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A 逆向迁移 B 负迁移 C 顺向迁移 D 干扰
1.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
最初提出者是(A )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2010年考题)
2. 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
移现象的是( B )
A.举一反三 B.由表及里 C.触类旁通 D.由此及彼 (2010年考题)
3.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
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是(C )
A.3-6 B.4-7 C.5-9 D.6-10 (2010年考题)
4. 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 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
是(B )
A.字面的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创造性的理解 (2010年考题)
5. 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C 训练说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5.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 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
观教学形式称为( C)。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6.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 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
响称为学习的( )。A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A.加涅 B.班杜拉 C.布鲁纳 D.斯金纳(2012年考题)
多项选择题
2. 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对于学
习英语具有( AC )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2012年考题)
论述题: 联系实际,试论述学习迁移可以分为哪 些类型?研究迁移分类对教学有何帮助?
解析:从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
与提取的心理学依据是( A )
A.语义编码过程是发现要记忆的材料的 内在联系的过程
B.通过编码可以简化要记忆的内容 C.语义编码是需要运用多种知觉系统的 活动 D.语义编码是一种双重编码
8.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实验中,许多 大学生和中学生,一经提醒,便能迅速利 用适当策略改进学习和记忆。这一现象的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2010年考题)
1.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C)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命题网络 (2011年考题)
2. 在认知策略中,整合所学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 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称作
(C)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总结策略(2011年考题)
多项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能反映学习迁移现
象的是(ABD )
A.举一反三 B.触类旁通 C.由表及里 D.由此及彼(2011年考题)
多项选择题
6. 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
( ACD)阶段
A.陈述性 B.接受性 C.程序化(联合) D.自动化 (2011年考题)
1.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最
初提出者是(A )
有( CD)。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23、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以
( BC)形式编码的。
A 知觉
B 听觉
C 视觉
D 感觉
2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其熟悉 默读方法,这种学习属于( )。
A 陈述D 性知识学习
B 程序性知识学习 C 言语知识学习 D 元认知知识学习
25、“闻一知十”属于(C)。
D.技巧
17.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
阻碍的迁移称为( )。C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1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 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
为( C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9.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 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 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正迁移: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负迁移:一种学习干扰另一种学习 从时间顺序,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影响 从迁移产生的情景,
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 之间的影响
水平迁移:概括水平相同的学习之间的影响
从迁移内容上看 : 一般迁移:原理、原则的迁移 特殊迁移:某一领域的一种学习对另一 种学习的影响
C.结合教材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 能迁移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 思维的结果
11.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 A )
A.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 策略
B.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C.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D
180°”,属于( B )。
3. 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制定学习计 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
的策略,称为( C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认知策略 (2011、2012考题课本124
页)
多项选择题
4. 学生学会了加法有助于理解
乘法属于(AC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2011年考题)
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D)。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0.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
素的是( D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2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
的规律是( C )
A. 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22、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
D 较恰当的解释是( )
A.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强 B. 对大、中学生来说,策略学习的教学可 以很快见效
C.大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较高 D.这些学生早已掌握了研究中的策略,只 不过没有想到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利用
9. 许多有关思维方法或学习策略的专门 训练课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无效,
这种现象的适当解释是( C )
A.训练时间过短
B.训练与教材内容脱离 C.智力水平高的被试可能早已自发掌握 了训练中的方法或策略 D.智力高的人的策略不易受教育的影响
10. 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
CD 家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像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 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第四章
知识 陈述性知识
智慧技能 对
程序性知识 动作技能 外
认知策略 对内
1. 营业员进行心算时不能和顾 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
释是(A )
A.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 替代而丧失 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 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D.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7. 运用语义编码或编码系统来促进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