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1. 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以下疾病,除了: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失血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2. 铅中毒时红细胞最常见的形态异常是:A. 嗜碱性点彩B. Howell-Jolly 小体C. Cabot 环D. 嗜多色性红细胞E. 红细胞大小不均3.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最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多发性骨髓瘤E. 再生障碍性贫血4.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9A. 4.0x10 /L9B. 2.0x10 /LC. 1.5 x109/D. 1.0 x109/LE. 0.5 x109/5.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失血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6.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除了丄A. 病毒性肝炎B.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 结核病D. 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E. 淋巴瘤7•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疾病,除了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 结核病C.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D. 单核细胞白血病E. 疟疾8. 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最常见于: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 海洋性贫血C.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D.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E.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9. 酸溶血试验阳性最常见于: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 海洋性贫血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10. Coombs试验阳性最常见于: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 海洋性贫血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11. 正常骨髓增生度为:A. 增生明显活跃B. 增生活跃C. 增生极度活跃D. 增生减低E. 增生极度减低12. 正常骨髓中,红系占有核细胞百分率为:A. 10%左右B. 20%左右C. 30%左右D. 40%左右E. 50%左右13. 粒红比值正常可见于以下疾病,除 _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多发性骨髓瘤C. 红白血病D. 巨幼细胞性贫血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最有可能是: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 急性溶血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15. NAP活性增强最可能是: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病毒感染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6. APTT延长、PT正常不能排除:A. 循环中有抗凝物质B. 纤维蛋白原缺乏C. 凝血因子n缺乏D. 凝血因子v缺乏E. 凝血因子X缺乏17. 以下检查结果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是:A. APTT正常B. 出血时间延长C. 束臂试验阳性D. 凝血时间延长E. 血块退缩不良18. 重症肝病引起的出血,下列哪项错误:A. 出血时间延长B.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 APTT延长D. 凝血酶时间延长E. 以上都不是19. 单纯血管异常最可能出现异常的试验是:A. 束臂试验B. 出血时间C. APTT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E. 凝血时间20. 外源性凝血途径障碍时,最可能异常的试验是:A.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B. 出血时间C. 凝血时间D. APTTE.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多选题1 •红细胞变形性减低可见于以下疾病:A. 遗传性球性细胞增多症B. 镰状细胞贫血C. 糖尿病D. 高脂血症E. 心肌梗塞2. 粒红比例增高见于:A. 溶血性贫血B. 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 红白血病D. 急性化脓性感染E. 病毒感染3. 下列抗凝剂中哪些是与钙离子结合而起到抗凝作用的?A. 草酸钠B. 草酸钾C. 枸缘酸钠D. 肝素E. 乙胺四乙酸二钠4•据国内标准,Hb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A成年男性低于120g/LB. 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110g/LC. 妊娠期<100g/LD.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5.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A. 红细胞生成减少B. 红细胞破坏过多C. 红细胞丢失过多D. 骨髓造血障碍E.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6. 以下贫血属于生理性贫血的有:A. 老年人B. 妊娠中后期C. 肺心病D. 高原地区居民E. 肾癌7. 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细胞增多:A. 化脓菌感染B. 急性心梗C. 急性溶血D. 消化道大出血E. 非白血性白血病& ESR增快可见于:A风湿热活动期B. 手术创伤C. 心绞痛D. 恶性肿瘤E. 多发性骨髓瘤9. 缺铁性贫血时:A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性B. 治疗前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 铁剂治疗有效时,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D. 铁剂治疗1周时,血红蛋白开始上升E铁剂治疗无效,说明患者有是缺铁性贫血10.