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井控责任,提高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井控工作水平,**公司组织专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天然****公司**与天然**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结合****的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对原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9年**公司下发的《****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中**辽字〔2019〕43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分公司文件中**辽字〔2019〕241号**天然**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通知辽河油田公司2015年3月3日抄送:**公司主管领导。
******办公室2019年03月03日****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井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防止井喷失控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资源,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天然****公司**与天然**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陆上**与天然**井的井下作业、试**(**)及捞**等作业施工井控管理。
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原钻机试**或原钻机投产作业,执行**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井控风险管理、井控设计管理、井控装备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井控安全措施和应急管理、井控培训管理、井控制度管理、监督与处罚等八个方面。
第四条**公司井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积极井控”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分级管理,立足一次井控,杜绝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公司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井控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井控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艺处,其主要—3 —职责是:(一)制订**公司井控管理制度;(二)编制**公司井控工作计划;(三)监督、检查**公司机关部门及所属单位井控管理工作;(四)协调处理井控事故。
第六条建设单位负责井控风险识别,承担井控管理责任;施工单位负责制定井控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施工过程井控责任。
第二章井控风险管理第七条井控风险评估井下作业井控风险由施工井的地层压力、周边地面环境、有毒有害**体含量、生产状况四种因素构成,具体划分如下:(一)按施工井地层压力系数划分为高压井、常压井、低压井。
1.高压井:压力系数≥1.0。
2.常压井:0.7<压力系数<1.0。
3.低压井:压力系数≤0.7。
(二)按施工井周边地面环境条件的危险程度划分为高危、危险、一般地区。
—4 —1.高危地区:井位在城区,井口周围300m范围内有居民区、学校、医院、工厂等人员集聚场所或**库、炸药库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井口100m边缘临近海洋、河流、水库等易受污染的水资源区。
2.危险地区:井口周围150m范围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国防设施等;井口周围75m范围内有民宅;井口周围40~50m范围内有高压线(6KV以上)及变电站、联合站等。
3.一般地区:高危和危险之外的地区。
(三)按施工井井口有毒有害**体(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划分为高危害井、危害井和低危害井。
四种有毒有害**体其中一种满足条件即可判定危害类型。
1.高危害井:井口硫化氢浓度≥150mg/m3(100ppm);二氧化硫浓度>270mg/m3(100ppm);一氧化碳浓度>30mg/m3(24ppm);二氧化碳浓度>18000mg/m3(9164ppm)。
2.危害井:井口硫化氢浓度为30mg/ m3(20ppm)~150mg/m3(100ppm);二氧化硫浓度为13.5mg/m3(5ppm)~270mg/m3(100ppm);一氧化碳浓度为20mg/m3(16ppm)~30mg/m3(24ppm);二氧化碳浓度为9000mg/m3(4582ppm)~18000mg/m3(9164ppm)。
3.低危害井:井口硫化氢浓度<(含)30mg/m3(20ppm);二氧化硫浓度<13.5mg/m3(5ppm);一氧化碳浓度<20mg/m3—5 —(16ppm);二氧化碳浓度<9000mg/m3(4582ppm)的井。
(四)按施工井生产状况划分为高危井、危险井、普通井。
1.高危井:预探井;自喷或间喷的**井、稀**井;**液体积比大于500的机采井;有井喷史或含浅层**区块的调(补)层井、长停井。
2.危险井:蒸汽驱、SAGD、非烃类**驱、火驱井等;不能用常规井控设备关井的特殊工艺井;欲投产的新井;高危井中调补层井以外的其它射孔井;有汽窜、**窜、水窜的井。
3.普通井:高危井、危险井之外的井。
第八条井控风险分级综合评估四种井控风险因素,将****水井的井控风险级别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一级井控风险井:在高危地区实施的高压井、高危害井、危害井和高危井。
二级井控风险井:在高危地区实施的常压井、危险井;危险地区和一般地区实施的高压井、高危害井、高危井。
三级井控风险井:在高危地区实施的低压井、低危害井、普通井;危险地区实施的常压井、危害井、危险井;一般地区实施的危害井、危险井。
四级井控风险井:在危险地区实施的低压井、低危害井、普—6 —通井;一般地区实施的常压井、低压井、低危害井、普通井。
