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性状的遗传
要点精讲
一、遗传物质的发现与遗传学基本定律
(一)孟德尔自由组合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F2代出现3∶1的分离
相对性状----分离(同一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不同性状----自由组合(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二)摩尔根与连锁遗传定律
连锁现象:英国遗传学家贝特生1906年在香豌豆杂交过程中发现。
紫色基因----红花基因;长花粉基因----圆花粉基因
1911年美国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1866-1945)用果蝇作杂交实验,发现了同类现象,提出了连锁与互换的概念。
基因重组规则:
两个基因在染色体离得越远,重组频率越高;
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离得越近,重组频率越低。
二、基因概念的发展与基因的本质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孟德尔----性状遗传因子决定的
约翰生----基因(gene)概念
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并呈直线排列
Avery等----揭示了基因的本质是DNA
Watson Crick----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密码、中心法则
基因的种类很多:有表达的、不表达的;有连续的、不连续的;有重叠的、不重叠的等等基因从功能上可分为:可转录、翻译的结构基因(占多数)、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转录、翻译活性的调控基因。
(二)基因的本质
1952年美国冷泉港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的赫尔歇及其学生简斯利用噬菌体同位素标记感染实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
【例1】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和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二代蜜蜂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B褐色:黑色=3:1 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答案】C
【解析】雄蜂为单倍体,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因此所有的子二代雄蜂和母本一样,为黑色,基因型为a
母蜂和工蜂都是双倍体,褐色雄蜂只产生A型精子,黑色雌蜂产生a型卵子,因此双倍体子二代基因型都为Aa,所以都是褐色的
【例2】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隐性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方式不存在:[ ]
A.男性→男性B.女性→女性
C.女性→男性D.男性→女性
【答案】A
【解析】所谓x连锁隐性遗传,是指隐性致病基因与其正常的显性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不存在这对等位基因。
因此,这对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递。
在受精过程中,男性的X染色体不能传递给儿子,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针对训练
1.人类的Xg血型是一种伴性遗传的实例,受显性基因控制的Xg(a+)血型对特异性的抗血清有反应,受隐性基因控制的Xg(a-)血型对特异性的抗血清无反应,杂合女性总是Xg(a+)血型。
在白人中,对特异性抗血清有反应的女性有90%,男性有60 %,而且,有反应者的双亲中必有一方也有反应。
试问,Xg血型遗传属于:[ ]
A.X连锁隐性遗传B.X连锁显性遗传
C.Y连锁隐性遗传D.Y连锁显性遗传
2.家蚕的血液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幼体普通皮斑(P)对素白皮斑(p)为显。
F1普通皮斑黄血雌蚕(PpYy)与素白皮斑白血雄蚕(ppyy)交配,其后代中普通皮斑黄血蚕和素白皮斑白血蚕各占一半。
试问,F1雌蚕的皮斑和血色的遗传方式为:[ ]
A.自由组合遗传B.伴性遗传
C.完全连锁遗传D.不完全连锁遗传
3.高茎常态叶玉米(DdCc)与矮茎皱形叶玉米(ddcc)杂交,其后代表现为: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形叶81株,高茎皱形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
玉米的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属于:[ ]
A.自由组合遗传B.伴性遗传
C.完全连锁遗传D.不完全连锁遗传
4.对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的下列概括中,揭示不完全连锁区别于完全连锁的根本原因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上
C.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常常连系在一起传递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单体间交换导致基因互换和重组
D.连锁基因的交换值的幅度总是变动于0~50%之间
5.玉米粒色和粒形这两对基因连锁。
用有色、饱满和无色、皱缩两个玉米纯系杂交,F1全部为有色、饱满。
用F1和双隐性纯合类型(无色、皱缩)测交,其子代有四种表现型:
试问,玉米粒鱼基因与粒形基因的交换值约为:[ ]
A.96.4 %B.92.8 %C.7.2 %D. 3.6 %。