可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的疾病有:A. 白血病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脾功能亢进D. 溶血性贫血E. 类脂质沉积病11. 粒系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规律为:A. 胞质由大变小B. 核质比例由高到低C. 核仁由清晰到消失D. 胞浆量由多到少E. 颗粒由无到有12.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A. 正常儿童及青年B. 各种贫血C. 白血病D. 脾功能亢进E. 骨髓增殖性疾病13. 骨髓增生减低常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 粒细胞减少症C. 骨髓纤维化D. 正常老年人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 红细胞系增多见于:A. 溶血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巨幼细胞性贫血E. 失血性贫血15. 粒红比例增高见于:A. 溶血性贫血B. 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 红白血病D. 急性化脓性感染E. 病毒感染16. 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见于:A.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 恶性淋巴瘤C.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粒细胞缺乏症17.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见于:A. 急性化脓性感染B. 病毒感染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类白血病反应18.可见糖原染色阳性反应的疾病有: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 红白血病E. 再生障碍性贫血19.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的疾病: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失血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20. 血小板的出血作用有:A. 粘附、聚集B. 释放 ADP ATPC. 释放5-HTD. 促进凝血因子合成E. 释放血小板第4因子答案:一、单选题、单选题1. 显微镜下血尿是指尿液外观无血色,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为:A. 1 个 /HPB. 2个/ HPC. 3个/ HPD. 4 个/ HPE. 5 个/ HP2. 下列疾患可出现血尿,除了:1、E 2 、A 3 、D 4 、C 5 、E 6 、 B 7 、A 8 、A 9 、 B 10 、 D 11 、 B 12 、 B 13 、D 14 、 D 15 、 C 16 、 A 17 、 D 18 、 E 19 、 A 20 、 E 二、多选题 、 ABCDE 2 、 CDE 3 、 ABCE 4 、 ABC 5 、 ABC 6 、 AB 7 、 ABCD 8 、 ABDE 9 、 ABC 10 、 ABE 11 、 BCE 12 、 ACE 13 、 ABCD 14 、 ABDE 15 、 CDE 16 、ABC 17 、 ADE 18 、 BCD 19 、ACDE 20、 ABCEA. 肾结核B. 肾肿瘤C. 肾结石D. 急性肾小球肾炎E. 以上都不是3. 蛋白尿是指尿内蛋白质含量增高,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大于:A. 5mg/24hB. 15mg/24hC. 50mg/24hD. 150mg/24hE. 250mg/24h4. 下列疾患可发生蛋白尿,除了: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 肾病综合征C. 急性肾小球肾炎D. 妊娠中毒症E. 以上都不是5. 下列何者属于肾小球性蛋白尿:A. 免疫球蛋白轻链尿B. 尿液中B 2微球蛋白明显增多C. 3 2微球蛋白与白蛋白明显增多D. 白蛋白与igG均明显增多E. 尿液肌红蛋白明显增多6. 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A.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B. 肾盂肾炎C. 发热D. 肾病综合征E. 多发性骨髓瘤7. 符合非选择性蛋白尿特点者为:A. 3 2微球蛋白与白蛋白同时增多B. 3 2微球蛋白与igM均增多C. 3 2微球蛋白与溶菌酶同时增多D. Tamm-Horsfall蛋白明显增多E. 血红蛋白增多8. 下列何者为尿液检查的异常检查:A. 尿量1500ml/24hB. 尿比重波动于1.010 ± 0.003/24hC. 尿糖1mmol/24hD. 镜检尿沉渣,偶见白细胞E. 少量扁平上皮细胞9. 属于肾性糖尿者:A.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尿糖阳性B. 肢端肥大症患者尿糖阳性C.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尿糖阳性D. 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E.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10. 可能出现乳糜尿的疾患是:A. 钩虫病B. 丝虫病C. 蚕豆病D. 肾盂肾炎E. 膀胱癌11.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正常参考值为:A. 20s 40ml/minB. 60s 80ml/minC. 80s l20ml/minD. 100s 130ml/minE. 120s 140ml/min12•临床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时,常选用的肾功能试验是:A. 菊粉清除率B. 尿渗量C. 浓缩稀释试验D. 酚红排泌试验E. 内生肌酐清楚率13. 下列结论中何者的错误的:A. 急性肾盂肾炎内生肌酐清楚率明显降低B. 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楚率降低C. 慢性肾功能不全内生肌酐清楚率明显降低D. 慢性肾炎普通型内生肌酐清楚率常降低E. 肾病综合征内生肌酐清楚率可偏高14. 昼夜尿比重试验结果为:24h尿量约为2300ml ,12h夜尿量1500ml,各次尿比重均在1.010 左右,可见于: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慢性肾盂肾炎晚期D. 高血压病早期E. 以上都不是15. 酚红排泌量15分钟时为10% 2h总量为40%可能为何者所致:A. 肝胆疾患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慢性肾盂肾炎并肾功能不全D. 急性肾小球肾炎E. 以上都不是16. 慢性肾炎并尿毒症时,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QCP检查结果可为:A. BUN 升 高,COCP 升高B. BUN 降低, CQCP 升高C. BUN 正常, CQCP 升高D. BUN 升高,CQCP 降低 E. BUN 正常, CQCP 正常XX 男性,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