均无明显焊剂盒与钢筋不同轴现象。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八:夹具松动、磨损机理:如果夹具松动、磨损,使夹具不同心,导致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目测螺栓孔是否有磨损空隙,采用钢筋试夹,是否牢固。
标准:试夹牢固,目测无磨损空隙。
实测:2013年10月7日对全部5套夹具进行了检查。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全部夹具无松动、磨损现象。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九:上下钳口同心度未调直机理:如果夹具松动、磨损,使夹具不同心,导致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测量上下钳口中心偏移量δ。
标准:中心偏移量δ≤1mm。
实测:2013年10月7日对全部5套夹具利用游标卡尺检查上下钳口中心偏移量,检查结果如下表。
由表中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所有5套夹具上下钳口中心偏移量δ≧1mm,说明夹具同心度调节不好。
结论: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十:钢筋安放不正机理:如果钢筋安放不正,使上下钢筋不同轴,导致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现场专人抽查钢筋是否安放正确。
标准:不允许。
实测:2012年10月7日对工地现场正在施工的住宅施工面、宾馆施工面进行了抽查。
由表中可以看出,钢筋安放正确率在100%,没有安放不正确现象。
结论:非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十一:操作人员培训不够机理:如果操作人员培训不够,对操作要点了解不充分,会容易导致焊包不均、偏包或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对操作人员现场考核。
标准:考核合格。
实测:2013年10月8日,对全部5位操作人员进行了关于设备操作、技术要点、接头质量的现场考核,考核结果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合格率达40%以上,且人员普遍技能水平偏低,人员培训不充分。
结论: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十二:照明不足机理:夜间施工时,如果照明不足,操作人员视线不清,使上下钢筋对偏,导致焊包不均、偏包或轴线偏移现象。
确认方法:夜间施工时,专人检查作业面碘钨灯数量。
标准:每个作业面≥2盏灯。
实测:2012年10月7日、8日对工地夜间施工的作业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夜间各作业面的碘钨灯数量均≥2盏,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