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用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背景:本人进入教师队伍的首站是在黔江区黎水镇中心校,当时觉得自己真正踏上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行业,急切想适应班主任工作,于是找校长开了后门。

当天第一节语文课,我在教室外巡视学生,不出所料,有几个学生在嘻皮笑脸,连与语文书都没有拿出来。

没有经验的我,下课后在教室训斥了学生,加之其他原因,校长当天下午决定换将了。

后来自己努力的咀嚼、体会、总结、实践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主动向右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和通过网络学习,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东西。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沟通,才能接受。

尤其是“问题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往往非常敏感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

因此,消除学生情感的隔阂和疑惧心理,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使学生愿意接近自己,自然而然“信其道”。

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心去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自然会明白学生有几多困惑,几多迷茫。

来自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学习的繁重,自身心理、生理上的包袱,他们多么渴望班主任能够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因此班主任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真挚的交流,推心置腹的沟通,只有做到心与心相通,才能叩开情感的心扉,奏响师生心灵的乐章。

案例:现在这个班,我是初一从别人手中接过来的,当时对学生
的基本情况不是很了解,学生又觉得我比较严格,从心里比较惧我,不大亲近我,很多事情只是闷在心中。

为能打破这局面,我决定每天早上陪学生跑步,课余和胆子大的学生聊天,偶尔同体育课老师一道,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班上广开言路,让同学们通过当面交流、留纸条和班会,QQ聊天,短信息等形式,让同学主动开口,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想法。

其中,我注意到一个叫张胜蓉的女生。

从未与我交流过,见到我也很腼腆,总是红着脸,低下头。

平时除少数几个女生外,基本不和别人往来,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表,有时感觉心情不好,略带沮丧的表情,又特别是有家长来校看学生的时候,这种情况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要悄悄的逃离当时的场面。

学习时间,作业总是对的少,错的多,学习目的不明,任务不清,总带着忧伤、彷徨、徘徊,表情特严肃。

当然第一次月考,成绩不用说,一个字差。

鉴于这种情况,我主动找找她过几次谈话,都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

电话家访,家长从未了解学生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回家学生也不爱学习,家长也不和学生沟通。

就一味的找学生要分,分数低了就大骂,有进步了也不表扬。

每次家长都是以批评学生的方式结束,觉得我的工作都被动了很多。

一天,班长走进我的办公室,“班主任,向你反映一个情况,其实,我班张胜蓉同学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现在和她一起居住的并不是她的真正的父母,而是养父母,我们两个老家离得并不远,听我父母说,在她很少的时候,她爸妈为了能生一个儿,才把她抱出去的,她的养父母对她并不关心。

”听了班长的反映,我如梦初醒,才知道她真实情况,正真的为她担心。

也许我班和她一样的
学生还有,我马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几个步骤:一是告诉她如何面对现实,为她思想束缚而打开一把锁,帮她树立信心。

二是把她当前的情况继续和她的父母与养父母交流,希望得到他们的关心与关爱,让学生拾回信心。

三是在班会上随时告诉同学们,在身处逆境时,如何面对,间接地为她开导、引路。

四是通过有意安排班长等和她平时耍的好几个女生的口,让她知道,老师随时在关心、关注她,让她们与她谈心,使其融入温暖的集体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她。

五是让同性老师与她促膝谈心,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六是在作业批改上适时用赞许的话,另加一个笑脸。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性格慢慢的开朗起来,也开始主动和交流了。

在我生日那天晚上收到唯一来自学生一条短信息:班主任祝您生日快乐,是您让我明确了活着的意义,是您让我明确奋斗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谢谢您,今后不会让您失望的。

三年来,的确如她所说,没有让我失望,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了,而且基本每次考试都有进步,最好的一次还考了年级73名,让我倍感欣慰。

案例反思: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
张胜蓉这样特殊的背景的学生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改进。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平时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和细节的培养,让其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成绩自然就渐渐好了。

要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班主任的工作扎实,重在落实,体现得体,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搞好的自身建设和外围环境,任何奇迹都会出现的。

这虽是个个案,但也包含着转变问题学生的一些技巧、方法,愿我们的广大同仁能在转变问题学生的道路上寻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为每一个学生的顺利成长、健康发展倾出我们作为人师的全部的爱。

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