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氧气的制法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氧气的制法 课件
1.药品
双氧水(6%的过氧化氢溶液,H2O2):无色液体 二氧化锰(MnO2): 黑色固体
2.原理
过氧化氢 H2O2
二氧化锰
水+ H2O
氧气 O2
3.仪器及装置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步骤 (1)连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3)固定装置 (4)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1.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固 固 加 热型: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选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
2.收集装置的选择:
(取决于气体的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空气反应、毒性)
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排水法:收集气体较纯净 易于观察气体是否集满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干燥 有毒气体不用排空气法收集
一、收集气体 1.排水法集气: 瓶中先注满水,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短进长出)
2.排空气法集气 ①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
(长进短出)
②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体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排出 (短进长出)
氧气的制法
除尘、净化
空气
洁净的空气
加压
液态空气
降温
除CO2/H2O
升温 -196℃
氮气
升温
液氧(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183℃
氧气
1.药品
高锰酸钾(KMnO4):紫黑色固体(紫黑色晶体) 其溶液为紫红色 常做消毒剂
2.原理 (选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KMnO4
(紫黑色固体)
加热 锰酸钾 +
二、检验气体
如:检验二氧化碳,瓶中盛澄清石灰水,气体从长管通入
三、洗气除杂
如: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瓶中盛浓硫酸,气体从长管通入 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瓶中盛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长管通入
四、医疗输氧 瓶多少快慢, 来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以及输出的速率
1.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 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特点 一 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慢) 二不变: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不变
3.注意 (二氧1化)锰催时化过氧剂化是氢分针解对的具催化体剂反,对应其而他言的化的学,反应具就有不选一定择有性催化作用 (如2:)过氧同化一氢分化解学的催反化剂应除并了二非氧只化锰有外唯,还一有的红砖催粉、化硫剂酸铜溶液 (3)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4)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向上排空气收集: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集气瓶内空气
4.步骤
⑥收集完气体后,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4.步骤
⑥收集完气体后,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5.收集方法 排水法: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收集较纯净的气体)
K2MnO4
暗绿色固体 易溶于水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不溶于水
+ 氧气
O2
3.仪器及装置
4.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装置漏气,使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的气体不纯)
方法: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一段时间后, 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步骤 ②将药品装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赛紧试管,试管内的导管要刚露出橡 皮塞(便于气体导出)
1.药品
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 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
2.原理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
O2
3.仪器及装置
试管口不能放棉花,因为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与可燃物(棉花、纸屑等)接触,易发生爆炸
4.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1.装置简单,易操作 2.不用加热,安全,节约酒精 3.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及时补充 4.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
五、测气体体积
瓶中装满水,气体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排出水的 体积即为气体体积
a
b
以下错误的是( A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CO2
O2
CO2
O2
浓硫酸 A.干燥CO2
B.收集O2
澄清石灰水 C.检验CO2
水 D.监控气体流速
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收集较干燥的气体)
6.验满方法 排水法: 若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 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内,若小木条复燃, 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注意:
1.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催化剂 2. 同一反应也可有多种催化剂,如分解过氧化氢既可以用二氧
化锰,也可以用氧化铁,只是催化效果不同
3.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4. 不可以误认为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它可以是反应物、生成物
它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只是某一反应的催化剂
5. 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6. 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7. 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不是对所有反应起作用 8. 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4.步骤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步骤
⑤收集氧气
排水法收集: 集气瓶内先装满水(排尽瓶集气内的空气), 盖上毛玻璃片,倒扣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时,开始收集(因试管内有空气,若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 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把导管 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锥 形瓶外壁,若观察到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一段时间, 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向长颈漏斗中 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 下,形成液封,继续加水,若长颈漏 斗中液面不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 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