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庸风暴”领导案例分析题解析案情简介:2011年开年以来,全国不少省市先后掀起了“治庸风暴”。
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4月6日开始高调开展的“责任风暴”、“治庸计划”。
该市“治庸办”,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
不只是中部的武汉,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山东、山西、湖南、浙江、江苏、新疆等地部分地区,近一年来,均开展“治庸治懒”行动。
至少5年前,我国即有“治庸风暴”。
2006年2月13日,人民网时政频道以《治庸风暴袭卷全国“混混官”日子到头了》为题,搭建专题,介绍当时全国各地,如安徽安庆市、湖北沙洋县、重庆市、深圳市、兰州市等,“问责行政首长”,掀起“责任风暴”、“效能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的情形。
从密集治理腐败,再前移到治理“庸官懒政”,专家认为,各地此举值得肯定。
此外,专家也指出,“治庸风暴”早已有之,但大多沦为“一阵风”。
如何将“一阵风”变成长效机制,正在考验各地官员的政治智慧。
在武汉市,他们将“责任风暴”、“治庸计划”分4个阶段,其中第4阶段为“9月1日至12月底为建立机制阶段”。
而山东宁津县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纠风绝不是“一阵风”,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以建立长效机制。
纵观全国各地的“治庸风暴”,大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保障经济发展环境。
如武汉治庸,旨在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投资发展环境,故而剑指吃、拿、卡、要等50种损害投资发展环境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
湖南治庸,出台了《关于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顾名思义,为经济发展环境着想。
二是暗访及举报形式多样。
不少地方成立“治庸办”、“优化办”等,派出含媒体记者在内的暗访组,或者让刚毕业的大学生,乔装打扮去暗访。
此外,各地一般开通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电子邮箱等。
三是雷厉风行。
如,武汉市强调追责不搞“下不为例”,“不管是谁”,情节严重将遭免职。
山东宁津县则有7名“一把手”走上曝光台,且原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被撤职。
而在新疆,多个处室负责人被免去现职,下派基层挂职锻炼或轮岗交流。
四是新任一把手主导。
如山东省宁津县新任县委书记、纪委书记上任不久,该县即于去年5月底对政府人员刮起“治庸风暴”至今。
其他地区,如武汉市、山西省等地情况类似。
问题:1、请你分析“庸官懒政”的原因。
2、请你谈谈你“官员治庸”的对策?答题解析:第一问答案要点:庸官懒政”现象,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机关病”、“混混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上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见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等。
“庸官懒政”成为常见现象、吏治难题,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手握特权,难以监督,是产生“庸官懒政”的重要原因。
第二,职责不清,运转不畅,是“庸官懒政”产生的土壤。
有些地方部门,人员臃肿,“母鸡多了不下蛋”。
第三,竞争“短缺”,动力不足。
第四,问责“短路”,压力不大。
第五,考评“短腿”,活力不强。
从干部选拔、问责、考评机制上,反思“庸官懒政”产生的原因。
第二问答案要点:“庸官懒政”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阻碍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各项事业任务繁重,群众对我们有着更高的新期待。
根治“庸官懒政”现象势在必行。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持久化治庸。
避免“一阵风”现象。
二是让群众、媒体获得足够监督权。
三是将体制外的互联网络举报与体制内的官员考核结合。
四是加强教育,使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和政绩观。
【领导作风案例分析】怎样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强调我们党只有同人民结合起来,才能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种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信任,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法宝。
春节期间广泛开展的“走基层、送欢乐”活动,是新闻文艺工作者坚持群众路线,贯彻“三贴近”要求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扎根沃土、承接地气,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
只有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那种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却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的做法,只会越来越远离群众,成为离地的花草、空中的楼阁。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扎根基层群众的沃土,才能充分了解基层的改革实践,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把我们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只有承接基层的地气,才能深刻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我们既要善于解疑释惑、疏导情绪,也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办成舒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源头活水在基层,闭门造车难合辙。
基层的经验最鲜活,基层的措施最有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基层的大河中摸索“石头”,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金子”,才能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使路子越走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旺。