第九条井控风险识别管理(一)建设单位是井控风险基础数据(四种因素)采集、汇总和维护管理的责任单位,应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建立具有查询、维护、开发应用和可视化等功能的井控风险分级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建设单位的地质部门负责汇总、管理井控风险基础数据,应在地质设计上详细描述井控风险;工程设计部门负责核实井控风险基础数据,并对井控风险进行识别和初分级;作业管理部门负责井控风险级别的最终审定;井控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井控风险分级数据库建设和季度审验。
进行区块合作和单井试采开发的建设单位,应与****水井所处区域的**单位建立区域地层压力、温度、流体变化、窜通等情况沟通、联管机制,做好井控风险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维护工作。
(二)施工单位是核实现场井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的责任单位。
作业队负责现场核实井控风险,并将核实结果反馈给施工设计人员;施工设计人员要根据地质和工程设计提供的井控风险数据和级别,结合现场核实情况,编制施工设计;如现场实际风险情况与建设单位所定级别不符,由双方井控应急办公室现场共同核实后,由建设单位重新判定井控风险级别或作特别说明后,再由施工设计人员编制施工设计。
第三章井控设计管理—7 —第十条井下作业设计包括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以下简称“三项设计”),各项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第十一条地质设计按井别不同,其井控设计由**公司**、开发等业务管理部门管理、控制风险。
地质设计应由经**公司**、开发管理部门认定的单位或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负责编制。
地质设计中的井控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地面环境描述按照第七条规定对施工井周边规定范围内的地面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描述。
(二)生产和压力数据1.本井和邻井的井型分类,**、**、水产量,****(液)比,地层压力或压力系数等;施工井是注入井的,应提供历史生产数据、注剂类型、注入压力和注入量。
2.井组内对应注入井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量。
3.窜通井的窜通井段、流体性质、产量和地层压力。
(三)有毒有害**体浓度1.本井和窜通井地层流体中或井口有毒有害**体的浓度。
2.火驱、注空**、注二氧化碳等区块的井需提供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四种有毒有害**体的浓度,其它井—8 —可仅提供硫化氢**体的浓度。
(四)井身结构及固井情况各层套管钢级、壁厚、尺寸、下入深度、水泥返深和固井质量等。
(五)其它情况1.试**地质设计中须提供预测流体类型、预测地层压力、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邻井地层压力情况等内容。
2.裸眼井试**时,提供钻进过程中****上窜速度、钻遇放空层、特大漏失层、易垮塌地层等特殊情况。
第十二条工程设计按作业类型不同,其井控设计由**公司**、开发、**等业务管理部门管理、控制风险。
工程设计应由经**公司**、开发、**等业务归口主管部门认定的单位或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负责编制。
工程设计中的井控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套管压力控制参数1.降液面作业时,需提供套管允许最大掏空深度;2.一、二级井控风险井须提供井口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二)压井液1.明确压井液类型、压井方式。
—9 —2.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水井为0.05~0.10g/cm3、**井为0.07~0.15g/cm3;或**水井为1.5~3.5MPa、**井为3.0~5.0MPa;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目前地层压力大小、****水层的埋藏深度、注入井注剂情况、钻井情况等,含有毒有害**体的浅层**井、**井取最高值。
(三)井控装备要求1.提供作业四通和井控装备压力等级、组合形式的最低配备标准,并提出井控装备现场试压要求。
2.提供井控装置组合示意图。
(四)有毒有害**体防护要求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有毒有害**体的浓度,提示施工队伍需配备的监测仪器、仪表及个人防护设备。
(五)其它要求1.封隔器(桥塞)解封或钻开水泥塞等施工,须设计井口停工观察时间。
2.城区井、高压**井、注汽转抽(下泵)井等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灌液要求。
—10 —3.根据技术(参数)要求,提出套管短节、井口及**树的试压要求。
4.对于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及特殊工艺的作业井,应进行工艺风险分析,提示相应的井控风险。
5.核实井控风险基础数据,设计书上应标明井控风险级别。
6.完井和工艺管柱结构及强度应满足压井等井控技术要求。
第十三条施工设计中的井控措施应依据地质和工程设计提出的要求和风险提示,逐项做出设计和风险控制措施。
施工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井控内容:(一)入井工作液准备情况1.现场准备的入井工作液类型、数量。
2.如需现场配制入井工作液,应提供清水、加重材料和添加剂的储备数量。
3.如需从其它地点调运入井工作液,应提供储备地点和联系方式等。
(二)井控装备安装及试压要求1.按照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不低于工程设计要求的井控装备,明确规格型号,提供安装示意图。
2.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明确井控装备试压方式和试压值。
(三)其他要求1.针对本次施工涉及的所有工序,制定具体的井控措施。
2.应根据地质和工程设计提供的周边环境风险和工艺风险,制定相应的井控防控和应急措施。
3.设计的工序、管柱结构及强度应满足压井等井控技术要求。
第十四条设计完成后,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核、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