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股东利益分析一、普通股每股收益一般地,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每股收益(EPS)= (净收益—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说明: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它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流通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
分母之所以要取加权平均值,是因为,分子(利润)是“全年”实现的。
同时,分母(流通在外的股份数)则在年内可能有变化——如:因形成库藏股而减少,因新股发行而增加。
比如:月份股数01.1 1000万股10.1 1000+500=1500万股12.31 1500万股01-09月份: 1000万股10-12月份: 1500万股加权平均值:1000×(9/12)+1500×(3/12)例1:某公司某年实现净收益为100000元,优先股股利为10000元,该年年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有10000股,并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1日新增发行普通股2000股和3000股,那么,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为:10000股× 6个月/12个月 + (10000+2000)× 3个月/12个月 +(12000+3000)× 3个月/12个月 = 11750(股)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为:(100000 — 10000)/ 11750 = 7.66如果发生股票分割和/或分发股票股利,就会导致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这时,就必须对以往所有可比的每股收益数字进行追溯调整。
比如:股数: 1000股一分为二 2000股EPS: 0.5元/股 0.25元/股追溯调整EPS: 0.25元/股例2:续上例,假设该年12月31日发生2 :1的股票分割,那么,分母(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就比原先增加1倍,即变成23500股(=11750 × 2)(调整计算以前年度每股收益时,分母也应该为23500股)。
那么,该年的EPS即为:3.83元[=(100000 —10000)/ 23500]。
以上讨论的是“简单”资本结构情形下的EPS计算问题。
在有些企业,资本结构可能要更“复杂”些,即在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之外,还包括准普通股。
这将导致普通股EPS的稀释。
当这种潜在的稀释作用相当显著时,就有必要调整计算每股收益。
(一)、原始每股收益所谓原始每股收益,是指只有当发行在外的那些“准普通股”很可能增加未来普通股股数,并将导致前述“简单”每股收益下降时,才认定稀释确实发生的EPS调整计算方法。
1、先考虑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
例3:续上例,假设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选购权约定,其持有人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普通股票2000股,再假设当年普通股票的平均市价为每股16元,那么,如果股票选购权兑现成普通股,其所导致的差额股数计算如下:股票选购权约定可购买股数: 2000按当年平均市价可购买股票数:所获收入/年平均股价 = 2000×10/16 = 1250差额股数: 750(不会产生利润)将差额股数计入分母,即可计算出原始每股收益为3.71元[=(100000—10000)/(23500+750)]。
2、再考虑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如果还有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则须通过“实际收益率测试”来确定是否应将它们的潜在稀释性包含在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
标准:当债券投资的收益率<AA级债券投资收益率的2/3时,可认为债券持有人非常可能把债券转换为普通股。
例4:续前例,假设还包括债券50000元,年利率10%,这些债券面值为1000元,共50张。
假设债券的发行收入为50000元,可转换成普通股票5000股;每年支付利息5000元(=50000 ×10%)。
如果所得税率为25%,公司用于支付利息费用的净值就是3750元[=5000×(1—25%)]。
那么,考虑了可转换债券的稀释性之后的原始每股收益即为3.21元[=(90000 + 3750) /(23500+750+5000)]。
(二)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上的差别主要有二:1、股票选购权与购股证:* 如果年末市价低于年平均市价,则其计算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无异。
*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年平均市价,则在计算中使用年末市价,所计算出的完全稀释每股收益将比原始每股收益更为保守。
例4:接上例,假设普通股年末市价低于平均市价,从而完全稀释的EPS与原始EPS相同 ,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平均市价,比如为20元,那么差额股数则为1000股(=2000 — 2000×10 / 20)。
这样,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即为: 3.67元[=90000 /(23500+1000)]。
2、对于可转换债券,不进行实际收益率测试。
除非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会提高EPS,否则,在计算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时,总是要将可转换债券包含在内。
在上例中,由于可转换债券已经包含于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故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与原始每股收益相同,即也是3.21。
二、其他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一)、市盈率(价格/收益比率)市盈率 = 每股市价 / (完全稀释后的)每股收益通常用于衡量公司未来的获利前景——意味着公司发展前景较好指标值高风险大意味着公司发展前景不好指标值低风险小当每股收益为负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假如:股价EPS市盈率1元0.001元/ 股10001000元1元/ 股1000100元1元/ 股100当处于极端值时,人们会预期相反的变化。
