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经信委副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市经信委副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2018年市经信委副主任述职述廉报告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委党组工作部署,我与产业政策和对外合作处、产业园区发展处、信息化处、信息安全处以及新兴产业处、技术改造处的同志一道,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在思想和业务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学习调研今年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按时参加主任办公会、委务会和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

今年先后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举办的“四川省两化互动研讨班”、“四川省智慧城市高级论坛”的培训;先后深入六个县(市、区)、XX经开区经信局、部份产业园区和20多户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企业及省、市重点项目企业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协调推动业务工作。

二、认真履职尽责今年11月下旬前,分管产业政策和对外合作处、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处、信息化处和信息安全处;委领导分工调整后,分管新兴产业处、信息化处和信息安全处,协助蒲主任分管技改处。

一年来,团结带领分管处室的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全年重点工作和阶段性中心工作,通过处室同志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一)产业政策和对外合作方面的工作1、申报确认“西开政策”按照《省经信委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确认工作的通知》(川经信产业【2011】416号)要求,下发文件宣传政策,集中时间组织申报,组织各县(市、区)经信局开展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的申报确认工作,今年共为85户企业办理确认手续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未来五年每年将为这批企业减免税收达2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调研指导生产性服务业今年先后带领分管处室深入旌阳、广汉、XX、绵竹、经开区20余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协调服务,指导项目。

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推荐东立达物流、二重万路运业等4家企业申报今年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其中3家企业获得共计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年内还组织东力投资、华宇瑞得等3户企业申报今年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同时组织符合条件的13户企业完成明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网上入库申报工作;组织二重万路运业、金广集团申报了明年四川省重点物流项目。

通过帮助企业抓机遇促发展,不断培育生产性服务功能示范区和示范企业的,逐步改善我市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局面。

3、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今年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联合XX经信局赴浙江、广东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经实地考察,同浙江温岭老百姓泵业、深圳腾海科技达成投资协议,落户XX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计划投资6000万元和3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省级部门联系,带领产业政策和对外合作处负责人专程到省经信委进行工作对接,就开展厅市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汇报联系,在重点项目引进方面争取获得支持,并与XX市经信委就“飞地园区”落户XX事宜进行友好磋商,向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4、组织筹备西博会和泛珠大会今年第十三届西博会的参展准备工作中,我委早准备、早介入,按市政府和省组委会要求,组织召开二重、东汽等重点企业会议,安排落实图片资料,动员广汉储能技术企业和XX航空制造业,收集完成参展图片资料,在西博会XX展馆展示了XX工业的良好形象。

会后专门召开县(市、区)经信局分管局长、委内处室负责人会议专题部署西博会工业签约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将92个签约工业项目梳理分解后,明确下达到各县(市、区)和委内相关处室,要求市县两级经信部门高度重视,提前介入、跟踪配合,做好服务,为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创造条件。

今年第八届泛珠大会是我市历届参会人员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我委是主要承办单位,按市政府下发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XX市筹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组成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家德为团长、市政府姜俊副秘书长和市经信委主任蒲正为副团长、我为秘书长,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经信局、招商局、旅游局、产业园区等单位 57名代表为成员的XX代表团,我委协调落实市旅游产品展览中心组织XX本地名优产品参加了大会展销活动。

泛珠大会期间我市签约8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75.65亿元,涉及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在重点旅游招商项目推介会上我市推出旌阳孝泉XX、绵竹汉旺遗址、广汉松林桃花、中江芍药谷、XX马井镇5个重点旅游项目,项目投资规模达29.8亿元,会议期间还与香港、海南3家旅游投资公司进行合作对接,通过精心组织,达到了收集信息、宣传XX、交流合作的目的。

(二)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方面的工作1、产业园区基础稳固、前景可观1-9月,全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主营收入1206亿,同比增长9.9%。

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0亿,同比增长10.35%,实现利润73亿元,比上年下降3.9%;利税总额153亿元,同比提高13.33%,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成为推动我市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按照我市产业园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18年,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将达到226.22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27.72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431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3.22倍;销售收入达到406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3.58倍;利税达到525.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3.3倍;其中利润达到37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4.4倍。

