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化剂危险特性表

催化剂危险特性表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眼部接触:用流动的清水清洗至少15分钟。
误服:立即漱口,并和大量的水,引吐,就医。
针对症状治疗。
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如果有扬尘,应佩戴过滤式口罩。
手防护:合适的化学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化学防护服,防护靴。
其他防护:操作时不能进食,饮水或吸烟。换班后应洗手和洗脸,之后才能休息。
标识
中文名:催化剂(氧化铝,一氧化镍,镍混合物)
英文名:1-Butylene;α- Butylene
分子式:
分子量:
UN编号:
CAS号:
危规号:
危险性类别: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气味的黑:约0.8(堆)
临界温度℃:无
沸点℃:无
相对密度(空气=1):1.93
临界压力MPa:无
熔点℃:无
相对密度(水=1):1.6(堆)
临界温度℃:无
沸点℃:无
相对密度(空气=1):无
临界压力MPa:无
饱和蒸汽压kPa:无
燃烧热(kJ/mol):无
溶解性:不溶水
燃烧
爆炸
危险

燃烧性:一般不燃
火灾危险分类:戊
闪点℃:无
爆炸极限V%:无
自燃温度℃:无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CO,CO2,金属氧化物
接触
限值
无限值。
毒性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较大,且有长期影响。
健康
危害
无危害。
急救
措施
吸入: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进行清洗。
眼部接触:立即用水清洗眼脸以下部位,至少15分钟。
误食:立即清洗口腔。
防护
工程控制:避免形成扬尘,现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半幅面罩,内含P2(EN143)过滤颗粒。
吸入:如果大量吸入,应及时就医。
误服:喝大量的水。如果意识清洗,让其正常呕吐,但不要引吐。清洗口腔并立即就医。
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配有P1型过滤器的呼吸器。
手防护:防化学手套,全接触/喷洒接触:丁腈橡胶,0.4mm厚,损坏时间>480分钟。
眼睛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正常情况下无要求。
其他防护:温水和肥皂清洗。
催化剂危险特性表
表12-1活性碳-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活性碳
英文名:activated carbon
分子式:C
分子量:12
UN编号:1362
CAS号:7440-44-0
危规号:
危险性类别:4.2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黑色固体
熔点℃:无意义
相对密度(水=1):0.4-0.7
临界温度℃:无意义
沸点℃:无意义
危险特性:湿活性炭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氧气,对于装有活性炭容器,以及封闭或限制的空间中的检修工有相当的危险。在进入该类空间之前,应进行针对低含氧量区域的采样及相应程序工作。与空气中传播的颗粒接触会对眼部产生刺激并影响呼吸系统。
灭火方法:常规灭火方法,采用水喷淋,CO2,泡沫或者干粉灭火。
灭火剂:水喷淋,CO2,泡沫或者干粉
相对密度(空气=1):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无意义
燃烧热(kJ/mol):
溶解性:可能部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溶解
燃烧
爆炸
危险

燃烧性:可燃
火灾危险分类:丙
闪点℃:
爆炸极限V%:
自燃温度℃: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聚合危害:无
禁忌物:强氧化剂如臭氧,液体氧化剂,氯和高锰酸
眼睛防护:建议使用安全眼镜或者护目镜。
身体防护:长袖工作服。
其他防护:保证洗眼器可以使用。在休息和结束搬运时洗手。污染的衣服在使用前应清洗。
泄漏
处理
仔细彻底清洁并且使用铲子在容器内进行处理。溢出地清除。如果出现泄露,按照当地和该国的规章进行报告。
包装与运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小于3m3进行包装。
饱和蒸汽压kPa:无
燃烧热(kJ/mol):
溶解性:强酸中溶解。
燃烧
爆炸
危险