(二)、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率= (净收益—全部股利)/ 净收益该比率反映留存收益占经常性收益之比。
如果将收益误认为等同于现金,则该比率很容易被误解。
通常,成长中的企业该比率会较高。
(三)、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 (完全稀释后)每股收益该比率与留存收益率一般是此消彼涨的关系,但是,当公司发行大量优先股时,优先股股利对留存收益率的计算有重要影响。
(四)、股利率(股利/市价比率)股利率= 普通股每股股利……采用了尽可能小的数普通股每股市价……采用了尽可能大的数分母采用现行市价,反映了占用在股票资金上的机会成本。
所以股利率是一个非常小的百分数。
(五)、每股账面价值每股账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该比率是否以及有多大的分析意义,主要取决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或市场价值。
每股净资产每股市价两者有差异是必然的,但如果两者背离很高,说明每股市价水分太多。
账外资产的存在原因资产的实际价值≠账面价值股票市价反映了预期,每股净资产则反映历史成本第九章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领域一、现金流量分析(一)、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结构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关于公司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现金状况变动的“原因”。
流入:销售,收款进度营业活动流出:采购,付款进度流入:新融资现金状况变动筹资活动流出:付息,分红,还债,减资流入:收到红利及利息,出售资产投资活动流出:新的投资(二)、现金流量分析主要财务比率1、营业现金流量 / 流动负债2、营业现金流量 / 债务总额3、每股营业现金流量4、营业现金流量 / 现金股利说明:•相对而言,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不够成熟。
•指标没考虑筹资、投资涉及的现金流量,只考虑了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
1、营业现金流量 / 流动负债该比率反映用营业现金流量偿还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及流动负债)的能力。
该比率值越高,企业流动性就越强。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子都是时点数(存量)。
营业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分子都是时期数(流量)。
2、营业现金流量 / 债务总额该比率是第一个比率的扩展,反映用营业现金流量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
3、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例如: EPS=0.5元/股每股营业现金流量=0.3元/股背离原因:•有大量应收账款•指标仅包括营业现金流量,实际中可能还有融、投资流量。
4、营业现金流量 / 现金股利该比率反映的是公司用年度营业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
比率值越高,表明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越稳健。
如果比率<1,说明股利支付太多,超出现金流量。
二、财务比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一)、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比率重要性程度衡量的主要方面债务/权益比率 8.71 长期安全性流动比率 8.25 流动性现金流量/本期到期长期债务 8.08 长期安全性固定费用偿付率 7.58 长期安全性税后净利润率 7.56 获利能力利息保障倍数 7.50 长期安全性税前净利润率 7.43 获利能力财务杠杆系数 7.33 长期安全性存货周转天数 7.25 流动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7.08 流动性说明:银行在企业所将实现的利益是有限的,利益的有限性和风险的无限性决定了它将特别关注贷款的安全性而不是盈利性。
(二)、贷款协议中最常出现的财务比率比率出现26%以上百分比衡量主要方面债务/权益比率 92.5 长期安全性流动比率 90.0 流动性股利支付率 70.0 *现金流量/本期到期 60.3 长期安全性长期债务固定费用偿付率 55.2 长期安全性利息保障倍数 52.6 长期安全性财务杠杆系数 44.7 长期安全性权益/资产 41.0 *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36.1 长期安全性速动比率 33.3 流动性(三)、公司总会计师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比率比率重要性等级衡量的主要方面每股收益 8.19 获利能力税后权益收益率 7.83 获利能力税后净利润率 7.47 获利能力债务/权益比率 7.46 长期安全性税前净利润率 7.41 获利能力税后总投入资本7.20 获利能力收益率税后资产收益率 6.97 获利能力股利支付率 6.83 其他价格/收益比率 6.81 其他流动比率 6.71 流动性说明: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主要考虑如何去满足股东的要求,所以更重视获利能力比率。
(四)、公司目标中常用主要财务比率比率在目标中出现公司百分比衡量主要方面每股收益 80.6 获利能力债务/权益比率 68.8 长期安全性税后权益收益率 68.5 获利能力流动比率 62.0 流动性税后净利润率 60.9 获利能力股利支付率 54.3 其他税后总投入资本 53.3 获利能力收益率税前净利润率 52.2 获利能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7.3 流动性税后资产收益率 47.3 获利能力说明:公司目标中常用主要财务比率呈现出“四平八稳”的特点,因为任何组织在设计目标时总是设想的很周到。
(五)、注册会计师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比率比率重要性等级衡量的主要方面流动比率 7.10 流动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94 流动性税后权益收益率 6.79 获利能力债务/权益比率 6.78 长期安全性速动比率 6.77 流动性税后净利润率 6.67 获利能力税前净利润率 6.63 获利能力税后资产收益率 6.39 获利能力税后总投入资本收益率 6.30 获利能力存货周转天数 6.09 流动性说明:注册会计师更重视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