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甜瓜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大棚甜瓜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大棚甜瓜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大棚甜瓜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苗期管理、适期定植、人工授粉、整枝留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甜瓜;大棚;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03-02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甜瓜生产已成为陈庄镇瓜农致富的主导产业,临河、索镇等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注册“临河蜜”商标,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格局,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薄皮型厚皮甜瓜伊丽莎白、西薄洛托、蜜天下,糖分含量高、口感好、清香甜脆,进行规范化无公害种植,使其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市场畅销,已成为陈庄镇瓜农增收的主要产业。

所谓三膜覆盖技术,就是棚内畦面上用地膜覆盖保温,移栽后苗上面再架小拱棚保温保湿,随着外界气温升高和棚内温度变化,瓜苗长大后,撤掉小拱棚,对瓜苗进行吊蔓的种植技术。

现将大棚甜瓜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甜瓜三膜覆盖栽培须选用耐寒、抗病、耐裂、糖度高、风味好的品种,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伊丽莎白、西薄洛托、蜜天下等,这些品种糖度均在17%~18%,风味好,也适宜于拱棚或露天栽培。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先用50~60 ℃温水浸种10~15 min,并
不断搅拌,水温降至25~30 ℃时捞出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 min,清水洗净,浸泡4 h左右,用湿布包好,在28~30 ℃下催芽,当胚根露白后即可播种。

也可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浸种15 min防治真菌性病害;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 min起到钝化病毒的作用。

2 适时播种
2月上中旬,利用大棚内电热温床、火道温床育苗,苗床加扣小拱棚,3月上中旬移栽,最适宜移栽时间在3月上旬,5月底至6
月上旬采摘上市。

营养土配制,用6份不带菌大田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圈肥、复合肥1.5 kg配成混合土。

然后在混合土中加入过磷酸钙1 kg/m3、多菌灵80 g/m3、敌克松80 g/m3、敌百虫60 g/m3,充分混匀,盖膜闷制2~3 d,然后装育苗钵中,或直接铺到苗床上做成营养土块育苗。

播种前在苗床上排好营养钵,浇透水,覆上地膜,并在上面加小拱棚。

温床提前加温,待温度稳定在15 ℃以上后方可播种。

每个营养钵或营养土块播1粒发芽的种子,覆土厚度为1.0~1.5 cm,播后盖地膜增温,苗床盖小拱棚,出苗后撤掉地膜。

播种后苗床需覆盖地膜,顶出土面后立即揭去地膜,适当降温防止秧苗徒长[1-2]。

白天掌握在18~25 ℃,夜间保持在15~
18 ℃,在幼苗二叶一心期可喷施600 mg/kg的乙烯利,起矮化和促进雌花形成的作用,4~5片真叶时移植,苗龄30~35 d。

3 苗期管理
苗床温度管理大致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播种后至出苗前,
此时为种子萌发出土阶段。

应保持较高的苗床温度,防止僵籽或僵芽,一般以25~30 ℃为宜。

第2阶段为苗子出土后至真叶出现前,此时是下胚轴生长的关键时期,应降低苗床温度,防止产生“高腿苗”,一般以20~25 ℃为宜。

待苗子真叶出现后,下胚轴快速生长基本结束,真叶开始快速生长,此时应适当提高苗床白天温度,白天以25~30 ℃为宜,夜间温度不低于15 ℃时不必加温。

移栽前7~10 d不必加温,进行苗期锻炼。

白天增加通风量,夜间没有霜冻时不必盖草苫。

增加苗期光照时间,由于棚内温度高、光照短、光线弱,往往造成苗发黄、叶色淡、叶片薄、植株长势弱。

因此,在育苗期间应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每天保证6~8 h。

并及时清除薄膜表面杂物和水滴、雾滴,增加透光率。

及时预防病虫害,苗期易出现低温或高温,形成弱苗,加之光照不足和湿度较大等原因,易发生猝倒病。

出苗后小拱棚可只在夜间覆盖,并撒干土、草木灰控制苗床湿度,加强温度及光照管理;发生猝倒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灌根。

有蝼蛄、地老虎等为害时,及时撒施毒饵,可用40%辛硫磷50倍液拌炒熟的麦麸,点撒于苗床四周。

4 适期定植
适期定植的适宜苗龄为30~35 d,幼苗于3叶1心时,且大棚内10 cm处地温稳定在15 ℃以上方可定植,陈庄镇在3月上旬至中旬定植。

定植前结合整地施用腐熟圈肥60~75 t/hm2、腐熟鸡粪30 t/hm2、三元复合肥2 25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撒施于
地面,然后深翻30 cm以上。