将全面建成7个超百亿工业园区,其中:确保2个千亿园区;力争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集中度达到80%,成为推动我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的强劲动力。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优势载体,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园区土地在未来一个时期会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土地要素对园区扩面和项目落地的约束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为此,我委保持与市国土局密切配合,及时提供、有序安排落实年度重大工业项目用地计划。

今年还陪同省经信委领导对我市工业用地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并随机选取2个产业和10户企业开展抽样调查,努力为园区发展营造好的环境条件。

2、做好园区发展项目资金申报管理今年,我委专门开展园区项目申报培训,从建设开发平台和公共专业物流平台方面组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省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我市园区建设的支持,我市获得第一批省级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1800万元。

我委编制的XX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也申报了今年省上的第二批园区发展资金项目支持。

市级产业园区发展资金项目,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支持8个符合园区发展导向的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园区的建设。

资金使用的管理监控工作与申报工作同等重要。

为此,全面开展了18年使用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的自查督查,掌握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情况,深入调查分析资金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料手续齐备、资金管理使用合规、实施进度有效推进、项目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全市产业园区统计监测工作,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加强数据上报督促,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园区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同时,我委还组织编制了全市产业园区年鉴和委内工作专刊,展示成就,总结经验,提供信息,全面系统分析评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和重大举措。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园区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18年度优秀工业园区和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的通报》,年底对全市园区进行考核奖励。

(三)信息化方面的工作1、开展信息化项目申报评审今年在“两化融合”项目申报中,共组织向国家工信部推荐企业3家,向省经信委推荐企业49家,有8家企业进入答辩程序,其中XX亚科智能申报的国家产业振兴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800万元。

制定XX市信息化和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作为年度专项资金申报、评审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指导县(市、区)和企业申报工作,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8个重点项目现场复查,核实一致性,今年共有9个机关、16家企业申报的30个项目进入评审程序,最终评定出17个资助项目予以支持,使用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共计120万元。

2、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今年,调整充实了XX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下发了XX市信息服务业18年实施计划,组织开展全省性中小企业信息化“翔计划”行动,年底正式启动“智慧XX”规划编制工作,从面上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

近两年机构改革后,市委办、政府办、市经信委、市保密局、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等部门从事信息化管理应用的人员总数都得到明显加强,市级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协同推动党政机关的信息化和“两化融合”工作,全市城乡基层信息化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项目评审、方案论证和技术咨询,协调支持了市城管执法局数字城管、市工商局社会信用体系、市林业局林产交易、市教育局标准化考点、市卫生局卫生信息化、市政法委创新社会管理、市建设局建筑工地安全视频监控、市政府应急指挥、市公安局流动人口和旅馆登记等一批新的跨部门的社会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特别是我委前期深度参与、积极主张的XX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一期工程,今年已建成运行,近30个市级部门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建共享。

目前,覆盖全市财政拨款单位的金财网运行良好;公安、交警、城管、应急等部门建立的视频系统开始实现共享;今年市级中心机房完成全面改造,数据中心设备实现系统性升级,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延伸,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市的电子政务内网实现全市党政机关全覆盖,满足机关公文和信息交换,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级机关全覆盖,县级机关和乡镇部分覆盖,满足政府信息公开报送、全市协同办公、远程办公和邮件系统等对公众服务,具备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条件,服务所有机关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也已上线使用。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覆盖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分县(市、区)已延伸到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便民体系;市和各县(市、区)均已经开通电子政务大厅,方便市民网上办事及查询;由市政府主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市招商局承办的“投资XX”综合服务平台,实现XX投资环境展示、投资动态发布、投资咨询在线发布及投资项目办理的动态监督,为市民、投资者提供服务;XX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网上招投标以及政府采购项目、国土资源交易项目、国有资产交易项目等招拍挂的公示公告,具备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辅助评标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