燃烧性:不燃
火灾危险分类:戊
闪点℃:无
爆炸极限V%:无
自燃温度℃:无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
聚合危害:无
禁忌物:强氧化&还原剂,有机蒸汽和强酸。
危险特性:物料卸放可能产生火花。在火灾工况下,羰基化的镍能产生泡沫。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进行灭火。
灭火剂:采用周围环境使用的灭火剂。
接触
限值
惰性尘埃限值(呼吸):10mg/m3。
惰性尘埃限值(进入牙齿):3mg/m3。
毒性
无毒性。
健康
危害
正常工业卫生操作情况下,无负面反应。由于扬尘,可能造成眼部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急救
措施
眼部接触:立即用水清洗眼睑以下部位至少15分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
泄漏
处理
收集未被污染的材料,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采用机械方法收集污染的材料,装进干净的容器内,然后按照当地法规要求处理。避免扬尘。
包装与运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避免扬尘。容器手柄注意防止其磨损。失去效能的催化剂直接接触空气会自己升温。存储容器应密封干燥。
陆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均为无危险货物。
表12-6DPT 116-危险特性
接触
限值

毒性
LD50:>100mg/kg(小鼠)LC50:>64.4mg/l(小鼠)
健康
危害
该产品的物性可能造成眼部的刺激。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及水清洗;眼部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少15分钟。
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现场通风排风装置,或者在大量颗粒形成时建议使用许可的颗粒过滤器。
手防护:建议使用防护手套。
临界压力MPa:无
饱和蒸汽压kPa:无
燃烧热(kJ/mol):无
溶解性:不溶于水。
燃烧
爆炸
危险

燃烧性:不燃
火灾危险分类:戊
闪点℃:无
爆炸极限V%:无
自燃温度℃:无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
聚合危害:无
禁忌物:无
危险特性:产品本身不燃。失去效能的催化剂直接接触空气会自己升温。
灭火方法:与周围环境采用相同的灭火方法。
沸点℃:无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压力MPa:无
饱和蒸汽压kPa:无
燃烧热(kJ/mol):
溶解性:
燃烧
爆炸
危险

燃烧性:不燃
火灾危险分类:戊
闪点℃:无
爆炸极限V%:无
自燃温度℃:无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无
聚合危害:无
禁忌物:无
危险特性:不燃固体。
灭火方法:与环境相适应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无特殊要求,与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手防护:佩戴防化手套。
身体防护:采用医生仍可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呼吸系统防护:应按照通过的标准使用尺寸合适的空气进化型或者自给式呼吸器。建议:多重-气体/蒸汽过滤器。不建议:除颗粒口罩,颗粒过滤器。
其他防护:从通风系统和工艺设备的排风应进行检测,并确保它们满足环保规范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应采用烟气的清洗器,过滤器和对工艺设备的工程改造来减少排放,以满足接触限值。
急救
措施
眼部接触:用水清洗,然后就医。
吸入:将受害人移动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有知觉的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无知觉的赶紧就医。
皮肤接触:用水清洗。
误食:用水清洗口腔,避免呕吐,如发生应将头部放低,防止呕吐物进入肺部。
救助人员:误直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防护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眼睛防护:佩戴安全防护面罩。
其他防护:在操作之后应彻底清洗手部,前臂和脸部。否则不能进食,吸烟以及如厕。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来处理潜在污染的衣物。污染的工作服不能带出工作场所。工作服再次使用前应清洗。确保洗眼器和安全洗淋器应靠近工作常作。
泄漏
处理
确保足够的通风。如果空气中含有尘埃,应使用自给式呼气装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不要将冲洗水排至地表水体和生活污水管道内。机械收集,避免产生粉尘。将其收集在适当的容器内。彻底清洁污染表面。
急救
措施
吸入:立即就医。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如果需要让有经验的人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无意识,应送至医疗单位。
皮肤接触:立即就医。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至少15分钟,同时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眼部接触:用清水清洗眼睑下部至少10分钟,如果眼部刺激感还有应就医。
误服:立即就医。清洗口腔。喝大量水,不要引吐。如无意识应立即送往医院。
泄漏
处理
将容器搬离泄露区域。从泄露区上风向进入。避免进入下水道,河道,地下室或者被限制的区域。真空或者清洁材料及地点应指定,并用标签指定废物容器。使用不产生火星的工具和防爆设备。将废物交给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包装与运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1(6.1)
包装类别:
运输限值:客货两用飞机,数量限值:15kg,包装指示:415;货运飞机,数量限制:50kg,包装指示:417
手防护:佩戴化学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在正常操作情况下无特殊要求。
其他防护: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
泄漏
处理
不要让冲洗水进入地表水或生活污水管。
拿起未被污染的材料用于进一步的生产。使用机械拿起污染的材料,将其放入清洁容器,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