精细做畦,选择晴天再按株距40 cm 定植于畦中央。

定植前在畦中央可铺0.8~1.0 m宽地膜,定植后立即拱小棚并闭棚增温,促进缓苗[3]。

缓苗后适当通风,白天保持25~28 ℃,夜间保持在18~20 ℃,当气温白天高于30 ℃时,应尽量保持通风,以免高温伤苗与瓜秧早衰。

移后的肥水管理十分重要,伸蔓期要及时浇水和追肥,结合浇水施尿素120~150 kg/hm2,在此阶段必须保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以利瓜苗生长,雌花出现后应控制浇水,并喷1次21%富利硼1 000倍液,有利于做瓜及幼瓜的膨大。

当幼瓜长大鸡蛋大小时,结合浇水施三元复合肥300~375 kg/hm2,并每隔5~7 d喷1次0.3%磷酸二氢钾。

试验表明,膨瓜期间追施氨基酸肥、磷酸二铵、有机肥、磷酸二氢钾等多种肥料对比,以喷磷酸二氢钾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为显著。

因此,在甜瓜生产中,不能盲目施用碳铵、尿素等化肥,否则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还会降低甜瓜的品质。

5 人工授粉
甜瓜生产前期温度低,雌花开放时需人工授粉。

方法是11:00前取当日开放的雌花,去掉花瓣,将雄蕊的花粉在雌蕊的柱头上轻轻涂抹,留瓜后2片叶摘心;或在开花的前一天或开花当天,用坐果灵5~10 g加水1~2 kg涂抹果柄,也可用甜瓜专用坐果灵一号或甜瓜专用膨果剂喷瓜胎,促使坐果。

在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于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进入膨瓜期),开始选留瓜,留瓜原则是瓜形圆整、无畸形、符合品种特性,当幼瓜长至重约250 g时,应
及时吊瓜,即将瓜用细绳吊于支架上即可。

6 整枝留果
单蔓整枝时,主蔓上10节前的子蔓及早抹去,选择第10~13
节位的子蔓坐瓜,每株留瓜1~2个;双蔓整枝时,选留2条子蔓上第8节后的孙蔓坐瓜,8节前的孙蔓全部抹去,每株留瓜2~4个。

在瓜蔓生长至30 cm左右时即可搭架绑蔓,用尼龙草绑在横梁上,将瓜蔓向上牵引,采用弯曲绑蔓法,不但节省空间,还可缓和主蔓长势,促进坐瓜。

一般每隔5节绑1道,部位在叶柄下部。

或用细竹竿等搭成单篱形支架[4]。

当棚顶高2.2~2.3 m时,瓜蔓或架高可控制在1.7 m左右,与棚顶之间应留50 cm左右的空间,以利空气流通。

7 肥水管理
定植至伸蔓前控制浇水,水分过多会影响地温提高和幼苗生长;伸蔓期,可施1次氮肥,适当配合磷、钾肥,可施尿素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施肥后随即浇水;开花后7 d内控制水分,防止植株徒长影响坐果;幼瓜鸡蛋大小时,可追施硫酸钾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随水冲施。

此后隔7~10 d再浇水。

双层留瓜时,在上层瓜膨大期再追施第3次肥。

除施用速效化肥外,也可在膨瓜期随水冲施腐熟鸡粪肥、豆饼等,一般施用量为3 750
kg/hm2。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疫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等,
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潜叶蝇等。

防治疫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雾、灌根或用药剂原粉调湿后涂抹病部;防治白粉病用粉锈宁、多硫悬浮剂叶面喷雾;防治细菌性叶斑病选用农用链霉素或dt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霜霉病用多菌灵、代森锰锌、克露等喷雾。

防治蚜虫、潜叶蝇选用乐斯本、虫螨克等低毒高效低残留药剂防治。

9 适时采收
早甜瓜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采收,6月底结束,采收时要有足够成熟度,以保证商品质量。

成熟天数为西薄洛托40~50 d,伊丽沙白30~50 d。

当花纹清晰,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瓜柄附近的茸毛脱落,脐部开始发软时即可采收。

采收应在清晨进行,采收后存放在阴凉处。

10 参考文献
[1] 孙裕建,周小军,马赵江,等.三棚搭配早春薄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6(6):82-83.
[2] 张光明,章万顺.早春茬大棚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1(2):12.
[3] 李太山.薄皮型厚皮甜瓜翠玉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1,24(4):50-52.
[4] 吴永成,郭军,祖艳侠,等.早春厚皮甜瓜大棚吊蔓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5(4):83-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