http://www.gongxuanwang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深入基层不能浅尝辄止,群众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坚持把感情融汇到基层、把镜头聚集到基层、把工作落实到基层,使走基层、下基层机制化、常态化,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事业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领导作风案例】机关“玩风”盛行案例分析【材料】:2011年新年刚过,在南京市召开的“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市长直指一些机关干部玩心太重,“掼蛋”成风,有的机关部门还组织“掼蛋”比赛,“为什么不比赛工作?不知组织者是怎么想的”。
一时间,“市长怒批机关掼蛋”成为众多媒体和网站的热门话题。
(《光明日报》2月17日)【问题】:请你结合材料评析。
【测评要素】:权力观。
【公选专家解析】:这里提到的“掼蛋”是在南京机关干部中盛行的一种扑克游戏,一些机关干部对这个扑克游戏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上班下班、饭前饭后都不忘打两把。
有的地方还在机关干部中搞这类扑克游戏的比赛,形成了奇怪的“掼蛋”文化。
机关部门“玩风”正有愈刮愈烈之势。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地政府机关在办公上都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这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电脑网络也带来了海量的娱乐项目,QQ聊天、偷菜、斗地主、网络游戏、电视电影等等都让人们应接不暇。
所以,在上班期间打开电脑,不自觉地随手一点就可能聊起了天、打起了牌、玩起了游戏。
在当前的机关干部中,这种上班时间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的情况更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机关部门。
狠刹“玩风”,加强机关作风纪律的完善和执行。
刹住这种“玩风”,首先要严格规范机关的各项工作纪律,健全完善对机关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有了制度关键的还是看落实,挂到墙上的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不难制定,能否严格执行才是关键。
要狠刹机关干部的“玩风”就要严格落实有关机关作风纪律的各项制度。
让“偷菜”的丢官,就是给我们的一个鲜活例子。
杭州余杭区纪委通报该区党政机关实施“五条禁令”的检查和处理情况,查到了若干干部上班时间炒股玩游戏的违规现象,其中一名副处级干部因上班时间玩“偷菜”游戏,已经辞去党内外职务。
区分“学”与“玩”,把业务工作和分开。
当然也不能把平时工作中需要的娱乐和上网一概而论为“玩”。
毕竟在工作中我们还是需要一种快乐的工作状态,需要劳逸结合,所以在非工作时间打打扑克、玩玩游戏、上网冲浪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
现在网络上的QQ、MSN、飞信等也正在成为我们办公交流所必不可少的工具。
合理调配好工作和娱乐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以便使自己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学会“淡定”,思想上要抵制娱乐的诱惑。
每个人都喜欢身心放松,都喜欢休闲的娱乐,在工作压力下思想的懈怠就会让人们放慢脚步。
人们的思想意识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大潮中面对的诱惑也不断增多。
当前,随着机关部门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在丰富的娱乐项目面前,许多机关干部不再“淡定”。
很多时候都是把持不住自己,不自觉的就干起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
所以,机关干部要坚定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明确自己的职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放到第一位,在上班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更要学会“淡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干部作风案例分析】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的态度在领导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无由的叹息:“我们‘被边缘化’了,所以工作难有起色。
”这个抱怨,似乎是工作没做好的恰当理由。
是不是有道理?可议。
边缘是相对中心而言的。
就像演一台戏,总会有人在舞台中央担当主角,也必须有人在一边从事辅助,还会有人在幕后,调音、打光、化妆、置景等等。
人人都居舞台中央,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幕前幕后这些岗位无关紧要。
要开演,恐怕一个都不能少。
所谓相对而言,是说边缘与否,跟岗位配置和工作特性无关。
优秀的音响师、化妆师、灯光师,都可以是中心,也未必比站在舞台中央的逊色。
术业有专攻,岗位无贵贱,不论从事什么工作,站在什么岗位,都可以是中心或主角。
在工作中,有没有边缘的情形?当然有。
有的单位和干部,工作长期不在状态,不见起色,乏善可陈甚至过失不断,自然不会无为却有位。
正如,一支球队排兵布阵,当然不会把技术不精、状态不佳、斗志不旺的运动员排上主力阵容。
不论认识上有怎样的差异,人心还是公道的:才干和功劳不会被埋没。
能不能成为主角,要用能力和业绩说话。
人们不会把信任和尊重无缘无故送给谁。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应该站在中央,成为主角或被重用,一定是经过长期不断努力,由小到大,由外到里,由边边角角走向中心地带。
那种认为有了地位、占了位置才有作为的想法,是认识上的颠倒,也有悖事物规律。
“被边缘化”大多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事实。
在大家看来,有的单位被赋予的任务已足够重要,有的干部被委派的工作已属量才适用,但这些单位和干部依然觉得被照顾得不够,重视得不够。
抱怨和不满,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期望得到更多的同情和关注。
然而,这种负面的心态不仅得不到同情和关注,反而会在怨天尤人中消磨工作热情和奋斗意志,自己把自己边缘了,甚至最终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